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9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劳动合同法25个模糊条款(1)

[复制链接]

3

主题

4

听众

15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1-28
最后登录
2007-12-16
积分
15
精华
0
主题
3
帖子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9 13:1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劳动合同法25个模糊条款 / B7 q7 E& Z' o; b. a, |( S% s. `' t* |) ~/ |. I0 ^; ~ 3 o& D- X" g8 c; R# | 劳动合同法很多条款仍需待即将出台的《实施细则》予以明确,现提出如下问题供大家探讨: : t. M% A3 C; }9 Z: J 7 J$ |0 n6 v" v, ^, O: K1、《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3 {3 L/ K1 K- y4 A. `3 p& ? R7 C6 X3 m 问题:这里的“平等协商确定”该如何理解?是在经过民主程序后,必须双方共同确定?还是用人单位只要履行协商程序,如双方不能协商一致,用人单位仍有最终确定权?3 a: j2 |* n8 V4 H/ `! s # \4 m: a% M, f 2、《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2 O1 {' a7 \& _4 K 1 g. I4 ]2 A0 w2 Q% s问题: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协商,也不同意修改完善怎么办?! O' T6 j! v2 a0 k9 q" H ! E. P, `! l5 p Z" |/ z7 S& q ( E1 l4 \, }: Q; b3、《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第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退还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m. H8 p% \' e- }9 m0 x" G3 _1 ]. U* @7 v& n4 d3 f9 n 问题:第九条禁止两种行为: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收取财物,但第八十四却只对收取财物设定了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而不是收取财物,用人单位有何法律责任? ; {# x2 o; F. m V& F3 R0 G8 W( w 5 C$ M8 y. B7 k6 U3 M4、《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5 T' C% D8 ?. v6 c # R$ i1 b" r. O4 P$ @问题:用人单位能否在第二次劳动合同到期时终止劳动合同而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5 q" U( v* }1 X0 j/ k3 D/ @2 L8 |2 a ) C% `8 F' ]3 @, P9 Q- ~ 5、《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R+ h4 w: |! `( y/ H# _) ] / S i/ ^$ F ?2 c& R$ Q% d0 i 问题: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是否还需与劳动者签订书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8 i5 ]! J* W2 T& P 7 S, T* V5 }' ?# `, Q 0 b3 R+ I' T6 n6、《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5 ]5 Z% e. h. Y, x" @- A V5 W2 l' F1 @; p% M 问题: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是法律强制性规定,实践中如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具备其中一项或多项必备条款,劳动合同是否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F, m- k. l" j q 8 H- r$ q9 u2 A 4 T3 l+ a4 ~1 j d5 F, S7 p7、《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4 q6 a+ B& G! I2 b+ K ' l3 ?( I8 K! [" y% a5 x 问题:劳动者离职后经过几年再入职同一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能否再次约定试用期? & [' v8 C: F7 k4 y3 W& y4 J" j0 ?6 H/ q* U- n! E" A1 q2 {- N/ k; `1 s " h- b6 j' Z8 `' m5 {6 O: H8、《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 M* e2 f* n# ], f& ?/ ~. p2 f. p! f% T4 w! R# y) p o- x: N/ ] 问题:这里的“专项培训费用”如何理解? “专项培训费用”能否包括用人单位因此而支付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以及培训期间的工资待遇? . B* s, |* m2 F0 k# n' \ 8 v6 d/ R3 J" f 3 U) j" i* k. `$ C9 c3 ~9、《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3 M& Y5 N! F4 c: D( e; m * v. i5 H6 O6 t3 t8 l问题:法律没有规定“经济补偿”和“违约金”的标准,将该权利交由合同双方自由约定。用人单位能否约定每月支付100元经济补偿,违约金却高达10万?合理与不合理的平衡点在哪?" Z6 n0 j+ ~6 o+ z3 j: \. U4 u7 e * ]; b% E% H5 `( u6 } 8 H. N1 o5 n, S/ f! x, o( O8 u( \7 L! ~10、《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F( n6 N- m, X( E4 f c ) J e( Y" l! p8 S 问题:这里的“解除”如何理解?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解除分为“协商解除”“劳动者被迫解除”“用人单位过失性解除”“预告性解除”“违法解除”,哪些情形下的“解除”属于本条的“解除”? ; M+ d @7 j2 o- s9 E4 ^ / F A8 y6 ]5 e) ^$ O. P 2 b/ x; [" B F11、《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R9 w1 s0 z- F( u; q8 p ) z0 f$ o" h ^' T7 Z5 C问题: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就支付令提出书面异议的,支付令失效。劳动者能否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还是仍需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如果这样,劳动者申请支付令反而增加了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其意义在哪里? 0 u6 N W+ }; G$ U1 z1 @, O) D * M% Z; ~7 P( `, s* ~% R8 k3 ?6 [" u3 |6 C& ?( P" x 12、《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h5 u w C q6 M$ @ $ c/ {9 v0 B8 G# R* D" ^& q9 o 问题:实践中很多地区的社保机构允许用人单位按照其确定的缴费基数统一缴纳社会保险费,而不按照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水平缴纳,这种情况属于本条所称的“未依法”缴纳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