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我的求职经历(2009-04-03更新一篇,已完结) [打印本页]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9-3-30 18:17
标题: 我的求职经历(2009-04-03更新一篇,已完结)

 




+ C" q$ C, J+ J9 T

写在前面:




6 n" w. p6 \! w6 R% g2 l/ b

一直想把自己自毕业到现在的找工作的过程做个总结,但每次准备敲下文字的时候总有千言万语却毫无头绪之感,在上周与一个同事聊到我自己的一些情况时,她说你为什么不写出来,这才又让我有整理思路的想法,经过两天周末的休整,我确信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 }& d2 Z) {" f! ^" t; Y0 T8 d

 




! ?8 G5 c+ V* i9 S; T4 ~8 q" `

毕业出来近十年了,回头看看自己的职业跨度确实让我不大敢相信,但这大概就是人生吧。




: N2 _# w7 e1 R* w0 E! X

(一)毕业应聘




/ S8 _2 x4 O/ n: m& c# J2 F. O

我是01年毕业的,读的是化工专业,当时学校已经取消包分配了,有一个新的叫法,叫推荐就业,不过因为包分配取消还不是太长时间,所以那时候找工作也还不太难,还是有很多化工类的公司来我们学校招人,但要的都不太多,一般都是要3-5个,要十几个的很少,我在班里的成绩一直都还算好,但我还是比较自卑,因为做化工这一行,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我指的是一线员工),而我只有一米六五左右的身高,体重却只有50公斤不到,这样的身体素质在我们同一届的同学们来说绝对处于下风,成绩好的优势不过在于面试的优先权,但面试时一轮一轮的,比如说,你这次选择了,那么你下次要去面试就的等其他人去过了或不去才能轮到你,这个有点像玩俄罗斯轮盘,玩的就是运气,很快的,我的身体素质的问题就呈现出来了,当时我参加了三、四家企业的面试,都被刷了下来,看着成绩没我好,但因为身体素质比我好的同学一个个被选中,我的心情真的很低落,那时真的害怕不能找到工作,因为家庭负担又重,如果毕业不能找到工作,无疑又加大了家庭的负担,那样就真的很难面对父母了。我们01年毕业,2000年下半年就可以开始找工作了,从九月份开始到11月,我们班一共有50人已经定了一半了,而我还没有人要,看着每次去面试回来宣告成功的同学,我开始慌张了,真害怕啊!11月份后的某一天,班主任告知我们有一家广州从化的冶金厂(姑且叫A厂吧)来招人,问我们有没有愿意去试试的,我那时已经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感觉了,不管是什么公司,只要有机会就去试试,于是我报名了,一看班里只有两个人报名,大概大家因为这家厂是冶金厂的缘故吧,担心比较危险,加上其他同级也只有六个人参加面试,与其说是面试,其实不过是个见面会,并没有单一见面,只是把我们叫到会议室,厂里来的人事科长(国营)给我们介绍了厂里的情况,最后邀请我们一周后到厂里参观后再做决定,这次的面试看起来很简单,对我们而言,简单的东西可能就意味着不大好,有了这种想法,就影响了我们到厂里参观的判断力。




+ R/ M; q2 t. x1 u0 \# J

一周后,我们自己坐车前往该厂参观,从学校出发,大约坐了2个多小时才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这一路上的偏僻也已经让我们有种不好的感觉了,到了目的地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因为我们下车后根本就不知道厂在哪里,打了电话才知道要从一条小道走进去,又走了约10分钟,终于看到厂了,厂的两边是两座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疗养院呢,既隐蔽又静逸,走进厂区不需要什么手续(后来才知道厂的道路也是一条通往一座村庄的道路,所以没有很好的保安措施),厂里的环境真的不错,我们也在办公楼看到厂里荣获“公园式厂区”的称号。我们直接找了厂里的人事科长,她安排了一辆车跟我们一起到生产车间,办公楼距离生产车间大约5分钟的路程,生产车间也是在两座山中间,当我们下车时,一股浓郁的化学药品味直冲过来,这让我们完全感受到了现实与学校生活的区别,人事科长带我们走了几个车间,最后带着我们到化验室,说是招我们就是想让我们进来加强化验室的整体力量,但这次要的也不是全部,将会从我们六个人中选出一部分人,但首先要我们自己先做出选择,我们心里都在笑,这样的工作环境我们都还不一定来,还要你挑(那时还真的天真可爱啊)?!在参观的过程里我们也有人询问了厂里的职工厂里的待遇及工作的性质怎样?回答每月大概1000块左右,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参观完车间已经到中午了,人事科长请我们到饭堂吃饭,这是一个给印象我们很强烈的饭堂,我们的第一感觉是“大锅饭”,看到职工们的穿着和饭堂的饭菜,我们都怀疑进了五六十年代的社会了,这更坚定了我们大部分人决不来这里的决心了。吃完饭我们告别了人事科长就准备坐车回学校了,在路上,大部分人都说绝不会来这个山旮旯的地方,工资又不高,条件又这么差。我当时也这么觉得,但我们当中还有有人从头到尾都没吭过声,结果我们六个人只有他后来选择到了这里。




7 K2 E2 [- o" N) r9 V

又过了一段时间,眼看着就要到明年才能继续找工作了,这时传来我老家那边有一家据说是全国五百强企业来要人,这家公司很大,属下几十家企业,尤以树脂为主业。我们所有老乡几乎都投了简历,这一次并没有现场招聘,只是要求把我们的简历寄过去,让那边的人事部门先挑选一部分人,再通知选中的人到公司面试,如果没有问题就上班,虽然这样风险很大,但我觉得既能回家也不妨试试,经过简历筛选,我们寄去简历的人大都被选中了,现在就只等过完年到该公司面试了。




( |& x/ Z" y- ?( l

那一天我们一行约10个人准时到达这家公司(姑且叫做B公司吧),在门口约等了1个小时,B公司的人事部门让我们到其办公室,说是面试,其实也没有问什么,只是见见面,也没有与更上一级的领导见面,当场就确定了全部留下来,我心里本来还在担忧,怕身体素质这一关过不去,但没想到这么顺利,真的很开心,这一次可以回到离家很近的地方工作,实在出乎我意料,虽然我并不太喜欢离家太近,但能找到一份工作,这本身就已经很能让我高兴了。




+ q7 i+ r6 k( T6 N$ ~

工作的城市是汕头经济特区,但经济发展正在走下坡路,我一直觉得这座城市的居住环境一流,但缺乏竞争力,整座城市太过静逸了,与广州的大都市气势相比,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5 {( b" R! E5 P

我在B公司约待了10个月,这十个月是我毕业以来最辛苦的十个月,也是我人生旅程中最不应该被忘记的一段时光,虽然辛苦,但是值得,这段时光告诉了我世界上没有不用钱的午餐,有时候付出了还不一定有回报,但是永远不要埋怨自己所处的环境,因为它很可能是你人生中最具挑战性的时光,它会教会你如何更好的面对这个社会,如何更好的去珍惜现在。




