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12-11
- 注册时间
- 2008-6-3
- 威望
- 8
- 金钱
- 408
- 贡献
- 91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50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71
- 主题
- 18
- 精华
- 1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8-6-3
- 最后登录
- 2014-12-11
- 积分
- 507
- 精华
- 1
- 主题
- 18
- 帖子
- 171
|
回复:简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逐条完全解读(转)
3 ]5 V) ^* @+ D
$ L0 c- g: e( `- Z/ v5 @, w
. [2 K2 ^9 [2 t: } & k3 e$ S$ [1 X, {8 R
5 w; [: A8 q' O1 P
6 B6 a9 c. Q: _8 V% o. N
) ?7 H& v% x# t( H( A1 b 第一章 总 则 ! j& y8 K* f3 v, T) `* b+ \% L
- Y. n" r! _: I( W% A+ D- L- ^4 }& C( D3 r0 h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1 Z% N; P/ e' l. |+ T- d: p$ X+ U& k! {" Y b% s4 b5 W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制定目的,也即通常所称的立法目的。由于《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规定得不明确,在实践中导致有一些条款难以操作,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消除操作上的困局,有必要制定实施条例。 7 M2 o: q; F+ B& f7 ?# q- a
& b( L4 A0 o2 T. M; [& T- z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 L3 q( n; Y3 m6 M6 G; N
6 e! x& O4 P( f, e8 N% v 【李迎春律师解读】:为了促进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消除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读”与“消极评价”,政府有关部门、工会等组织应当将劳动合同法的正面宣传视为己任。
' \( }4 o$ T6 g8 Y+ Z+ C( K" g' H- q& F: \ X! ?
第三条 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 U# s/ n* G8 y7 t) p
6 c* k0 ~/ q1 T
【李迎春律师解读】: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遍布,实践中律师、会计师与其执业机构关系一直不明不白,各地各法院也对此处理不一,本条对劳动合同法所称的用人单位做了延伸解释。 , K' X2 G0 q$ \' g* L) e1 ]% M6 j
* v. l/ c. ?: V2 {& T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 h, W* |4 H4 c1 D+ J
( y' p- X9 W% H 第四条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 ~' ~8 f( i; a. H% V
+ Y6 B) X! x6 ^' p& r2 U
【李迎春律师解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属于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1)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2)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3)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具有用工主体资格,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可以直接作为劳动合同中的甲方(用人单位)。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只能受用人单位委托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即劳动合同中的用人单位只能是设立该分支机构的单位,不能将分支机构直接列为用人单位。
0 m3 g6 C, l4 L! H3 C1 {0 i' |6 n5 y2 v$ K2 I- V1 _ q+ J. K
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3 l! e* @ f" u7 ~! L4 y# s
# p& w' D7 _. b( y( D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如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这样导致了实践中出现一部分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要求签订劳动合同时借故不签订劳动合同想获取双倍工资的现象,本条的规定,给了用人单位一个终止劳动关系的选择权。当然,这里用人单位需举证证明已经书面通知劳动者签订合同,而劳动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具有证据意识,在书面通知送达时应当有劳动者的签收证据或其它可证明已经向劳动者送达书面通知的证据,否则会弄巧成拙。
3 ?9 Q0 c8 i# A0 q( j( m7 d9 P S% q2 D! }5 L9 [- I
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 S8 ?. l' Q6 ~0 [2 N# m4 I1 b
, H1 j7 d+ F' {2 d) p8 K3 n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条规定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处理方式。用人单位支付两倍工资的同时还负有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义务。由于实践中有些劳动者出于某些目的,可能会拒绝补订书面劳动合同,本条同样的给了用人单位一个终止劳动关系的选择权,避免僵局的产生,当然,用人单位需支付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3 F5 Y) ^0 L9 H# E! n2 p3 Q4 p) Y- D- D* A; M7 w9 l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 C# `1 Y/ U; F9 j2 T7 @# ?
