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2-25
-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威望
- 3
- 金钱
- 14124
- 贡献
- 142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426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800
- 主题
- 694
- 精华
- 2
- 好友
-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最后登录
- 2016-2-25
- 积分
- 14269
- 精华
- 2
- 主题
- 694
- 帖子
- 1800
|
培训工作者要具备全局观念,多管齐下,通过整个团队合力打造培训效果。 培训工作就像培育庄稼,需要合适的土壤、良好的种子、科学的方法以及有利作物生长的气候。这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培训工作者要具备全局观念,多管齐下,通过整个团队合力打造培训效果。培训效果的源头来自教学,然后向企业最关心的深层效果递进(见下图)。
" v0 e+ ~" p% ^' Q# z2 J8 {# u; D [b] 达到教学效果[/b]
& `4 l9 P% `3 e6 w' B/ _ 教学效果就是培训结束后的满意度评估,看起来似乎很容易,但仔细想想,学员自己做的评估真的很准确吗?一般而言,学员给培训打分是比较主观的,1-5的分值虽有简单定义,但个人的理解和标准都不一样。有的学员因为要给培训师留点面子,会给较差的培训打平均分,也有的学员给反响很好的培训打出了低分,因为“基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之间的界限完全是个人感受。有的学员以是否好听来判断培训的质量,所以充斥着大公司的兴衰案例、个人传奇经历的培训很容易激起即时的高满意度,然而,课程的实用性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 m$ { {% I4 {: D0 _0 n$ C
真正的培训是教学互动的过程,培训师一步步地引导学员思考,从被动灌输转化为主动学习。好的培训不仅能帮助学员提升理念和态度,还能提供具体的方法和工具,使学员想改变时,知道该怎样做。所以,培训师应在培训结束时检验学员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的能力。检验的做法是设计综合情境来考察学员能否实际运用所学。如果确认学员已经学会,培训效果的评估就可以进入第二层面。& B2 |6 v9 [ b- \# Q9 q
[b] 个人行为改变[/b]
+ e! F/ R6 l+ m6 P! d. C% j 在这个环节中,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促使学员运用培训所学,我们可以从企业文化、各级主管和人力资源部三方面入手。
1 N9 Q- k; n5 H" C* A. m0 I) t 首先,培训所学要和公司文化相一致。企业文化是我们切切实实的思维、行事方式,对员工有极大的影响。如果公司鼓励单打独斗或部门结果导向,进行再多的团队合作培训也没有用;如果公司的氛围是同级对话,那沟通的效率就很难通过培训得到提升。. f v6 t0 l; H. p! L
其次,各级主管应该施以积极的影响。主管的重要职责是培育部属,指导下属改变行为,有进步及时鼓励,有偏差及时指导。培训前,主管要帮助下属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与下属进行交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培训后,主管要关注下属的行动计划,努力营造运用的机会,使他们学以致用。
6 c- J) ]) H. B7 ]2 l 最后,人力资源部要做一个推动者(Facilitator),推动公司文化的建设、塑造和维护良好的人力资源体系,并从专业角度给各级管理者当好顾问,大力宣导人力资源的各种理念,营造一个能与管理团队沟通的平台。; e% A+ W3 i6 p: Q( K
培训效果的确立只依靠培训部的力量孤掌难鸣,必须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成果。
7 u( ^1 }6 D' ~# L: F [b]个人绩效改变[/b]+ ~6 W: m8 H: C- i4 A s2 z; W* z
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系统中的一环,完整的绩效管理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流程:
/ I* H3 H S- C$ K& d- R 第一,做好绩效计划。让每个员工都清楚自己的绩效目标,获得其认可和承诺。
$ Z1 V1 S) x4 s( D& [- k 第二,良好的绩效辅导。主管定期和下属进行交谈,掌握个人绩效计划的进程:是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是否需要更多支持等。各级主管扮演的角色更多是一个教练,要时刻关心下属的状态和现阶段的能力,及时肯定他们的成绩,指点不足之处。* @# }5 [ {9 z
第三,在特定的时间根据绩效计划进行评估。评估之后要有跟进行动,例如奖励、晋升或者制定相应期限的绩效改善计划等等。- L$ N- v' \+ p
在这样的绩效体系中,个人绩效是否改变便相对容易判断了。培训管理者可以引导各级主管思考以下问题:确认员工的绩效目标之后,他的培训计划是否支持绩效目标?培训之后,是否要求员工改变行为并致力于创造相应的条件?在平时的绩效辅导中,是否和下属共同回顾培训中的所学,下属的能力是否进一步提升?# R1 y& P% M1 Y; u: p) w$ t7 Z
如果这些问题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么培训的确促进个人绩效的改善。' o/ O7 Y, O( `3 Y5 C( C" Y2 n9 N
[b]组织绩效改变[/b]
& V% R$ K1 k: v7 E9 c1 u4 J5 f5 \ 组织绩效是一个结果,其中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虽然该层面的评估十分困难,但仍可从以下两方面考虑:
! o6 o0 L2 x. y# y5 @ 首先,培训计划与组织的绩效目标相一致。培训管理者要了解公司今年的业务目标是什么?员工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目前公司的整体能力状况与达成目标所要求能力的差距在哪里?要与各级管理者充分沟通,了解各部门的运转情况,判断他们的真正需求。. s, B- f( n% i0 |- g2 \
其次,个人绩效计划来自组织绩效计划。有些绩效体系主要考核员工的劳动纪律、工作态度之类,与组织绩效联系甚微。科学的做法是公司先确定业务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至部门、个人,使公司目标层层传递,让每个员工都明确本年度的工作重点,集中精力做对的事情,然后再把事情做对。3 V2 X: ~- |8 P! c- r3 w: S/ b
如果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再加上教学效果的把握和行为改变的促进,培训对组织绩效的贡献就能够得到认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