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7-2
- 注册时间
- 2008-6-2
- 威望
- 0
- 金钱
- 8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
- 主题
- 1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6-2
- 最后登录
- 2008-7-2
- 积分
- 8
- 精华
- 0
- 主题
- 1
- 帖子
- 1
|
――读《无以言退》2 r1 j p. _. D5 f
――大学生职业规划师王兴权0 m, |' h1 |! M% @, z- V& n. |
# D# d" D5 k- s& i& P; X$ j$ P
( D: u) F K0 z+ h E
大学,什么样子?职场,什么样子?看完零因子的《无以言退》的小说之后,我突然有了这样的形容:无言以退的大学和无以言退的职场,对,无言以退和无以言退。
* ]8 M! @: d. _! [
) s- z* L1 ]/ n. h7 ~作者零因子在书起名时有过一番挣扎和思考,他认为“无言以退”可能已经有了思想和精神的松懈,而“无以言退”则是更彻底的坚持,是低调和真诚的执着,是快乐的过程。
i1 j6 T* T# A& H5 a8 V& f6 \5 t: {$ x/ M' P
《无以言退》讲述的是贾文海、赵志高、宋智军三位大学同学的职场成长经历,他们从一家小公司做兼职程序员,历经了小公司的苛刻、阴谋、斗争,在校园和职场的剧烈冲突中成长,毕业后他们同事进入了国内一流的it公司(据说是华为),逐步从“学生”转变为“战士”,在狼一般的职场生存环境中,他们认识到了职场的残酷:相互争夺、竞相迫害、误解背叛,终于博得了一席之地,但却惨遭被派驻海外市场,由此发挥了狼一样的较量……
) P4 e8 R1 M/ F# p
4 u1 v( _" y6 Q7 K" D, l在思考贾文海的大学生活时,我有了这样一个划分:规划的大学和大学的规划。规划的大学是在明确上大学的目的、目标之后才毅然努力考大学的,他们知道上大学是自己当前的最优选择,上大学的收获对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更为有利,这是分析论证过大学,这就是规划的大学。这种学生无需辅导,只要加之必要的引导即可,因为他们的动力源泉是自己,而不是外部的压力。
2 I, d$ Y! l+ Q
9 z: g. K* B+ ^0 j6 {$ K更多的大学生则是“先上车后买票”,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大学?也不知道自己日后发展会有几条路,总之,在父母的安排下,老师的激励下,他们就来到了大学,但是到了大学之后,他们就迷茫了,因为他们是无目的的,因此他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在沉沦,有一小部分人,在外在就业压力的警醒下缓慢地觉醒,意识到要管理自己的生活了,要规划自己的前程了,这种类型就是大学的规划;但更多的学生仍然是在迷茫中度过漫长而短暂的大学,直到毕业那天不得不就业时,才知道自己的大学虚度了,但同时一切也晚了。这样的学生是最需要辅导的,是需要具体的职业指导的,因为他们的醒悟是缓慢的,这或许也是零因子写这本小说的一个直接目的吧。
0 h: L& E: @ J" {" e, O1 w- d* T F" Q0 H; W6 k' {( Q# U
规划的大学是无言以退的大学,因为他们已经上大学了,除非退学,否则他们必须要读完大学,这种没有退路没有目标的四年终结式进修是直线单程的,即使他们百般无奈、痛楚,也无法言表,因为当初的茫然导致了现在的无路可退、无言可退。& r& T) L) a+ Q
; ^9 Q; x3 y( Z/ X- ?, l+ @6 @
那职场对大学生来说是什么呢?是无以言退的坚持,正如书中的方总所言“不会干也要干,死马要当活马医,活马要当死马整”。因为无论是谁,他们终究是要工作,如果说大学是一个选修课的话,那么工作则是必修课了。不工作,人就成了一个寄生虫,人就没有了快乐和满足,人就没有了平衡和发展。这个世界上,你可能知道有不上大学的人,但你绝对看不到不工作的人。1 S' E/ i: `: ?8 w$ ^
7 }, k& q. W- z' H& S当你追问钱从哪里来时,开源的渠道就已经确定了:继承、投资、创业、打工,而对于更多的大学生来说,打工是当前唯一的出路,由此,职场成了他们毕业后无以言退的追求。7 I2 A; j, A4 I N ~
( z6 q0 o$ Z( l人从单纯的消费者转变为生产者的主要标志就是工作。那么工作就成为我们毕业后的必选出路,无论你是选择考研还是留学,总之,最后你都要工作。既然,工作是一定的和必须的,那么从人生角色论的角度看,大学生作为一个角色的下一步角色发展必然是职员,那么,了解工作、了解职场就成为当下最紧迫的发展任务。
6 ]; U3 u, @# `: w( I$ T
: Y, w+ m. T+ r但是,很多学生还认为,工作是大四毕业时才要考虑的事情,大一、大二,甚至大三都无需为之思考和努力;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车到山前必有路”,现在的大好时光无需为大四时才遇到的问题而准备,在此思想指导下,很多学生开始了游戏大学。而那些容易找到工作的学生都是有所准备的,就像书中的贾文海,他在大学里一直做兼职、实践,因此在找工作时仅投了三份简历就搞定了工作,由此可见,好工作不是大四时找到的,而是源于大学里的持续积累和努力。/ f7 e$ ^ [, |; g
2 B; f& X- f" s9 R4 w
与贾文海的顺利求职相比,当今很多毕业生都在抱怨就业难,那他们难在哪里呢?其实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无准备跨专业就业,自己学A专业的,但在大四求职时却想做B专业的工作,而且还没有什么准备;一业不专没有个人优势,就业就是精英主义的竞争,此类的大学生即使得到了面试机会也无法胜出;不自量力的高就业期望者,大公司高薪酬好工作,但却忽略了个人现在的实际情况;无准备求职,一份简历包打天下、苦背面试问题应对面试,有的是在连应聘的是什么公司都不清楚,结果如他准备时一样,都是无准备地失败。
$ v( i) a2 ?( s" s4 b4 J
8 r( X& d, o" ^: N) n/ `《无以言退》把现代企业(包括外企和国内高科技企业)职场生态写实地表达了出来,把高科技企业的职业岗位:技术研发、管理、市场等特点展示了出来,对大学生认识和规划职业方向很有帮助。本书还表达着一种积极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要工作还要态度,要生存还要品质。
! G. B% h- M3 B" _6 p* ~, S
7 r9 w( A; Z) S. q: I: }6 |对于那些准备就业和即将就业的毕业生,我强烈建议他们看看这本职场小说《无以言退》,因为,要么你无以言退地步入职场,要么你无言以退的艰难求职。
6 z' X& w0 r- ]3 H4 J) D6 f0 [6 i; `% p7 [* Q
8 D6 y" v2 p1 Y/ J0 G/ C/ P4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