- ]! g8 g" P, W( H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款规定了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的起始日期,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不能够在建立劳动关系同时订立书面劳动时,法律给予一个月的宽限期。用人单位需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一个月的宽限期是法律赋予用人单位的期限,因此,宽限期用人单位可不支付二倍工资。 ( X/ b/ u! e3 F' [
w8 y! J) T, U5 F) a! D
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1 V: y7 l5 w# |2 y5 H F* o4 ?
' y2 j( u0 F. n, q- a0 z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本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仍负有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义务,毕竟“视为”不等于已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还必须向劳动者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 , L# }1 Q& |! U4 d* x. h
W& i+ H; ?- _& R6 ]
第八条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的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 ( C8 b" s" L0 Z) F2 H" _7 {
/ b, M/ O) i7 {* J4 @. i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但劳动合同法并未规定“职工名册”该具备什么内容。本条对“职工名册”应当包括的内容做了具体规定,更富有操作性。 & Q! m5 z# ^2 e. _4 x
! J Y* L; a* o ^ 第九条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连续工作满10年的起始时间,应当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 9 e- \, q7 |( o+ s
( s% J! F) |9 X/ d: O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一项规定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实践中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这里的“连续工作满十年”也应当从2008年1月1日开始计算连续10年。本条规定“连续工作满十年”的起始时间自用人单位用工之日起计算,且包括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消除了实践中的误读。 ! S2 U3 U/ M, W! l( l8 L% V, z! k
) G- ^; B$ w; y1 \
第十条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T9 E; n& Z; {2 E" C4 R) S3 m5 Y# G: K( E6 P6 \" ^( Y
【李迎春律师解读】: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将劳动者在下属子公司之间调动,或者注册新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本条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彻底击破了用人单位此类规避手法。但是,原用人单位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也就是说,在适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连续工作年限应当包括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但在适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时,原单位已支付的经济补偿应当扣减。 * U) x3 B; h0 {# d! t
4 x0 }; T" I! |4 g: @ 第十一条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形外,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双方应当按照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协商确定;对协商不一致的内容,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 k6 W% Z& W0 [5 I% [3 w# M7 J4 C
1 O; H# D# R' N4 j u 【李迎春律师解读】:当劳动者符合以下三种条件,即(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此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得拒绝,双方应当在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里的“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又破解了用人单位一个规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绝招”。实践中有些用人单位使出如下招数:当劳动者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并不拒绝,但是,用人单位提出对工作岗位、劳动报酬等进行调整,比如降职降薪,让劳动者无法接受。本条明确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合同内容应当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确定,这样,如果用人单位在新订合同中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降低劳动者劳动报酬,显然违背了该原则,用人单位行为将可能被确认为无效行为,以充分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然,如果在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下还不能达成协议,则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的规定执行,即: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 z: |/ Q" Y+ B, [# s
5 _3 }. ]6 L1 O- C) l' g' j4 u
第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为安置就业困难人员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 7 F+ a/ u# y6 Y$ x2 z
! a" U' [2 d, F8 Y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为安置困难人员就业而提供的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的公益性岗位,其劳动合同不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如果从结论去推断,似乎只能说明在该公益性岗位工作的劳动者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不建立劳动关系,如果建立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应当毫无例外的适用劳动合同法有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及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才对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嘛。
! S& S% h6 N0 m7 O& e0 A