* V! Q% x$ }$ i% q$ W

我在B公司待的10个月,都是属于实习期,在前两个月里还真的是学习阶段,整天在户外跟着管路熟悉生产流程,那两个月就完全在太阳底下这样抬着头从前看到后,从后追到前,直到完全熟悉管路走向。两个月后我们就干起了正式工的活,正式工一个月1500-1800不等,而我们只有350块钱,加上中晚班补贴,最多510块钱,那时还不包吃住(住的地方是公司的,但要交钱),原先人事就说好我们一毕业就转正(户口也转过来),但是半年过去了,我们的毕业证也拿到手了,却还不见转正,去问人事,人事说现在市政府正在改革,没时间搞这个,让我们等一下,又过了两个月还是没动静,我们就到总部找人事,还是不能给我们明确的答复,这时候我们也火了,原本就说好的,现在却用这样一些借口来搪塞我们,于是我们一气之下就跟那位人事部长吵了起来,结果也还是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不过跟她的关系搞僵了以后我们也知道在这里也呆不长了,过了一个月我们又去找人事部长,她抛出两个路让我们选,一是走人,二是继续等。我们终于下定决心,走人。




* V0 O J# u8 I5 D6 W+ s) x; H

那时B企业也是国企,而对我们来说,国企也就意味着金饭碗,特别是我的家里人,再三的跟我说如非非不得已千万不能辞职,因为找工作真的很难的,所以当我决定要辞职时我知道我要面对的还不仅仅是找工作的艰难,还有对家人的交代,如果我把实情跟家人讲,他们一定会制止我的,所以最后我决定把一些重要细节省略,只说是公司让我们走,这样我要走他们也会理解的。




2 J* e6 k; I3 z2 l* ~/ [

走之前我们一直在策划下一份工作,因为如果没找到工作之前就走那真的麻烦了,手里又没钱,出去干什么呢?但那时我们真的对找工作很恐惧,不知道该怎么找,有一次我到附近的人才市场看看才发现这个社会不是一般的现实,要找到一份还算得过去的工作也不是一般的容易。这时我的同学想起了A厂,说让我打电话过去问,我开始还比较犹豫,但考虑到这也是一个机会,也就想试试也好。




5 ~% |* n6 t T9 ~

打电话给A厂的人事科长真让我犯愁,因为不知道打过去后说什么,从说这事到打这电话足足准备了一个月,准备好台词,第一句怎么说,第二句怎么说,也怕因为紧张说不出来,所以还是把话写下来并背下来。那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拿起电话,心却跳得乱七八糟,拨通了A厂人事科的电话后我几乎快晕了(呵呵),这时心想如果没人接电话那该多好啊,但电话那边终于传来一个女声,我马上把我背的那些内容在她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一股脑全说了出来,最后说不知道贵厂能不能给予我们这个机会?我的心这里已紧张到极点,真害怕对方马上放电话不理我,谁知道A厂的人事科长(我到现在还很感激她)听了我的介绍,说现在有这个需求,先让我们传简历过去,这时我的头开始有点晕了,有点乐晕了,真没想到阿。




+ S x8 n; R) y! S( C7 d

传了简历过去没多久,人事科长就通知我们找个时间过去让厂长面试,这时我们已经从B公司出来了,我又再一次的到A厂面试了,这一次的经历在《我在国企的日子》有很详细描述,这里就不用太多的文字来讲了,经过厂长面试和集体会议的决定,我跟我同学终于得以获得新的机会,也有幸能够真正跨入国企感受国企的气氛,这在我的职业人生中留下了很宝贵的经验财富。




' E( H) k) z& R/ @

以上这两次简单的面试因为都是在毕业前后发生的,就姑且为《毕业应聘》的篇章吧。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9-3-30 18:18
标题: 回复: 我的求职经历(待续)

(二)第一次真正的面试

1 ~: {' z. C* H8 c1 X

A厂是一家冶金厂,我在里面呆了整整两年,也见证了A厂的兴衰,这段时间的变化也是我国很多国企兴衰的变化,也给了我一种职业危机感,因为所谓的金饭碗其实在于自己而不是在于企业。

: Y# R! D! H; A5 ^

03年底A厂的效益越来越差了,以至于我们的奖金经常不能准时发放,这时我也就有想跳出去的想法了,因为在国企很容易居安而不思危,很容易被这种安逸日子所束缚,当时要做出走出去的决定还是比较难的,但是由于效益差,我们还是期待有些变化,这时就会找一些招聘广告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职位,那时虽说比毕业时的职场菜鸟有些进步,但心里还是没什么把握的,不过因为有一份工作,而且也不急着离开,所以找工作的心情倒是比较松弛的,我那时候只要看到有相关职位(自以为)就投简历,那时复印了几十份简历,看到差不多了就投,结果可想而知,从037月开始投简历,到0312月份一共大概投了20份,但却没有一个有回音的,我也开始有些灰心了,但这个时候也就是快12月底的时候有一天我在上班突然接到一个通知我面试的电话,当时的第一感觉心想不会是有人耍我吧?但听对方的语气及电话号码,我才肯定这是真的,但最令我意外的是这是一家台湾很知名的食品企业,我一时间还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投的这家公司。

) a* Z2 o! x: n1 Z) c1 M) E, L8 f

本来不想去面试的,因为怕没机会,而且快过年了,也想过了年再说,同学倒是劝我不管怎样也可以去试试,自己想想也是,积累一下面试的经验也好啊。

( ~3 ?1 g6 |: x8 ^4 V

这家公司我们姑且叫做C公司吧。

/ z) Y5 B# z: ^5 }* G6 @

在去C公司面试前我对该公司没什么了解,其相关产品也知之甚少,这个算是职场大忌了,但因为我并不是抱着非去不可的想法,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到了面试的那一天,我很早就起床了,约好九点半的,根据我的计算,只要不塞车肯定可以提前半小时到(坐车需要2个半小时),但是最担心什么偏来什么,遇到塞车了,等了十分钟,车也只是移动了十几米,这时候我开始急了,但见前面见不到头的车,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疏通,过了一会,已经有好多车上的人下车乘坐摩托车了,我一看时间已经快九点了,不得不乘坐其他交通工具了,下车后,我看到前面有摩托车,急忙问其知不知道C公司怎么去?那人迟疑了一下说知道我便上车了,摩托车开了约20分钟,开进了一条陌生的路,我急忙问到底在哪里?那人说快到了,我再三跟他确认地址,这时那人才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这时我一看表已经快九点半了,于是急忙又下车,看到旁边的摩托车,赶紧问去不去C厂?那位师傅说他知道C厂的所在,我赶紧上车,终于又花了10分钟才到目的地,这时时间已经九点四十分了。

/ ~! [6 [6 y( o2 i

C厂的周围都是工厂,周围也还有一大块空地,有点工业区的感觉,一看C厂的厂貌,直觉告诉我,这家公司应该很规范,保安的制服是统一的,整个厂区很洁净和安静,到处都洋溢出按部就班的味道。

