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6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文化人——请锯掉你的椅背!

[复制链接]

44

主题

5

听众

703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3-21
最后登录
2009-6-23
积分
703
精华
1
主题
44
帖子
11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3-26 08:49: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来,随着中国企业文化不断发展,逐渐分化为不同的阵营与流派,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企业文化界的权威和专家,随之而来就是引人发聩的企业文化理论、观念而层出不穷,强劲的冲击着企业文化圈的思想,一时间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
    正是在这股企业文化理论之风熏陶下,在企业文化圈内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风气,一大批企业文化人坐在舒适的办公室内,将自己的屁股稳稳当当地钉在高高的椅子上,心甘情愿地成为企业领导人的"御用文人".他们或是将自己的眼睛聚焦在企业领导身上,专心研究领导人的讲话和理论,处处引经据典,将其神化为"**思想".或是埋头在典籍浩瀚的书海中,堆砌着企业文化的经典巨作.为此,他们整日里无暇顾及员工的意见和看法,也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些"思想"是否为员工所理解和接受,处于自我封闭的空间里的他们无异于井底之蛙.他们只是一味地将这些企业家的文化上升为企业文化,片面而盲目地推行下去,而根本不会想着对早已偏离企业发展方向的企业文化必须进行纠偏.
    游离于企业之外的企业文化专家更是自得逍遥,他们着书立说的过程中,只不过始浅尝辄止.他们只是用比较宽泛、大众化的词语概述企业文化的皮毛,让人读后有一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迷茫.其实我们都可以用词语来概括企业文化,但是如何诠释词语背后得深刻含义,以及如何将这样得理念深入到员工心中,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源源不尽的动力,这点很少有企业文化专家进行思考.企业专家、学者所创造的企业文化没有鲜活的个性,如同在展览馆内冰冷的"文物",让人只能观赏,至于其有何适用性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企业文化人还是热衷此道,他们沉迷与自我"创作"企业文化之中.
    一时之间,当报纸、杂志、电视各种宣传媒体充斥着喋喋不休的说教,也只不过像肥皂泡一样,美丽的幻想终究要破灭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而言,这场企业文化运动背后的初衷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建设企业文化就是为了撑撑门面罢了.
    当前,企业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是为了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期望达到基业常青的目的.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完善的确需要先进的理论和观念作为指导,但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实践当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理论,而不是闭门造车之后所总结出"教条"的理论.所以企业文化发展方向和企业文化的理论是必须经过不断实践,才能摸索出一条适合道路.这就要求企业文化人的工作必须是深入到广大第一线员工当中,总结和发现广大员工的智慧,最终提炼出真正能够指导企业文化的理论.
    可是,有的企业文化人认为自己是做企业文化的管理者、咨询者.因此,他们只懂得座在高高的椅背上夸夸其谈,将自己脱离了员工,成为企业领导人的附庸.他们沉迷于附庸风雅的做作,写出几篇风花雪月的文章,喊出几句空洞无力的口号,舞出几脚花拳秀腿的功夫,就觉得他们已经在企业文化的殿堂中可以堂而皇之登堂入室了,成为企业文化界的权威和专家了.然而,他们所极力推动的企业文化建设,只不过是一场"文化"运动而已,失去了广大企业员工关注和支持的企业文化,就彻头彻地成为一张挂羊头、买狗肉的幌子,也就是违背了当初建设企业文化的初衷,真可谓种下了龙种,却收获了跳蚤.
    其实,造成这样的结局是可以料想到的.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果你种下的是裨谷,那么你永远不会收获稻谷.面对着企业文化如同镜水花月般的虚无与缥缈,企业文化人应该深刻地反思一下,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在企业文化的迷失呢?企业文化人的实际作为将影响到企业文化的结果,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企业文化人的思想和行为.
    在中国新民民族主义革命中,毛泽东主席曾经提出"从群众来,到群众去"的方针,正是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的做法,才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也才能够倾听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切心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抛头颅、撒热血,因此他们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支持.因此在这种思想的指导着中国共产党人打赢了这场人民战争.
    "水亦覆舟,水亦载舟",唐朝开过皇帝立世民就悟出了治国道理.那么作为企业文化人"处企业之高,则心忧企业发展;处文化之远,则关注员工心声",要让企业文化人去抛头颅、撒热血般的奉献倒是谈不上,但是至少也必须关注和倾听员工的心声.
    以历史为镜,而鉴当世.当我们总结和借鉴历史的经验,企业文化人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思想,尽快走出自己狭小的空间,深入到企业当中,真诚倾听员工的心声,从实践当中总结出具有真正意义的企业文化方法与理论.
    2005年年初,惠普的董事会对其CEO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削权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惠普文化向来都是以和谐并且交流畅通而着称的,卡莉上台后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政",尽管第一季就使得公司收入增长了10%,获利也提高了7%,但是她的改革并未取得相关共事者的支持,全凭一己权力推行;她几乎不与员工进行任何的交流,但下属若达不到要求目标就得"提头来见",因而在员工内部累积了不少反弹声浪,公司绩效也不进反退.
    2003年,当并购康柏没有达到理想结果时,卡莉也就彻底失掉了支持.一位员工甚至在写给《福布斯》编辑的信中称"卡莉·菲奥莉娜在惠普失去人心,她在公司不受欢迎.惠普大多数员工都不愿意跟随她."在2005年3月卡莉·菲奥莉娜辞职消息发布后,当天惠普股价上涨了7%.
    这里我们权且不谈卡莉自身的能力大小,也暂不考虑惠普自身的能力大小,也暂不考虑惠普经营中是否还存在其它问题.但是就卡莉这种脱离员工的激进管理方式,也就是她所提倡的"企业文化"理念而言,连华尔街的分析师也认为:这也许成为了卡莉·菲奥莉娜在惠普"下台"的根本原因.业内人士和惠普的员工的看法也是基本相同,那就是作为企业管理者的卡莉没有融合到惠普的企业文化当中,没有成功扮演企业牧师的角色,失去了"人心"的卡莉走向了她的惠普的穷途末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