- J. D4 n" V( w" C7 H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之外约定其他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 c. A2 N' k$ @0 e3 f. f4 i. ?3 b0 [! ^: [( i$ t+ w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8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用人单位可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但是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关于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已经不再将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列入,实际上是告诉大家在劳动合同法下,劳动合同终止必须法定,不能约定。 7 U" @ b; l+ ~ D& A
# j+ ?- U& P4 h+ i8 R! G8 ]. K 第十四条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不一致的,有关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 y( K% K) Q" ~9 N6 a9 _: w
2 U' B" d9 @% b 【李迎春律师解读】: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工作地点即劳动合同履行地与用人单位注册地并不一致,由于全国各地关于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和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等事项存在地域性差别,本条对此进行了明确,按照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当然,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标准高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有关标准,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按照用人单位注册地的有关规定执行的,从其约定。 / T2 p, V. L! s
/ ?# A' z7 }6 V3 Z( S% E( [6 T
第十五条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 `" t! }; } C7 W9 d6 |% t6 B6 D5 v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本条实际上是用词不严密的表现,该条可以得出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第二种理解: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从条款规定看,两种理解都没有错,但是,一个法条不可能有两种理解,否则无法操作。本条对此进行了明确,采纳了第二种理解,即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3 `* v; ?& z, J8 k
?. p" r+ ~" z+ q 第十六条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培训费用,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
, ~( {; J/ J7 D5 B: |* L$ b7 [7 ^
5 e+ L' u# H' ^$ p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但是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培训费的具体构成,本条明确了培训费用包括有支付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这样,本条就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了,这里需注意培训费用里面不应当包括培训期间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 - n! v, i1 P9 Z0 H3 X0 [7 `
. Q/ o1 ~4 c' _9 J+ x+ ]6 y 第十七条劳动合同期满,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约定的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服务期满;双方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 % h# n9 S7 ^; C* p. N4 l1 r) @
' j) \: |& [ I# U: {4 D N) @ 【李迎春律师解读】:实践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服务期协议(培训协议)的期限通常都长于劳动合同期限,当合同期限届满,劳动者提出终止劳动合同的,是否还需受服务期限制?本条对此进行了明确,劳动合同期满而服务期尚未到期的,劳动合同续延至服务期满。当然,如果双方在服务期协议中对此有特别约定的,从其约定。 6 B& E: [( D" Q$ R6 R( N
( [; O- s& F! p& k8 z0 B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0 s2 y: e' l5 \8 A! Y- H) p7 K7 h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8 h5 m8 @& I3 H1 I. i1 d. e. Z7 |/ z2 h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 s5 Z2 K" K$ r+ |3 d6 M
3 ?4 g5 H4 @" g( m4 {
(二)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 4 V/ d( c' T9 R# M$ B
* M# N. c( M+ P0 z Q, } (三)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的; $ p s4 _$ ^+ H
8 \8 h1 Y- I, f: O7 R5 g% r3 T (四)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 c1 `8 h6 h4 H6 J8 o% _. h5 T; L" }! Y! p$ m6 |2 c" W3 u
(五)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8 K! Z4 ]! e- _ ?- b1 Z; f6 F! N
' i$ _3 [- G1 ?9 {: o (六)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 A7 |( f& w% U! [) E. o: D: a g" }* X6 R5 M! @0 d
(七)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 b/ e+ v' w& D
2 x" W- C# W4 E% p F (八)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K/ e& x3 x b+ N0 n: D2 N) ^2 ^4 p. i& A) v
(九)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7 y% O6 B5 L9 X& e9 `' w: k
( f j9 `6 J& L3 a: A8 e/ a (十)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 z' {+ v- _& f4 m* I3 z/ ~% g& V: | s5 E2 ?
(十一)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 A6 L% A) A) _
! M$ x i, q1 X( I, H+ Y K (十二)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3 O& G8 b- [% @/ B, `3 R
0 o6 Q: }+ Q% d! \ (十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0 s G! x2 ~7 e; ~
) _3 V) x \! O: C' ^ k! b: ~! I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条仅仅是对劳动合同法第36、37、38条的简单罗列,是为了对应下面的第19条关于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形,目的是让劳动者心理感觉更平衡一点,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 Y: t$ _* a' y3 Z( Y% q+ A2 E8 d: I" J9 i* P, a0 ^7 Y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条件、程序,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9 N$ H9 g$ c$ [$ e) U( i. G/ U8 A" N) ?