+ F x8 n7 }1 d! ]

我急忙在保安处登记,然后进去写字楼(与生产区域分开),在前台登记,然后被告知到一个会议室等待,我推开会议室的门,看到里面已经有十来个人在里面,正在紧张的做着试卷,我找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心情还因为刚才的紧张未平伏下来,看了正在做试卷的同志们(一起面试),心里想着怎么还要考试阿?没多久,有一位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男士进来了,看到我问我是谁,我说了之后又问我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并说我们约好是九点半,现在都快十点了,怎么这么不守时?!我向他略作解释(其实没有任何借口的),所幸他理解了我,就把试卷发给我,并让我十点半交,我一看,一共有三份试卷,一份性格测试,一份是能力测试,最后一份是专业知识,前面两份一点都不难,虽说这类测评有很多好处,但是说真的如果不是建立在真实数据上那就没有意义,因为答题的人都会选择一些对自己最有利的答案,前面两份题我大约做了十来分钟,看到最后这份题,头开始晕掉了,因为我不是读食品出身的,对食品的了解几乎是零,这份题与我的专业有关的不多,很多题目都是与食品卫生有关的,特别是最后一道题,至今我还记得,题目是:如果你是食品研究员,你将如何开展一个项目?鉴于时间问题,我只将能做的题目做了,不会做的也根据自己的理解糊弄了几句,很快的那位人事专员就回来了,收走了我们的卷子,并通知我们下午一点半回来面试。

8 U' g# A- A8 H' m* B

走出C公司,我开始觉得应该没什么机会了,试卷也没答完,又迟到了,但想到既然已经来,就这么回去又有点浪费,于是找了个地方吃饭,又到处走了一圈,看看周围的环境,感觉C公司也是偏了一点,但远一点的地方是一个开发区,经济发展的还不错。

( u Z1 f6 z" z) @

下午一点半我准时到达C公司门口,一看上午一起来面试的人都还在,一看都应该是刚毕业出来的人,样子显得很稚嫩,与他们比较,我顿时还感觉到一种优势了。

, Z q8 f8 s1 s/ F

C公司的人事专员带着我们进到厂区(生产区域),走了约10分钟的路,东拐西拐,到了一个门口,推门进去我们才看到里面很有多人在办公,专员把我们带到一间大的会议室,然后出去找部门负责人,后面就自己走了。我们一群人呆在一个房间里,准备等人来叫去面试,除了我以外,其他人似乎都是一伙的,我这时才看出来,后来听他们说话才知道他们几个人都是同学,而他们之所以能够进来面试完全是因为他们有师兄、师姐在这里,知道这边要人通知他们的。没多久,有一位女的过来喊名字,一个个就这样被叫到隔壁的一个房间里,很快的,我也被叫到了,我整理了一下衣着,便敲门进去了。

$ T& g' C7 v1 |3 I: O' z

我推门进去后看到里面坐着四个人,两男两女,这可是我第一次面对真正的面试,心里开始紧张起来,心跳也开始加速,其中有一位女的跟我说你坐下吧,我才坐下。接着那四个人便翻了翻我的简历(手写的),其中一位让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开始有点不太明白,另外一个人补充说你说说你是怎么来这里的?我略略整理了一下思路,便把自己是如何坐车,如何塞车和最后怎样才来的过程讲了一遍,讲完以后已经不那么紧张了,他们听起来也还满意(其实这是让你消除紧张和了解你的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然后问了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会选择我们公司?你的前上司是怎样的人?你如何评价?这些都不太难,当问到我对其公司产品的了解时,我才知道面试前一定要做好各种准备,了解对方的产品真的很重要,我当时实话实说,也列举了我知道的产品,虽然有些不足,但重在诚恳。其中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是我答得比较好的,他们问我现在的工作与应聘的工作有很大的不同,你觉得你有何能力可以胜任?因为我当时是在冶金厂做,而C公司是食品企业,这个职业跨度实在很大,当问到这个问题时我略思索了一下,就这样回答他们:我现在是做冶金的,而贵公司是食品企业,两者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很大的差异,但却有一种共同之处,那就是认真对待工作的态度,我相信只要有这样的一种态度,职业差异可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很显然,他们还是比较满意我的这个答案的,跟他们聊了十来分钟后他们说有消息会让人事通知我的,我就走了。在路上,想起他们的一些问题,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次面试应该有机会,我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

0 x& c1 |0 F# k9 Z

三天后,C公司的人事通知我,我正式被录用了。

2 @. _7 s( L! n

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凡是如果太认真反而容易放不开,但另一个极端则是太容易得到的就很容易放手,这也印证我在C公司身上。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9-3-30 18:18
标题: 回复: 我的求职经历(待续)

(三)离职面谈

2 d. a1 |' |$ z

C公司工作的九个月里,是我人生很大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心里膨胀的高潮期,这段经历使我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幼稚,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 p3 E( G5 y* l# `

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食品的缘故,我进入C公司后很用心的学,却也害怕学不会,再加上国企的生活太闲逸,滋长了我养尊处优的习惯,来到C公司后的前面一个月,真是辛苦+辛苦+辛苦,每天上十二个小时,一下班回到宿舍洗完澡倒下就睡着了,那段时间差点坚持不下来,也曾想过放弃,但自尊心制止了自己,心想别人能做到的为什么我做不到,我不仅要做到还要做得比别人好!辛苦的日子总会结束的,而我们需要的也仅仅是耐心。随着对现有工作生活的熟悉,我也逐渐进入了现有的角色。

0 x0 g- T( Q5 r- D* _# S6 B

C公司做了四五个月以后,开始有种心里膨胀了,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好,加上C公司的待遇一般,机会也很少,我想如果我能够跳出去,一定可以找到比这更好的工作,这种自信源于对现状的不满,也源于自我的心里膨胀而导致的浮躁心理。

& e F ^# x2 I- x" `

于是我开始留意报纸上的招聘广告,也开始制作自己的简历(这时才开始注意简历的格式了,之前都是手写的),没多久就开始投简历出去了,很快的也有一家公司打电话给我通知我面试,我想这跟我在这家知名的食品公司做不无关系,这就像我们有时很在乎一个人的出身一样,一个知名大学毕业的人也永远比普通大学要吃香。这次的面试很平淡,只是面对面聊聊,并无意向性的,出来后我便知道没戏了,但想到该公司也比较小,待遇也不高,心里也就不当回事。

. D# b$ e' Q$ B0 v

因为想走的念头滋生了,我的工作心态完全发生了变化,以前很认真地态度,现在变得有点吊儿郎当(这种态度在今天看来我真的感到很羞耻),做事情也是半桶水,但同事与领导也没有看出来,但我的工作质量明显是下降了。到了2004年的8月份,我已经下定决心要走了,那时距离我进来也才8个月不到,但这时的我,却信心爆棚,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找到更合适的工作,于是我提交辞职信,但要一个月才能走,这段时间我其实好彷徨,新的工作还没找着,就的工作要丢了,真的有点意气用事?

