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11-23
- 注册时间
- 2008-5-16
- 威望
- 1
- 金钱
- 15684
- 贡献
- 55
- 阅读权限
- 200
- 积分
- 1574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564
- 主题
- 512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5-16
- 最后登录
- 2011-11-23
- 积分
- 15740
- 精华
- 1
- 主题
- 512
- 帖子
- 1564
|
[font=Verdana][b]没有一技之长的“幼婴型”[/b] ! j9 o) @3 C2 ]9 p# j/ F7 q
在科学与技术日益专门化的今天,一个人要想成为“全才”,除非是具有非常的天赋和过人的勤奋,否则,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既非“能才”又无一技之长者往往成为被首先考虑下岗的人选。
2 i3 C1 i9 ]3 Z* w/ Y) M[b]只说不做的“喇叭型” [/b]1 a& a, b4 ?3 f( P) P$ w( m) }
有些人似乎满腹经纶,似乎他只要一说,一切都在变。事实上,一切都没变。显而易见,这些“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同那些“少说多做”的实干家相比,在竞争中更容易失去一切。: p L3 e+ G+ o: Z2 L/ u' ]4 ]$ Z
[b]办事效率低下的“乌龟型” [/b]
% N7 ~$ o% ?; v% D默默无闻,看似忠实可靠的“乌龟”确实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然而,在已经出现的高节奏、高效率的残酷市场竞争中,那些动作迟缓,办事效率低下的“乌龟型”人才,将毫无疑问地会被激烈的竞争大潮所淹没。 [/font]
. \ w' H) o/ u[font=Verdana][b]缺乏团队精神的“鲨鱼型” [/b]' i+ _8 |" }8 N' B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一项工作往往只有在群体的共同协作下,才可能高效率地圆满完成。因此倘若个人不善于协作,没有团队精神,结果个体只能被团队抛弃。 * I ~: r0 m/ `. h. i! E
[b]顽固不化的“贝壳型” [/b]
, A) D% L) m% y: F$ b) D; X4 o社会的剧变决定了社会中的人已不可能在变化着的社会环境中永远固定地扮演某一种不变的社会角色。那些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贝壳型”的人最终会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失掉优势,以至淘汰出局。 3 O- ?7 y" w5 ^6 h
[b]循规蹈矩的“机器型” [/b]4 ?! ^. G. `/ k" O
时至今日,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愈来愈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发个指令,按钮才会动一动的“机器型”人才很难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会更多地被挤进失业者的行列。
3 |8 H& Z K: y$ R2 w3 i5 v. t[/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