(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 c1 J3 n9 C3 {! h* D& u' s
( J- ]. ]) ^& H" m& [) U (二)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1 I q; z+ Y: ^; P' ]& a' k
6 I* n" F% r$ w (三)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N$ K2 u3 f4 W! x9 {8 D2 H6 [8 J' x( N9 k( H% {- E
(四)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 C# ^0 f0 _9 K8 ?8 Q2 e
# B1 Y5 \8 h1 Z& x! m0 _! k) b9 }) K (五)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2 ?+ q5 F9 a4 f: x- W, o
, \5 S: ~+ H/ D- ~7 k& C
(六)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o$ t. A. f7 f; E4 \
, t/ R6 N' d% w4 c5 x (七)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 O9 M: s5 I5 T0 M
; k; I# A/ V9 s0 z/ j; X( D6 v6 I (八)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8 l' n2 \1 ^3 P# e# E7 X; q2 `, i
- g$ Q3 Z/ Q: f, Q0 f3 l, \
(九)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5 i3 R8 o& m, j# ~: x
/ B8 @" o, \$ L1 a (十)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X! V! R, \2 j, _! w. o8 Z1 j
0 n: D$ A5 U% z (十一)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 |" f1 V- \+ t6 N! a( e$ K3 T: B9 j
! H) T) m4 o& P) e0 ]7 L. J- C
(十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 }1 K5 ?. B( m q! ~4 o3 D
& \2 j% e& V5 e. Y
(十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 v5 h) d) v* T& x! j8 K1 i7 N% Y3 ^5 J, w$ t" B
(十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 q5 H- J+ {. J9 \ D# a" p) o- }, t
& W4 ?+ K' Q* c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条规定了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的14种情形,其实就是对劳动合同法第37条、第39条、第40条、第41条的简单罗列,消除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的误解,因此,本条宣传意义远大于其现实意义,目的就是宣传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是“铁饭碗”,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同样可以解除。
0 O7 h8 A; e2 j5 j O+ ^ c% [. f% g
9 Y- k1 J4 Q9 Y: j/ c' q 第二十条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的,其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 c6 w: @0 M+ s2 M
7 `. x8 g, B. C: A/ p# U0 R3 \
【李迎春律师解读】:此条是关于实践中的“代通知金”的标准规定。明确了额外支付的1个月工资按照劳动者本人上月工资标准确定,当然,这里的工资属于总额的概念,既包括基本工资、还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等工资性收入。
% O" K% _1 e% ?0 C0 O2 n3 R5 q
& L/ X8 t) R6 P3 e6 ]; w! s* s 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1 ?* R& I2 H3 {8 H2 ]$ K0 Y& x3 F+ b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该规定在目前的环境下适用是存在障碍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只有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15年以上的,劳动者才可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于实践中执法不严,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根本就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假如劳动者已经五十五岁以上,如果现在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达到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时可能年龄已经70有余了,但根据我国一直沿用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社保机构一般是不可能再接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劳动者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终止的尴尬局面。本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尚不能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 ; g q6 L: \/ K1 o# H9 k
% C" T Q# q6 L9 d4 U/ Y
第二十二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g3 T# G1 O. n3 l9 h! R* d$ T' R! [
5 `! X4 ]1 C& I8 f S! z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人曾在劳动合同法一颁布就提出劳动合同法关于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规定存在严重漏洞,详细内容参见《劳动合同法的一大漏洞》(/Html/shiwu/sw/58767112216.html)一文,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重视。劳动合同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其中第(五)明确了劳动合同终止需支付经济补偿仅适用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排除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本条对此作出了完善,规定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 T8 V! f* }3 J
- ?" f8 L" p- ]" Z8 g# U! Q 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P4 v0 g+ g4 y& [& R8 ^- S
3 `& R# B( |. ~; u! o
【李迎春律师解读】: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本来就是《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本条做出该规定似乎多余。