) L/ @; Z4 y: o2 q% d4 y

因为要走,根据规定,部门负责人找我谈了一次,我到现在仍然还记得他跟我谈话的诚恳,我也很感激他对我的劝留。以下是当时谈话的大概内容(时间久远,仅挑重要内容):

0 f+ x7 u( R! f$ E/ H

负责人:我很感谢你入职以来所作的贡献。你现在找到工作没有?

2 G. e2 W- e+ l( @: x

我:还没有。我也很谢谢领导对我的关心,我在这里也学到很多东西。

@/ F# `0 T' R4 i; [9 }+ R1 ], P

负责人:能不能跟我聊聊你为什么会选择离开?

# s) I, |& E1 e

我:完全是私人原因(不够坦白)。

7 e5 u( @) ^: O

负责人:是不是我们的管理做的不到位?

+ }. q b$ F6 J- w% d

我:不是的,是我个人的原因。

2 V, Z6 C6 [" `6 G5 q+ |

负责人:能不能请你对我提一些建议?

0 r! p6 d1 @( \* `. _4 X: l

我:已经做得很好了,我没有建议。

# s! U/ x& f4 ^4 H; z) X

最后,负责人:你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是不是先留下来,找到工作再说?

" Z/ p" r" U$ u/ ]; a' l

我(心理再一次膨胀):不用了,还是按流程走吧。

) U8 n( n( e" ]6 Z! [

我拒绝了部门领导的好意,这让我没有了退路,也是我不成熟的一种表现,很快的我就要为此付出一些代价。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9-3-30 18:22
标题: 回复:我的求职经历(待续)

(四)也谈期望值

. u' M7 a* H1 b6 t: Q, p; o) q/ Q% S

前两天有一位下属问我,应该怎样看待那些经常性跳槽的人?我说这里面无非就几个原因,一个是这些人期望值过高,或者是已经习惯于跳,再者就是个人原因,最后无非就是运气问题(跳的企业都很差或一跳就倒闭了),但比较多的人是属于第一种,也就是期望值过高。期望值过高这个词我听第一次听到是04年的时候,那时我正准备从C公司跳出来,已经递交了辞职书,我的上司找我谈了一次话,就跟我说到这个期望值的问题,原来我面试时领导们都觉得我的期望值过高,怕我很快会走,但我的上司却极力反对此种看法,他说我们的这种判断标准在很长时间以来已经被证明是不科学的了,因为当时认为会走的人结果却一干几年,而认为不会走的却呆了几个月就走掉了,所以他认为这套判定标准本身就有问题,至于此我才有幸能够跨进食品行业,当然这套判定标准不一定都灵光,但对我的判断却基本还是准确的,因为我只待了8个月。

6 U c8 v; w+ X" X

C公司,因为是台企的缘故,管理方面特别严谨,说到严谨,反面也就是缺乏灵活性,但大企业基本都有此毛病,我当时对公司的一些制度颇有异议,觉得可以做得更人性化一些,也听了不少有关公司高层的一些对待本地员工的一些不人道的行为,更加使我对该企业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应该说,我的个人想法这个时候还是比较理想化的,对企业的一些瑕疵总看不顺眼,加上自我感觉良好,总认为出去发展更好,也才有了只干了8个月就离职的行动,这些其实就是我个人期望值过高的表现。

; s7 H) J. N9 l% l) i/ C

我们总会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判断是非,但是在中国这个社会里,是与非本身就不明确,是含有非,而非里也有是,如果我们用比较理想的角度来看这个社会,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来看一个企业也是一样的。就像我一样,初进C公司,就是觉得大公司应该很人性化,很完美,有了这种理想的潜想法,对公司的一些瑕疵当然就不能接受了,所以在后来有一次我的上司跟我聊到游戏规则时就说游戏规则不一定完美,因为要考到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不是具体某一个人的利益,凡是一件事不可能所有人都满意,正所谓众口难调,所以在我们没有办法改变游戏规则的时候就要适应它,不能适应它,你就是走了也只会被当作淘汰看待。他说得很精辟,虽然那时候我还不是太理解,但若干年后的今天,我已经明白了生存的残酷,并尝试去改善游戏规则而不是去改变它。

% ? p x+ L) U+ J# C

对于很多刚毕业的朋友来说,因为抱着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任何事物都以一种理想状态看待,以至于看到企业的一些阴暗面就觉得我为什么会呆在这种地方,实在是违背自己的理想,所以也就习惯于跳了。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9-3-30 18:22
标题: 回复:我的求职经历(待续)

(五)最难忘的一次面试经历

. o% D% U `% P7 W, K) F$ s

C公司出来后,我投入了新的求职行动里,也更加充分意识到我的自满是我频频失败的唯一原因。但是,就在这一段时间的求职中,也遭遇到了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面试经历。

6 d! ~2 i% s9 @7 a3 l; p4 p

某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某食品公司招人,我急忙传简历过去,这时的我已经知道冲动的代价了,出来近一个月了还没找到工作,现在心已经有点急了,不光是自己急,更害怕面对家人,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要把握,而不再是挑三拣四。简历传过去没多久,这家公司(姑且叫做D吧)的人事就打电话给我,让我第二天930过去面试,我等了很久,机会终于来了。

8 V8 v$ v+ B9 E" I, m; E

第二天我坐公车到达D公司的附近,但一时间我却不知道该怎么走了,看路牌也看不出个所以然,眼看时间就快到了,这时心里有点急啊,但偏偏约急的时候就越有事发生,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来电的是一家非常出名的食品公司,但这时已经没有太多时间跟她聊,且通知我应聘的职位不是我所感兴趣的,所以匆匆问了几句话就结束通话了,这时我还是不知道该怎么进去,附近也没有摩托车,走了一小段路终于看到有一辆摩托车开过来,我急忙拦住他,问他知不知道怎么去那个地方,他说知道,并指给我看,我一听好复杂啊,就问他能不能载我过去?他说他不是载客的,我把我的情况跟他说了,他最终答应了,我高兴极了,他开着车往目的地前进,在车上我想这个人这么好应该给点钱补偿一下他,快到的时候我问他要给他多少钱补偿?他说随便你了,这时已经快到了,我掏出钱包正准备给钱,没想到突然有近五辆警车包围了过来,我一看这场面怎么那么像枪战片里的场景,心里想不妙,但我又没干什么事呀,难道我坐车的那个人有什么?!警车过来后把载我的那个人抓起来了,那个人非常慌张,大声喊着我不是搭客的,你们凭什么抓我?!我这时才知道原来这些警察是来抓搭客的,我急忙跑过去向他们说明情况,但警察根本不听,载我的人已经开始有点歇斯底里了,挣扎着跑过来抓住我的手说你可不能昧着良心说话呀,你可要说实话呀!我说我已经说了,但他们不相信我呀,我又跑过去说明,没想到警察说你可以走了,再不走连你都抓,我很无奈,看到载我的人大声的在嚎着,心里好难受,这时他又冲过来,抓住我的手,警察把他拉开,说你不要威胁证人阿!我看着这一幕,就像电影的放映般,真觉得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但旁边的声音却不像假的。警察又叫我拿出身份证,拍了照就叫我马上离开,我看着载我的人,他完全情绪失控了,但我又有什么办法呢?于是我离开了,到了要应聘的地方,人事问我为什么会迟到,我把刚才的事讲给她听,结果这一次的面试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过去了,但这一次的面试却只是三次中的第一次,因为这里只是人事办公点,还要我到工厂面试。

