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8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涂必军-新经济时代、信息时代与现代企业管理

[复制链接]

19

主题

5

听众

20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5-15
最后登录
2016-1-28
积分
209
精华
0
主题
19
帖子
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09:2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font=宋体][size=3]今天,全球化的竞争压力使那些70年代的企业显得十分渺小。我们生活在一个发生着深刻变化的时代。企业的破产率正在上升。竞争已发展为全球化,十分残酷。90年代的企业必须对自身进行再建,否则它们将会消失得无影无踪。[/size][/font] 5 j! S4 w5 ^" p% o5 z9 V% _[size=3][font=宋体]1、生存下来的企业是那些不断继续学习的企业。学习必须涉及所有员工,要在任何时间、任何层次上进行。经过设计,一个组织和它的系统必须能够鼓励和优化学习过程。[/font][/size] & u0 s( B, K% q8 E' v8 |[font=宋体][size=3]最成功的企业是那些在各种可能的方式下学习、并将所学最佳运用的企业,不断更新和强化的知识是竞争优势的基本源泉。[/size][/font], w2 \$ T2 w* g [font=宋体][size=3]知识时代的企业必须不断学习。大多数知识可以被复制。只有一小部分知识可以被有关专利或著作权的法律所保护。企业以极快的速度学习着做竞争对手所做的事情。保持领先的唯一办法就是比对手更快、更好地学习。[/size][/font] ! @' \5 {4 o# q/ Y, v3 ][font=宋体][size=3]没有共享地知识才是力量。没有共享地知识可以使个体充满力量。每一个人都有知识并不能转化为力量。[/size][/font]" @! G4 l4 A5 F: Z* @ [font=宋体][size=3]一个企业应该运用所有它能够收集到的知识。如果这种知识没有与其他企业共享,它就能够提供独特的优势。然而,它必须在企业内充分共享。[/size][/font]8 _% \5 ?5 }) i/ H* C3 R [font=宋体][size=3]作为极少的例外,“知识产权”可以保护很少的企业知识。大多数知识会泄露到其他企业;因此只有创新知识的学习才能提供最基本的竞争优势。[/size][/font] 3 g, o) C& N t5 ~[size=3][font=宋体]“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快学习的能力可能是唯一的持久竞争优势。”[/font][/size]5 J% ?$ N8 D$ Q- f [size=3][font=宋体]2、如果再建一项业务需要几年的时间,并且具有较大的失败可能性,那么开办可以快速行动的新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可能是聪明的。它们将是新世界的企业,避免了缓慢、不灵活的旧世界的结构。每一位总裁(CEO)都必须问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再建,还是应该重新开始?最好的办法是像苹果树一样培育新的枝条,剪去老的枝条。[/font][/size] & v* `8 [0 b* i* I" x[size=3][font=宋体]3、授权需要领导,领导者必须在如何尽可能有效地工作方面花时间训练。对那些没有必要技能的人授权是没有意义的(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当人们对自己能够完美地从事工作感到有信心时,他们才会感到被授予的权力。[/font][/size] 7 [" `& w4 z# N[font=宋体][size=3] 4、成功来自比对手更灵活的市场需求反应;企业必须是动态的;我们需要突破性的思想,需要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思想;必须鼓励人们尝试新的。然尔,没有控制的不断转变不可能产生技能和卓越。[/size][/font] ! ^) t. X p' u[font=宋体][size=3]为了取得成功,一个企业必须(1)擅长于某事。它必须不断地改进,直到超过大多数竞争对手。必须有不断的转变,那些精心建立起来的企业的大多数失败的发生是由于在转变上的失败。此外,适应的、动态的、灵活的转变必须(2)以具体的目标或使命为指导。它们必须像导弹追逐逃避的目标一样迅速,而不能像绿头苍蝇一样在缸里嗡嗡作响。[/size][/font]' U+ X1 g5 F0 c6 w [font=宋体][size=3]然后,企业需要一个前景规划和战略的联合棗企业中每一个人对共同的、充满活力的目标的承诺。具有这样一个前景规划的企业能够在动态环境中取得成功,因为与竞争对手相比,他们的各种聪明才智和能力能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size][/font]( t8 S! ]/ ]( u; v7 f [size=3][font=宋体]5、只有质量管理是不够的,不容质疑,在今天的世界中你需要质量管理来玩这场游戏。它是入门证,但它却不是取胜的方法。