4 C1 v' ]1 d, B; v4 k5 m# T) w5 v5 \- H7 [
第二十四条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f' Q2 n/ M }5 x" i! O
: ?) b z, I5 C9 D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本条明确了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具备的内容,用人单位制作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格式可参照该规定的要求。 % U' K8 F; R+ _) q
9 `5 `7 b2 a, W7 `$ G3 G2 Q
第二十五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的,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
& T% ~% f4 `% m2 Y: |) }2 Q8 P* j2 e/ i% E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支付赔偿金后是否还需支付经济补偿,实践中也存在一些争议。本条明确了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后不再支付经济补偿。从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其实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赔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适用于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二者性质截然不同,不能同时适用。本条同时规定了赔偿金的计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计算,这直接增加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劳动合同法关于赔偿金的规定追溯到劳动合同法施行前的工作年限,突破了劳动合同法的溯及力的规定。
6 ?) _5 B7 n/ n8 S; Q) T, }
6 c9 P) L8 u& [# T/ `# V 第二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6 M7 u0 t2 p0 D: d! ~( w( I
" g% D1 D: Y4 W2 M5 U) ] 【李迎春律师解读】:由于用人单位存在以下违法行为,即(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7)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如果与用人单位订立了服务期协议,也不属于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不承担违约责任。 6 c% w0 y0 K7 f& Z0 t8 H& _9 `
4 r: |( e5 b7 n4 i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8 n8 q) Y' _/ n% R, V
- a4 |% T% O, T& R1 ~' e I2 h0 g (一)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J+ D2 q9 E8 v8 j0 g$ B/ d
X4 N. x( P! Y( I( v (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2 P3 c* R( o; F8 m' G3 m
* T2 H5 ?- v; z/ f- T+ J# ` (三)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1 w4 {7 c! q* O+ C4 ? K* n* S7 f4 ?8 U1 }
(四)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 A Z' j5 ^0 U6 i N
: e' c2 E; K* k2 O% m$ ]1 Z+ I
(五)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x- | G3 n4 m% x
) L7 [2 b* Y; b0 ^% f7 N; `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款规定了因劳动者过错被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服务期协议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这样可以避免实践中部分劳动者故意制造可被解雇的事由“诱使”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达到规避服务期约定的目的。
$ Y. B: ^ u2 C5 C2 Y9 F6 r
7 }: }2 M) Z2 }( w+ ] 第二十七条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 P# u5 e4 { f, {1 L) n# W5 b7 P
8 f- _( V1 I& U0 i( g4 U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实践中往往有“基本工资”“最低工资”“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几种不同的概念,用人单位也在工资计算方式上做文章,损害劳动者的利益。本条明确了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 L D. o1 G0 b& q: Z) ?. x* y2 J2 ?6 I* v, |8 ]3 y6 C. D
第四章 劳务派遣特别规定 " @9 ]+ I2 [. o# ?& G# Y, ?- ^3 }$ b
8 I5 ?) Y- T5 I0 A3 h* ` 第二十八条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 9 p P) s# P9 `+ a; q7 u4 Z
0 P. c9 W- e# f) O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哪些情形属于自设劳务派遣单位,劳动合同法未做出规定。本条明确了用人单位或者其所属单位出资或者合伙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的,属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的不得设立的劳务派遣单位。其实,用人单位“自设”劳务派遣单位是难以规制的,比如用人单位出资人暗中操纵其朋友、亲属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同样可达到其目的。
0 M6 B4 L' o* z) `& ^) V: y0 c. c4 _: R! k
第二十九条 用工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义务,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K* D1 G# v/ E4 I _* M
6 a& a+ c2 v: C& {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三)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四)对在岗被派遣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五)连续用工的,实行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这些义务本来就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实施条例又莫名其妙重复一遍,规定“用工单位应当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的义务”,真是吃了饭没事干,有这闲工夫,为何不去解释“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 . d5 H& ~: X0 T; u2 p: G
; \( ~, h( D; ]/ q3 w4 k% F% F