' ?7 h g4 q( ]

走出D公司,我又走过刚才的地方,这里已经平静了,好象刚才的事没有发生过一样,但我的心情却一刻也不能平静下来,我在想我是不是太懦弱,心里不断的有一个声音在责骂自己。

" Q, Y. g! a0 H& F

以后每逢我经过这个路段,我都会有一种不安,真害怕还会不会碰到他,他会不会大骂我不帮他说清楚呢?!

- h6 B- E* ~9 J1 H

这一次的面试经历虽然已经过去近5年了,但当时的情景却还深刻的留在我的脑海里,我相信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 t5 |& K+ n6 `- o. ~" x$ a* w

这件事的第二天我又到D公司的工厂面试,这次面试相当顺利,那位部门负责人与我之前所在C公司有很大的渊源,所以只是问了一些简单的东西就跟我说他这一关没有问题,让我等通知,说还有最后一关,最后一关是厂长面试。

' l7 f) C: J- N" v- O

经过这两关的面试,再加上第一次面试碰到的事情,我的精神受到很大的损耗,整个人变得很疲倦,在第二天通知我下午去面试的时候,我已经隐隐感觉到此次的不利,但我不想放过任何一次机会,还是挺起精神前去了。

. f: s" t/ V! {' Q3 g

因为D公司是做香精的,我一走进生产车间就闻到很浓郁的香味,虽然香,但我却丝毫不觉得好,这最后的一次面试我竟有如果应聘不上才好的感觉,大概是疲倦加上D公司的这种味道让我产生的错觉吧。

' q5 E% J% K2 Z% n6 Y

D公司的厂长的面谈让我意识到我在职场真的还需要再磨炼,以下是与其交谈的大概内容:

6 Q( m) e2 Y: S* U4 H; _; y! x# {

厂长:你在C公司做过?

2 `7 X: D5 d' z* B! d' p5 w

我:是的,我呆了8个月。

( r! g& x8 v$ }! u6 X$ g$ }# c2 Y

厂长:这家公司不错啊,我们公司的香精也有供给C公司的,你为什么离职?

Z N# p9 b" N

我:C公司虽然不错,但缺乏机会,我想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 o- Z6 z5 s, ~* `3 ^# @% L4 p' a

厂长:我所了解的C公司是非常不错的,工资也挺高的,工作环境也相当优越,而我们公司相对来说就要弱很多。

: N* \* \7 |0 f7 C! q

我:……

; r3 l% y8 p- ]" m) g& C/ D! u' c& @

厂长:你先回去吧,有消息我会让人事通知你的。

1 F, a/ o' O9 e o0 ~! e: W; s6 G" E

以上对话仅为一部分,也是我落选的主要原因。

& I1 ]% M0 l9 d

至此,这次令我非常难忘的面试经历终于结束了,走出D公司,我不仅不会感到失意,相反是一种轻松,大概在我心里,觉得这是对我自己的一种惩罚吧。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9-3-30 18:22
标题: 回复:我的求职经历(待续)

(六)一个很有意思的部门经理

. l9 }% M6 j# X

在去D公司面试后我又接到另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这家公司我们姑且称之为E公司,是一家日用品生产企业,是日本企业。虽然我应聘的职位还是质量管理,但行业来说,算是与食品又有些差异,当时我倒是挺感兴趣的,一方面当然是想趁年轻多见识见识,另一方面是因为还没在日本企业做过,倒是想了解一下日本企业的管理情况。

# j2 k) M) \/ k

E公司坐落在东莞南城区的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其实也不能算偏僻,相对市区的其他地方就是静了一些而已,这家公司就在路边,很好找,我坐着公车到站后一走出来就可以看到了,从外面看,E公司似乎已经经营了很多年了,厂房看上去都比较老了,那时还想怎么日本企业这么早就进入中国了?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家公司是被日本企业收购了的。

! T# T: D* K" H4 Y

在大门登记后我在保安的带领下先到人事处等待,走进厂区我才看到,这家公司并不大,厂里的气息还有点国企的味道,在人事处等待的时候我观察到E公司的办公设施很简陋,是我毕业出来后见过的最简陋的办公楼,人事部的房间很小,但里面却有很多人在办公,且还有财务跟其他部门一起,不知这是国企的风范延续还是日本企业的节约。等了没多久,人事让我填写了相关的表格,填完后就把带到不远处的另一个房间,这个房间靠近生产,应该是生产体系一块的,里面的办公桌也好多,看样子大家的办公条件都还简单,我们进去时要面试我的那个部门负责人还没有回来,人事就让我现在一旁找个凳子坐下来等一下,她自己出去找了,在等的那一会儿,我看到办公室(在一楼,人事也在一楼,那里的楼层很矮,只有两层)人来人往,都是各部门的领导,后来看到一个大家都叫他厂长的进来了,看到我后问了一下,我跟他说我来面试的,他问我要不要喝水并让我不要客气,我觉得这里面的人都挺随和的,突然又有了在国企的那种感觉。

" D3 P7 @+ Y0 y9 b a, d0 d! }' c

在生产体系办公室没坐多久,进来一个戴着眼睛的中年男子,他看到我后问我是不是来面试的?我回答是后他让我坐到他办公桌的旁边,然后问了好些专业上的问题,到了这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我还只是半桶水,他问得好多问题我都答的不太好,那时的手心真的冒虚汗了,大概聊了十五分钟,那位经理也让我回去等通知,直觉告诉我这次面试失败了,但事实上却还有下文,这倒是让我比较意外的。

1 |; R$ J7 X) q7 H- Z

通过这次面试,我找到了我的差距,但这位很专业的品质经理面前,我就像一个小学生般,什么也不懂,但却目空一切,这点至今想来尤其惭愧。

5 U, D+ [$ ]( `+ K+ ~. R- X% ]

知道这次面试砸了也就要另谋出路了,没多久有另一家食品公司(姑且叫F公司吧)通知我去面试,这一次倒是异常想象的顺利,这个过程暂时不讲,没想到我进去F公司没多久,E公司的品质经理打电话给我,说让我再去面试一次,并说原则上是要录用我了,但距离上次面试时间久了一些,还是希望我过去再聊一下,我当然没有拒绝,因为当时虽然找到工作,但对F公司倒不是很满意,也希望有更好的发展,于是我请了一天假从南海(F公司在南海市)跑到东莞,又来到这家看上去很纯朴的公司。

3 U8 ~$ s* _4 O3 v, h

这一次倒算熟门熟路了,也不用到人事那边了,直接就到生产体系办公室了,这一次的面试倒是比较有意思的,以下是我与品质经理的对话的大概内容:

- a1 l& ^1 n% L; O# r

经理:经过上一次的面试,本来以你的条件我们已经不作考虑了,但是你上次的问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觉得你是一个比较灵活的人,所以才想让你再来一次。

% ~" Y1 h6 U( x1 F

我:谢谢!

