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2-27
- 注册时间
- 2008-1-28
- 威望
- 0
- 金钱
- 12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
- 主题
- 9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1-28
- 最后登录
- 2008-2-27
- 积分
- 12
- 精华
- 1
- 主题
- 9
- 帖子
- 12
|
[table=96%][tr][td=1,1,70%][size=16px][b]不要在理想化的管理世界里沾沾自喜[/b][/size][/td][td=1,1,21%]
[/td][td=1,1,9%]
[/td][/tr][tr][td=3,1]前几日,一位国内知名的管理学者来公司授课。在说到人员的流动性问题时,大家告诉这位教授,我们公司的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还算比较高,主动辞职跳槽的现象非常少。正当我们为此感到自豪的时候,教授却告诉我们:现代企业员工年均流动量应当在10%左右,像你们这种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国企,员工很少流动,这太不正常啦!
看着这位教授那种诧异的延伸,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保持员工的合理流动对企业的发展是有意的,对此我不予否认。让我感到悲哀的是,从这位知名教授的言语之间让我感受到了中国的管理学术研究仿佛已经走入了海市蜃楼。它是那么的美丽,但它却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及!我们的管理学研究好像越来越倾向于将中国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美国公司,无论是文化还是制度、不管是形象还是方法,一定要有一股地道的哈佛模样才算先进。如果真如此,我不能不说,那些坐在象牙塔里研究管理的所谓教授、学者们未免太书生气啦!
就员工流动性这个话题而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化,教授所言10%这个数据应当是来源于国外的管理学著作。但这个数据对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中国的国有企业有意义吗?中国与美国有完全不同的国情和文化环境,不同行业对员工更有完全不同的要求,概而论之只能说明我们在管理本质认识上的幼稚和无知。无论是经济学还是管理学,理性人假设是开展研究的一个重大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员工主动辞职与否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我们没有必要为员工的个人选择不符合所谓理论数据而大惊小怪!
说道这里又让我想起了毛泽东。他老人家的伟大不在于他比别人更能将马列主义烂熟于心,而在于他将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现实真正地结合起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这种结合是正确的。对于到处给人讲课、卖弄新辞藻、新概念的所谓专家、教授们,我希望他们能随身携带一本《毛泽东选集》并随时看看,而不要在理想化的管理世界里沾沾自喜!
[font=隶书][size=2]whippingtop@126.com [/size][/font]
[/td][/tr][/t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