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2-25
-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威望
- 3
- 金钱
- 14124
- 贡献
- 142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426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800
- 主题
- 694
- 精华
- 2
- 好友
-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最后登录
- 2016-2-25
- 积分
- 14269
- 精华
- 2
- 主题
- 694
- 帖子
- 1800
|
板凳
发表于 2008-10-29 11:22: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企业人员异动“2222”因素
如何避免出现员工异动亦或流动“2222”现象呢?
前两个原因主要是与招聘有关,因此,在招聘环节一定加强注意,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不能一味地看重到岗率、急于希望应聘人员到岗,在招聘过程中宣传的公司基本政策出现不实或偏差的现象。招聘人员在招聘时一定要如实的告知应聘人员其相应的薪资福利待遇,客观公正地介绍公司的企业文化,尤其一些特色企业文化,避免夸大其词或轻易许诺。若有必要,部门可在负责招聘人员的绩效目标中设定一条关于试用期人员流失率的绩效,这样可以与招聘到岗率相互制约,既能保证人员的到岗率,同时也能防止试用期人员的流失率。
针对后两个离职原因,则与公司用人观息息相关。作为HR人员亦或上升到公司高层,应关注老员工的心态和想法,适时有效进行必要沟通。同时,可以结合直线部门负责人及有效手法。首先,当公司内部出现岗位空缺时,可以在内部先予以内部竞聘方式公开招聘,为其工作异动提供一个机会;其次,人力资源部门每半年做一次员工职业倾向调查,了解员工基本想法,针对有晋升意愿或有岗位异动意愿及倾向的员工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在与其直线部门经理沟通并了解员工工作业绩后,对于真正有发展空间和潜力的员工给予考核,帮助实现晋升或异动。如果当时不能够实现的,同样要与员工进行及时沟通,帮助寻找适合的职业发展途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