% L: K6 [: A7 E. I$ F/ ~3 ^

经理:你在我们这边将会做原料检验的工作,主要负责(省略)。

$ ?$ f! {& I, w' e- Z: {3 } F

经理:你熟不熟悉ISO9001

6 D7 T% r4 M6 U! G- n9 w

我:(有点窘,又不好意思说不懂)我了解过一点点。

0 `4 ?& I. X/ `' `! R! A

经理:不懂就不懂,但是到了我们这边后一定要好好学学

# h4 L( R- L" T% b3 o1 f

我:(心里挺感激他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鼓舞)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 Z' K6 M% Y- ?; f. u6 a* L

我:这边的待遇怎样?

?2 Q0 M& z& b0 {1 X- H0 b% i

经理:每个月1200元,不包吃住,上班的工作餐公司包,但住要自己负责。

( _$ T1 w4 w' v

我:这样的工资水平我感觉低了一点。

5 C3 f, ~5 Y8 N

经理:是有点低,但这是公司的规定,我也没办法改变,这样吧,我为了争取一下。

6 I/ y* V6 f0 R8 ?/ Z+ r+ R! r7 D7 r' r

我:能争取多少?

: H; Q' t4 M; d2 l6 l! f, h

经理:最多也就多一百块。

$ ]% O. W6 b) C& I; o8 U

我:(有点失望)哦,那我想问一下,是不是说我过来的事算是确定了?

9 U$ t+ r) t5 v5 i$ |

经理:(思考了一下)可以这么说吧,我到时跟人事说一下就可以了,你回去等通知吧

) U, [/ Y' S2 X* Y

我:好的。

4 W% _0 z! s/ l8 y

E公司走出来,我已经做了决定了,放弃这次机会,虽然说真的我很欣赏这位经理,但公司的环境及待遇给我留下的印象确实不深,但为了谨慎起见,我还是点了电话给我老爸,咨询他的意见,他说尊重我的意见,没隔多久他又打电话给我,说他打电话回老家让我奶奶问神明(我们那边比较习惯这样,有点迷信),结果显示我在东莞发展会比较好,我心里压根就不信这个,所以我也没当回事,最好老爸还是说尊重我的选择,但半年后我到东莞工作至今似乎又验证这个看不上荒谬的结论,只能说这世上有太多的巧合了。

; g4 y' H. q" h

面试过了两天,E公司的品质经理打电话给我,让我过去报到,我很遗憾的对他说因为工资过低的问题我已经决定不过去了,虽然我很希望能到他下面做事,至此,这一段有意思的面试经历终告一段落了。

" N& F% E9 E! P3 m% {& r0 t

(七)我的第四份工作

, w( r+ c! h- M2 {. u* I

在我毕业后所呆过的公司中,F公司给我的印象是最差的,也是最短的,但在哪里工作的三个月里却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新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挥洒青春的笑语。

6 m# M( Z6 Y: y+ s. ~

E公司第一次面试结束后没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家速冻食品公司招人,职位也刚好合适我,我赶快投寄简历过去,没几天便有人事通知我去面试,因为有一个多月在找工作了,对找工作已经开始有些厌倦了,也希望此次面试能够一击即中。

4 u/ d& g& U. z& F& ]

这家公司就是F公司,坐落在南海市,这也是我工作的第四个城市了,公司在工业区里,下车时还要坐摩托车才能够到,四周的环境倒还不错,只是到南海时对南海的整体感觉不是太好,天总是灰色的,空气质量比较差,原来印象中的大都市,在我所经过的一些城镇中却看到比较残旧的楼房,顿时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打了一个折扣。

1 x: h7 e" S+ ~ c2 ]- t: f

我在公司门口下车,看到很漂亮的写字楼和很整洁的厂房,当时的感觉还是不错的,相对于E公司,这里的硬件设施是一流的。在门口登记后我在人事的带领下到写字楼的一个小办公室里,填写了相关的表格就在那里等待了,等了大概十分钟,有一个推门进来了,看上去很年轻,估计不会超过三十岁,看起来也很精神,接下来的面试其实并无悬念,因为大部分时间是他在讲我在听,他讲得很有激情,我当时想这个人难怪会这么年轻就这么成功(当时以为是部门经理),不光口才厉害,说的话还很有感染力,他聊到公司的发展时,给你的感觉就是你在这里发展肯定有很大的空间,所以我没费什么心思,这份工作就这样定下来了,虽然当场没确定,但我走出那间办公室时我已经知道我的工作有着落了。

5 s8 O/ u b5 Q' a/ D) R( w

第二天F公司就打电话给我,通知我第二天到指定地点体检,这一个多月的担心终于有结果了,我马上打电话给家人,告知他们我找到工作了。

) C2 d2 q! m/ N, `( J/ e$ H

第二天的体检又闹了一个闹剧,本来约好上午体检的,但因为莫名的原因又改为下午,我只好先到外面逛逛打发时间,也想趁此机会浏览一下周围的景色,于是我提着一个包徒步在这座城镇的繁华地带瞎逛着,走了一段路后我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住我,我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警察,我有点莫名其妙,警察开着车开到我的前方让我停下来,然后盘问我要去哪里,来干什么?我实话实说,然后警察要求我打开我的包,打开后又问我包里的钥匙是怎么回事?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他把我是来这里顺手牵羊的,我做了解释后他也就不再怀疑了,但我还是头一回被人这样怀疑,心里真不是滋味,虽然欣赏这个城镇警察做事的谨慎,但也不禁问自己,我象贼吗?!

2 z4 ^! Y; c( R& U. H0 S2 U3 |

我很顺利地进了F公司,因为是新人,也必定有一段时间是比较辛苦的,但在F公司的这段新人经历却是最难受的,我被安排在部门办公室看文件,办公室里都是领导,房间里有一张桌子,我就在这张桌子上看文件,整个公司的几百份文件都在资料柜里,就我一个人坐在那里看,跟领导也不熟,也没人过来跟你打个招呼聊聊,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受,我一共在办公室看了三天的文件,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这种拘束和枯燥的日子我真希望早点结束。三天后有一位岗位刚好缺人,我被安排到这个岗位上临时顶替一下,这个岗位又是我之前没有从事过的,但对我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我很感谢这种安排,几年后这段经历被充分的应用到我现在的工作上。

8 h( P. \" ]8 F4 T* ?