在许多行业中,它可能是生存所需要的,但对最终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 有一件事是质量管理做不到的,它就是转变企业中内在的工作本质和结构。从长远的角度看,企业的一些大的回报是来自于对如何组织工作、信息、人员的再思考,换句话说,就是来自全新的结构。[/font][/size] / E7 m+ T8 z( g' E% k[size=3][font=宋体]IBM 公司对一个生产显示器的工厂进行了再建,对产品进行了再设计,使它有更少的零部件棗这些部件可由自动化机器和机器人组装。生产线上的工作人员由130人缩减到5人,与此同时,生产能力几乎提高了3倍。库存由2个月的供应水平缩减到4天。运用同样的再设计,废品出现的平均间隔时间延长了8倍。运用连续的过程改进或全面质量管理,不可能取得这些令人激动的结果;它们需要根本性的再建。  [/font][/size]2 N/ N @# l. m- C; Z4 w) M [size=3][font=宋体]6、鉴于改善采用的是一种进行中的渐进式改进流程,价值流再建抛弃了现有的工作过程,取而代之的是根本不同的过程,它经常需要大规模的企业再建。[/font][/size]1 h2 V- t: s/ I. V; T$ m [font=宋体][size=3]价值流:为指定顾客(外部的或内部的)提供特殊结果的从开始到结束连续的一组活动。价值流具有明确的目标:使顾客满意。如,订单履行就是一个价值流:投入是订单,结果是所定货物的发运。订单接受是组成订单履行价值流的一组活动中的一项。[/size][/font]$ b/ K9 N4 |+ _ Q$ y; |% W; _ [font=宋体][size=3]改善或全面质量管理涉及的是一个针对对现有过程所进行的、连续的渐进式改进:价值流再建争取的是10倍的改进,而不是10%的改进。全面质量管理关心的是精心的调整;价值流再建关心的是用非常好的工作过程代替现有的工作过程。[/size][/font]3 q2 E: a! f; g! r [font=宋体][size=3]改善技术被用来新价值流的连续性改进。[/size][/font] O1 C$ ^* n. [1 ]2 w" J[size=3][font=宋体]7、价值流再建不可能自下而上地完成。所需的管理方面的总体转变只能来于比它们所影响管理层更高的管理层。跨职能的转变职能来自于总裁(CEO)。[/font][/size]9 n% r w7 }8 d+ _8 X [font=宋体][size=3]对一条价值流进行再建时,需要设定目标,我们应该寻求的是根本性的变化,而不是微小的改进。如西特公司将其对抵押贷款请求答复的时间由30天到60天,缩减到多数情况下的15分钟。[/size][/font] ' k2 B. E9 B- ]$ W[font=宋体][size=3]价值流再建的目标之一是使某一组织内所存在的交叉点最少。相互独立的之间的联结既消耗时间,又容易出错。[/size][/font] 5 c/ O4 l& Z# }: B* k8 E[size=3][font=宋体]8、价值流设计者必须提出下列问题:[/font][/size]8 L7 |; ^. K7 A) d [font=宋体][size=3]谁是价值流的顾客?[/size][/font] 0 S4 R; L F* h+ z1 ]9 C0 A[font=宋体][size=3]我们怎样才能取悦顾客?[/size][/font] $ G5 Q) Z0 f/ J: |1 r" k[font=宋体][size=3]我们怎样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这样做?[/size][/font] 2 T3 s) v8 W! z7 D) \, v& k[font=宋体][size=3]当前什么问题需要解决?[/size][/font]# a% Q) u! q0 x# t0 p/ k [font=宋体][size=3]我们怎样才能使价值流费用最小?[/size][/font] 8 I" ^% ^1 w1 @; _5 W x& D2 V[font=宋体][size=3]我们怎样才能使新价值流流动且灵活易变?[/size][/font]* H5 E t5 O$ a5 B* x2 `3 D [font=宋体][size=3]我们怎样能设计新价值以使之不断改进?[/size][/font] ! A; D5 g J" z, ]8 k ^+ L[font=宋体][size=3]什么样的大胆目标能够达到?[/size][/font] ' b9 ]4 z3 j. p3 A# h[size=3][font=宋体]9、顾客的需求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一个未满足的需求即是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当价值流再建时,顾客的所有需求都满足是必须的。[/font][/size]6 g9 h' E. w" N7 W" d [font=宋体][size=3]应当挑战那些以各种形式同顾客打交道的职员去创造狂热爱好者。应鼓励他们采取职能范围以外的行动提供额外的服务。[/size][/font]6 s6 j' U0 b/ R9 a6 X [font=宋体][size=3] 当工作中的人们不关注顾客的需求时,他们创造了各种没有直接价值过程。他们不是问:我们如何取悦顾客?或我们如何提供最佳服务?相反,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如何遵守这样或那样的规定?或我们如何能迅速地将工作传递下一部门?或我们如何掩藏信息以使下一季度的数字看起来好一些?或我们应记录什么样的备忘录以保护自己。