第三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不得以非全日制用工形式招用被派遣劳动者。 - V3 X8 t: p: a8 y2 I) Y) J
& M# `$ _6 Y3 y1 i) R/ I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强制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非全日制用工属于一种灵活的用工形式,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且可以随时提出终止用工,这与劳务派遣规定的必须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显然冲突,因此,本条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不得招用非全日制用工劳动者,但是可以将招用的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从事非全日制岗位工作。
U; B0 X* s7 l5 p+ |. i4 G1 ]6 G( c/ N; }4 R
第三十一条劳务派遣单位或者被派遣劳动者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 d3 j1 i4 Q% z- G. W
, N% L* Z7 d G/ B" |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既然劳务派遣单位是劳动法意义上的用人单位,显然,劳动法、劳动合同法所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也适用于劳务派遣单位,因此,本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的劳动者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 J; k( ~5 w( j5 n5 C' ]) y. _9 z+ j& {7 ^
第三十二条 劳务派遣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执行。
5 ?( e; G+ J8 K3 D3 m, Y+ U, N! P/ o. u7 l: q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务派遣单位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因此,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同样适用于劳务派遣单位,即: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 ~+ d1 ~' B5 A8 a5 @# K9 w4 _ m) ` e7 M
第五章 法津责任
( U- R R% q/ W n" Y5 T" K' {2 d) V$ ]" |5 `( U
第三十三条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有关建立职工名册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4 |- A& n# g4 V, Y; \# A9 s
9 l8 E7 I9 S5 j- i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条新增加了用人单位不依法建立职工名册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同时本条例规定职工名册,应当包括劳动者姓名、性别、公民身份号码、户籍地址及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建立职工名册,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 t+ z5 v+ g& t7 @4 O, `( z; D
3 f3 M; m: |3 t. u2 t! `4 e 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或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未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
7 [6 \8 b% W* ^; F5 A" f" j
. g! v6 o1 Q. U. `! X' x2 U8 r; {1 ?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条新增加了用人单位未依法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或者未支付赔偿金的,劳动者在仲裁或者诉讼途径外还有行政救济途径,即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
+ C/ {7 }2 p; h4 {& }' M7 r2 q: F) x5 ?) I8 E- L
第三十五条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劳动者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Q A1 h! H' Q9 i# n$ Q# P2 Y3 K3 P% y/ g z9 t
【李迎春律师解读】: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由于被派遣劳动者系在用工单位工作,用工单位可能更容易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但是劳动合同法并未规定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因此,本条进行了补充,规定用工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位被派遣劳动者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1 x1 v$ e. R- z& X/ ]3 p( r
) ]( b" g4 s% d2 A* Q$ }0 d$ [ 第六章 附 则 3 [, A* g$ K* F! \5 ]/ g4 W+ X
% g/ L, I, d# ]4 n. r! {, R
第三十六条对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的行为的投诉、举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处理。 ! r# D( G" L0 l, O4 S! {
. }7 d+ R) {: @/ r' ~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条规定了劳动行政部门针对违反劳动合同法和本条例的行为投诉、举报,应当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办理。
! v* e5 D& Z. x& G0 p( |8 ]+ L6 d& h( _( X8 }0 q+ G* C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处理。
' T5 q% y( b# z2 M0 ]
, P5 g( z8 u5 {0 W( Q: f4 N( H) i 【李迎春律师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已经于2008年5月1日正式施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发生争议的,即可以申请调解,也可以申请仲裁。
/ p5 Z! d% V8 {" k
$ d( S) G! m" f, @ 第三十八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 J5 c0 n r$ F
8 t/ `! W& U. d: [4 l 【李迎春律师解读】:本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生效施行日期,通常都是规定公布之日起施行。 7 i8 S w3 N2 q# H6 _! l) H! a5 O
! [( V: u9 {0 ]. L, G' @! l
(文:广东瀚宇律师事务所 李迎春律师) 2 y9 o/ b6 ~& p4 F3 F
0 e* R( W- S. I- |7 Y5 {4 N7 a
% [+ n, [! F& m) q {) }7 t' d
6 ?* K4 e- J+ @: b+ B! [0 M*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