我入职的时候是住在跟老员工一起的房间里,大家彼此都很少说话,过了两天后又把我安排到另一间房里,房间只有我一个人,这时我倒是享受到经理级待遇了,但没多久,又有新员工进来了,很快的,我们的六人小窝就住满了,来的都是新人,因为大家都是新人,聊得的特别来,在我待在那里的三个月,我们的这个小天地整天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职业经历,也是F公司至今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 y9 z( U" y4 v+ @* m8 d' G3 j$ R

没进去F公司前对公司的情况也不太了解,进去后才知道这里的情况一塌糊涂,我们都是上六天班的(南海很多企业如是),工资基本上都是拖三个月才发的,加了班也要给你打个折扣,劳动合同也是拖着不签,对于这些情况从别的同事那里逐渐了解到后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这次应聘选择是否正确了,后来E公司通知我去面试我之所以还去看看就是因为对这里的情况了解后想离开的结果,谁知那边的工资待遇也不高。F公司的人员流动非常大,有人做过一项统计,说2003年进去1200人,跑了1300人,很多部门的架构还很不齐全,就我所在的部门也是缺几个人,而且公司开厂才一年,我们部门的人却基本换了一遍,部门的架构是三十人,一般也就是256人,第一个人的厂牌编号是001,隔了一年到我来时,我的编号已是050了,在我之后又来了56个人,也就是说在一年时间里,我们部门的人整整换了一遍,这就是F公司人员流动的现状,相对其他部门来说我们部门还算稳定,流动最大的是生产部,这也是为什么工资要拖三个月发的缘故了,生产部的员工多为女孩子,车间的工作又比较辛苦,所以很多干没多久就想离职,但车间都不会马上批的,就说现在没人,等招到人再说,最后都逼得很多人不要几个月工资自离了,由此也有很多生产部员工展开了跟公司斗智斗勇的活动,我在的时候就见过有一个女孩要离职,说是家里有事要回去,但车间不放,这位女孩就跑到顶楼扬言要跳下去,公司领导来了急忙劝阻,最后也把工资发给她才能劝她下来,据说采取这么极端的措施的还不乏其人,可能有人说怎么不申请劳动仲裁?其实这里面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这些员工普遍素质都不高(对我们公司倒是没强挽留),二是在当地这种情况属于司空见惯,大部分企业都这么干,ZF可能也不太管,所以这些员工也就只好采取比较极端的做法了。这也是我觉得在这样的企业做没有前途的原因,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对于员工的诚信都做不到那还能有什么前景?!

/ Y! S! ]$ K! g, ^

元旦晚会。F公司每年底都会组织相关部门搞晚会,我们部门也会派人参加,在那一年我们有两个节目,而我因为阴差阳错被选去演相声(这可不是我的强项),所以元旦前的那段时间我们几乎天天训练,到演出的那一天,我才知道天外有天,当天的节目真的很不错,很多同事的表演非常专业,我们的表演只能说是本色表演,因为演完后有一个评选,我们连个安慰奖都没有,看着其他人的演出,我才知道为什么公司这么重视,而我们也几乎天天排练,这种素质的演出确实需要土壤和时间来培养的。

! @3 |( |1 {$ ?* x

过了元旦,有一天面试我的领导(经理助理,二把手)找我谈话,跟我聊了很多关于个人发展的话题,也暗示我在这里做有机会,最后问及我的职业规划时,我坦白的跟他说我希望可以从事销售的工作(这确实是我当时的想法),然后我很坦诚地说,本来我想过几天才提出辞职,但既然你问到了,那么我今天就先跟你说,当时他的反应还是有些意外,不过作为专业人士他还是尊重我的选择,于是我在2005年的18正式离职,那一天还有另外一位同部门的同事离职,我们一起走出公司,来送我们的同事也有好几个,都帮忙拿着行李,在走出门口时,我们看到老板从我们身边经过,他好像很诧异,原来他以为这些人都是离职的,后面看到他问保安才知道其他人都是送的才走进去。

) U% k6 B5 a( c! L# f- ~6 o# z3 O

F公司的时间还不足三个月,但这段时间却是我人生当中一段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认识的很多同事都非常的好,大家每晚都能够以一种自然的心态相互调侃,彼此之间没有猜忌,我们的日子过得很惬意。

+ y# t! d$ R& B v$ u* c+ A: X! t

一个小插曲。

! f8 Z0 {0 M2 }' @

F公司期间,我投过一些简历,有一家公司通知我去面试,而这一家竟是我一直比较仰慕的,因为我在01年的时候就想进去这家公司,可惜当时投了简历却音讯全无,这家公司是国内非常有名的日化品公司,我们姑且称之为G公司吧,我一直觉得这么大的公司待遇应该会很不错,所以当其人事通知我去面试时我真的很高兴,以为这次的机会来了,于是我在进去F公司没多久就又请假了,在约定的日期到达G公司面试,G公司在广州番禺,我事先了解了相关路线,所以到达G公司所在的城镇时时间还算早,但却不知道在那里,因为时间还早也就先在这个镇里逛逛,看看能不能徒步找到G公司,也可以趁机了解一下这个可能是我的下一份工作的地方,这个镇看起来相对要偏僻些,硬件设施也还比较简陋,我走了很多地方,也还没有找到G公司,后来在一条路上看到一排厂房,感觉应该是G公司,绕了较长的路到厂房的前面终于看到公司的名称,正是G公司。

/ L$ |" j: _2 q, Q3 t

也是一样的入门登记手续,唯一不同的是在这里还要交20元临时厂牌费(出来会还给你),进去公司写字楼后,感觉写字楼像商业中心,很气派,心想能在这里工作真不错。人事把我领到一个办公室,先跟我聊了一下,向我了解我的情况,后来把我带到部门负责人的办公室里,这位负责人看起来稍胖,但人感觉很随和,先跟我聊了一会,我也问了一些信息,这时我才知道这里的待遇原来也是很一般,与想象有很大距离,后来部门负责人让我先做一份试卷,然后又让我去实操(做检验工作),这还是第一次参加实操的面试,虽然对我来说,难度不大,但因为听了这位负责人的话,我的心已经开始凉了,但想着既然来了就不要浪费面试的机会,也就认真对待了,这两项完成后我就出来了,从人事那里了解到这里的一些情况,也流露了我对这些条件不是太满意,可能是我无意间表露这种失望的情绪吧,人事在后来的交谈中已经有点冷淡了,最后还是那句:回去等通知吧。

2 Y5 h, [* K9 L# c7 u' N3 C

   G公司的这段面试经历告诉我,我们经常看到的大企业的待遇未必理想,因为大,所以可能会更注重成本,员工的待遇反而不高。


作者: 水觅·清知    时间: 2009-3-31 13:03
标题: 回复:我的求职经历(待续)
霸占坑,下了我一跳。。原来是这样的,观火兄真有心。。+ F! v! p; f9 |4 L& d6 a- t5 { 学习了。
作者: 我爱遥遥    时间: 2009-3-31 17:00
标题: 回复 1F 隔岸观火 的帖子
呵呵 真不错
作者: 阳光婧婧    时间: 2009-3-31 17:45
标题: 回复:我的求职经历(待续)
期待下文~
作者: 焕然    时间: 2009-4-1 15:41
标题: 回复:我的求职经历(2009-03-31更新两篇)
81年的都工作十年了?:O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9-4-1 18:58
标题: 回复: 我的求职经历(2009-03-31更新两篇)

