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职业丑人” / f7 T4 v0 f) d2 A3 e9 A: i
HR Liz没有想到,“兔死狗烹”的古老典故会在她身上上演——在协助公司裁掉了100多名员工后,她自己也收到了解聘通知 , Y' Y5 d6 N- I& J
HR们的痛苦,自然有体恤部属或精于算计的老板看在眼里,于是,一个新职业在危机中兴起——一些“职业替身”,专门被一些大公司雇佣来代替HR做“丑人”。这种“职业替身”被空降到公司里,出面操刀裁员,事成之后,再被公司“开”掉以平“民愤”,领一笔不菲的报酬走人 9 ]" K$ e$ t8 N8 @
“职业替身”被用于处理一些比较敏感和棘手的裁员行动,如大规模的裁员、涉及企业中高层人事和内部架构变动的裁员等。这样的裁员机构对外一般以“项目组”、“战略改革委员会”之类的名头出现
" ]7 l( d4 i3 j. N* t( K) F0 L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丽 上海报道 " K9 P6 F- Y# E
Liz没有想到,“兔死狗烹”的古老典故会在她身上上演——在协助公司裁掉了100多名员工后,她自己也收到了解聘通知。
1 Z9 I0 K) b' f
1 w" k3 x. s ?( D2 \+ n. l9 ~2 QLiz原是上海一家韩资网游公司的HR(人力资源专员)。网游本属于反经济周期产业,但不幸,公司没能把握好机会,老的游戏生命力下滑,新的游戏还没有出来,导致公司盈利下滑20%。结果,300多人的公司要裁掉100多人她没有直接操刀裁员名单的拟订,她所做的是把每个员工的工资单据、法律事务文件等资料进行汇总,提交给HR经理,为裁员准备“弹药”。 ' K( p* A, F! z2 ^/ M, \8 C
/ w! p3 L: d+ j% n- N7 v- q
直到宣布裁员当天,名单都还保密,只有副总和HR经理知道。那天上午,每个人都预感到有事情要发生,大家都坐在格子里等电话,接到电话的人会被叫进小会议室,与HR聊上大概10分钟。 8 B: u" Q5 Y. E; A7 b' W
" k' h% U. t' G
10分钟后,一些人开始收拾自己的电脑,一些人的登录密码已经失灵,一些人抱着纸箱出门。
6 u0 d, d# R5 O c- O# `$ `& R* Q- k& @! T
第一批中弹的是试用期员工和合同到期员工,约有三四十人,分别是半个月薪水和N+1的补偿方式。
X5 K2 m$ O8 l# l5 ?
# x9 X7 ?1 F% [2 K3 P3 l数月后,最后一批被“处理”掉的,是公司原有的8个HR中的4个,包括Liz。“只花了2天时间,没有安抚,活儿干得干净利落。” Liz评价自己那几位幸存的同事干得很“专业”。 * y/ c3 j# ?, ^+ k9 x) H) |9 A2 [
0 |: g+ r+ k! t6 a' G% m; q9 v* t
“大规模裁员后,自然不再需要这么多的人力资源专员。”Liz没有像许多被裁的女同事那样当场哭起来,她很早就明白自己的命运在所难免。 1 J) ~( m/ \1 B9 ^$ d, I
3 ]+ l* `/ q4 s1 F“一切皆有可能,也许明天被炒掉的就是我。”临别时,HR经理握着她的手苦笑说。 * G) I2 W8 F6 }4 H' t3 i: t+ u7 q6 _
& v3 a, h, m$ S2 i+ u$ c6 f萧条之年,那些在一线直接操作裁员和减薪计划的HR们,每天都有无数的悲欢离合在上演。在这个不少人朝不保夕的年份,他们似乎手握生杀大权,却往往连自己也无法主宰。 3 M+ A. u0 X/ g: v7 C; r# @, i
% X& q, a3 v3 w9 e( g, T或许,危机会促使他们为自己,也为公司的未来做更深远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