[/size][/font]( w4 u6 @1 o( o [font=宋体][size=3]企业中与顾客打交道价值流的一个关键目标应当是保留这些顾客。零缺陷是生产的重要目标;零背离应当是服务的重要目标。[/size][/font]: v/ H; v4 T3 f- K! d [font=宋体][size=3] 为了更有效率地对顾客需求做出反应,有些商店和超级市场引进了电子系统。它们通过条形码和扫描仪监控货架上的存货,并通过将订单以电子形式发送给制造商来进行电脑辅助订购。在某超市连锁店,产品从仓库中取出到运达商店平均要用12小时,现在正缩减到3个小时。[/size][/font] - k8 t4 B+ N3 Q C2 L( j[font=宋体][size=3]运用当今的电子技术,仓库不应是一个商品保存场所,而应是一个商品转换场所。[/size][/font] # W# [+ Y& E( r/ I6 L' e[font=宋体][size=3]没有必要将仓库分为零售商、分销商及工厂三个层次。运用电子系统,在很多组织中可将工厂及分销商仓库省去。[/size][/font] + \( {. J/ u$ F2 g/ c# f! F[size=3][font=宋体]CAO(计算机辅助订购)系统利用扫描仪帮助确定哪些商品已出售,并交叉核对货架商上的商品。该信息往往与以产品历史销售记录为基础的预测技术配合使用。计算机订单是以已销售和将要销售的商品为基础。[/font][/size] ( P) X0 {) e/ X5 j5 O[size=3][font=宋体]CAO系统应当与EDI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相联,后者电子化地向卖方发出订单。当货物验收入库,则应启动对卖方开户行的电子付款。[/font][/size] ( Z- n3 }9 B# o[font=宋体][size=3]这样的系统也称为有效顾客反应(ECR)。顾客在商品的订购,可自动启动来自于制造商的再订购。整个过程,包括对制造商的支付,是无纸化的。它减少了“断货”的情况,更好地服务顾客,缩减了库存费用。[/size][/font] % b1 s' n- | g, Z* z+ G- Q' O5 E[font=宋体][size=3]价值流再建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建立密切关注顾客需求并以之为动力的小组来解决人员问题。许多问题可以通过避免职能取向化工作中的“抛过墙即是他人责任”现象而解决。许多问题可通过跨越整个价值流的信息系统解决。有些问题则需要给予特殊关注,设计独特的解决方法。 [/size][/font]/ Z; }6 w3 C2 [% [/ b* n% p+ Y% R% A [size=3][font=宋体]10、许多西方管理者倾向于更多地关注结果,而不是对过程的优化。我们常常听到“这些就是你必须达到的数量。我不管你怎么做,但要达到这个数”。公司激励销售人员要完成定额而不管其他事情;告诉经理们要符合预算;推动管理人员实现盈利或增加股票持有者的价值;而在公开上市的公司,有一种强烈地实现季度成果的压力,这使公司注重短期效果而非长期效果。[/font][/size] 6 Z0 a" P1 g& c: h$ O* m$ Q[font=宋体][size=3]企业构建工注重工作的过程,它认为,如果使过程尽可能好,就会有好的结果;如果过程运行的不好,从长远来看,结果还是不好。[/size][/font]+ D0 O; h# w, N' c% H! _0 W [font=宋体][size=3]成果导向标准和过程导向标准是管理的两种类型,成果导向标准与销售额、利润、投资回报、股票价格等相关;过程导向标准与过程改进、过程中的问题、缺陷、缺陷率、质量圈、时间管理、技能开发、即时技术、小组活动、建议系统和总体改善有关。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会用到成果导向标准和过程导向标准。考核、激励、奖励应与这些标准相关。[/size][/font]6 X7 b) C( M/ }& E$ h [font=宋体][size=3]大部分的西方管理直到最近还是主要以成果导向标准为主。日本管理对过程导向标准倾注了大部分努力,并对过程改进给予奖励。建立能应用于过程导向标准的考核与奖励制度是理想的,它们一般有一个长远的前景。 [/size][/font] ' \5 j F& h* {( F3 |[size=3][font=宋体]11、一个过程的顾客不一定非是企业的最终的顾客,但有时最终顾客被移动得实在太远,以至工人看不到他的需求。工人或小组执行某个过程,并把其工作成果转移给其他工人或小组。在这种情况下,下一位工人应被视为顾客,问题就个人化了。他不想把某种有缺陷的产品,例如没有拧紧螺丝的产品传给这位“顾客”。日本有一个著名的口号是:“下一个过程就是顾客”。每个人都应与这些内部顾客相互作用,努力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且进行能使他们传递最好结果的对话。[/font][/size] & D/ N+ ]/ C. e9 @. e[font=宋体][size=3]每位员工对他在“取悦”顾客中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上考虑得越多,全面质量管理就越成功。除了连续改进产品、产品特性、可靠性、人的因素、式样和价格外,供应商还需要不断地为改进服务和支持而努力。企业要不断地检查顾客要求并对此做出反应。借助解决方案的连续改进,企业要定量地分析问题并且加以解决。[/size][/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