[quote] 原帖由 焕然 于 2009-4-1 15:41:00 发表
81年的都工作十年了?:O  [/quote]

2 Z& X3 q+ l0 ^3 g

呵呵,还有一年半就十年了。时间也过得真快。


作者: 隔岸观火    时间: 2009-4-3 18:32
标题: 回复: 我的求职经历(2009-04-02更新两篇)

(八)一次奇怪的面试

$ F/ ?4 u/ ]& T! \& i B

离开G公司也还不仅仅是公司本身的问题,还有我的家庭问题,当时母亲身体不适,我也刚好借这个机会辞职出来陪母亲到医院看病,也直到过完年才开始找工作,那是找工作的手段只要有两个,一个是买报纸,二是在网上找招聘信息,还从没有到招聘现场去面试,过完年后的企业招工相对要多一些,这与员工在拿了年终奖金另谋高就不无关系,所以我当时也是想等过年再找可能会顺利些。

- F& d" W, ^+ l: M

一个契机。

9 O8 ?# k; b/ u- h# d: @5 w2 v& N

投了简历后没多久,我接到一个通知面试的电话,这一家公司在中山小榄,也是食品公司,虽然中山离广州相对远些,但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工作的我还是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于是我从广州坐了2个多小时的车到达小榄去参加这次面试,中山小榄给我的第一印象还不错,工业发展速度很快,虽然还不是很发达,但相对于之前在南海的那家公司,这里的环境好了很多,也比较繁华。我从车站坐摩托车到要面试的公司(姑且叫H公司吧)大概花了5分钟,在H公司人事通知我所说的地址下车,但我看到公司的名称却是另一家非常出名的食品公司,不是H公司,我走到保安岗亭,询问了一下,保安告诉我就是这里了,并用手指了一个地方,我顺着看过去就是一个小角落,在办完登记手续后我走向那个小角落,走进时看到一些人在里面走动忙碌,也看到有一些人也是来面试的,我过去询问了一下,相关人也是给我一份表格填写相关信息,填完后还要等待一会,因为有人在面试,那里只有一个房间,面试都是在一起,条件比较简陋,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这可能是家新公司,没多久就轮到我了,面试我的人是一个很年轻的人,他看了我的简历,当看到我在C公司做过时他说:你也在C公司做过阿,你什么时候进去的?我回答后,他说我也在C公司呆了一段时间,没想到这么巧啊,我们聊起C公司的一些事,聊得都非常愉快。我当时也是很高兴,虽然我去C公司时他已经走了,但大家毕竟都算同门阿,心想这次应该没问题了,确实如此,他简单的问了我一些情况就跟我说,这是一家新公司,现在急需各种人才,如果你过来,我们将会让你承担更多的责任,现在这边的很多东西还没有规范起来,你过来就可以做这些。这样一些话已明显的告诉我,这次面试我又搞定了,而且从他所说的意思是我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问了待遇也觉得还不错,所以我当时是已决定在这里干的,那位同门师兄最后也跟我说,应该基本算确定了,你回去等通知就可以了。

0 l8 Y, t/ C3 C. y6 j" [. e. B0 O

走出H公司,因为时间还早,所以我决定马上到车站坐车回广州,回家吃中午饭,正当我要买票的时候,同门师兄打电话过来,说他们副总想见见我,让我过去一下,我一听当然是又坐车回去了,到了公司门口,却看到公司的门一关了,问了保安,才知他们吃饭去了,我也只好现在外面闲逛一圈,也可以顺便熟悉一下环境,因为当时经济已是比较紧张,又找不到便宜的饭店,我只好到士多店买了个小面包吃,在外面又逛了一会,大概在下午1点左右我回到H公司门口,一看门还是没开,我跟门口保安说了我的来意,便到里面去等,因为门没开,我只好站在门的外面,那时天还很冷,风吹得很猛,我在那里一边渡着步一边等,到了一点半,我打了个电话给同门师兄,他说快回来了,让我等一下,于是我从一点钟等到二点半还不见人来,而我开始有点受不了,就在这时我接到另一个通知我面试的电话,这一个电话有点像峰回路转般,把我从这个窘境拉出来,这家通知我面试的公司就是我现在所在的公司,有了这样一条后路(我当时也不知怎么会认为我会有信心在后来的应聘中成功,大概是第六感吧),我做出了决定,我打电话给同门师兄,我跟他说我刚才已经买了3点的车票,现在还没见到他们来,我说要不下次再来吧。他说好吧。我马上赶到车站,买了车票,回了广州。

. U7 D7 \+ j' ?: K$ ]

这次的经历实在出乎我意料,也是一次蛮怪异的面试经历。

2 [3 ~7 O. p; y( `" R

我放弃了H公司,在几天后我到现在公司面试,轻松过关,然后进来工作至今。这倒应了我奶奶所说的我在东莞工作比较好的预言,因为我现在的公司就在东莞。呵呵。

8 d( }: ~5 @0 [: f8 n( f+ U7 r3 ~

以上经历纯属个人经历,也是个人看法,难免有失偏颇,对于过程中出现的人物所作的评价如有偏差,敬请见谅。

6 y. P2 }" `5 Z+ _$ e8 w( b

 

7 e8 R8 l1 _4 u: [1 C. c

 

' t6 O# W. z% b& f

后记:原来以为写个几千字可以写完的,结果却花了一周的时间写了近一万五千字,有点啰嗦了,此篇文章也无意彰显自己的什么东西,只是自己求职经历的一个总结,也不期望给大家带来些什么样好处,所以,也非常感谢曾经关注过此篇文字的朋友们。

+ @8 @/ d8 |6 F- `7 c: p j l

对于职业选择,我想每个人的看法都不同,这也是无所谓对与错的,对我而言,我从没有后悔从那家企业跳槽,因为我的这些经历对于我现在的工作是一个基础,尽管我浪费了一些时间,但我总算知道我要的是什么,所以对于稳定与多积累经验待过几家企业不同的说法而言,就看自身的选择如何,当然,也有一些人是迫于无奈而不得不频繁跳槽。

1 V7 O5 Y( o: }5 @5 s* a

在前段时间与我最后的同学聊天的时候,他说他要买房子了,而我还是家徒四壁,两袖空空,他是与我一起进AB公司的,他现在也已是一个部门负责人,而我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主管,但他说他羡慕我,因为我有勇气从国企跳出来,也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这大概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别人的不同结果吧。

! K" G+ @) [. T; ~7 \5 H% U1 p

仅以此文献给曾经在我求职路上帮过我和拒绝过我的人,是你们给了我成长的机会。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