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7-3
- 注册时间
- 2009-4-22
- 威望
- 50
- 金钱
- 475
- 贡献
- 116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64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39
- 主题
- 33
- 精华
- 0
- 好友
- 0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9-4-22
- 最后登录
- 2014-7-3
- 积分
- 641
- 精华
- 0
- 主题
- 33
- 帖子
- 339
|
4 u6 n! L: O! d/ L* m
$ `6 E5 Y% \1 x2 U: m: D
/ q# }( C# C: K( t
( `8 [6 T: ]/ i
2 z1 @; B* ?5 t
& r- X8 F* x8 N) H* A1 ]/ t0 n- f
9 Y0 X- w' |7 x0 o$ b小人物的疑惑:体系上的差距还是观念上的落伍? | 0 T' a. ^- X- I' Z% N
! W8 R) X2 {6 m# L2 X6 u前言:每一次的会议,老板像牧师一样为我们洗涤着“灵魂”,但为何他管理的A公司、B公司在某些相同事情的处理上会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究竟是体系上的差距还是观念上的落伍,小人物无法断言.只能将在B公司协助生产的5个小时和在A公司的6个小时作一下对比.故此,希望借用大家宝贵的时间看完我这篇“不成文的杂述”. | 7 M5 t9 ^# z; `. N
* D0 a7 d; I/ T; Z8 t( E$ S. |B公司现场(时间:某日中午11:00点至17:45点) |
& @2 v$ }( I: D | 8 B) B4 I+ m- L( I; E. T" F
A公司车间(时间:某日日中午10:00点~16:30点) | 5 b$ M4 T6 b! y* m) j8 t
- x* C e/ M7 F! |9 y5 d分工介绍: | % J4 w3 R8 o4 S( @. p
| ' n( }: T; O. b" H- i6 i
分工介绍: |
) J! K$ ]% f6 T; ]+ N4 c, G, M- h) d8 P \% [, i
前道:生产线员工外观全检/中道:办公室职员尺寸全检/后道:主管尺寸全检 | 8 K% o* k8 K! r/ c$ R6 a
| 4 d( q2 L* N8 q" d# p
前道:办公室职员/中道:办公室/后道:一线员工 |
# D7 K$ H* D) F' J# @0 n. }- I, a/ h
对比一 | 9 _' P- S% v$ `7 Z( S
| ) S( I8 e9 X3 l
对比一 |
; P8 o5 _, M) T9 A& m
$ F$ n% L3 n7 a e5 Y; [' j中道进行产品尺寸检查时,发现前道流入中道的外观不良,中道一一退回前道,前道一一丢进报废品盒中。身旁的主管认真的做着后道的”本职工作“,“退”与“丢”的作业,只是前道与中道的行为交涉。 | 9 J- f. u5 u. c& d
| # m, y, b( l1 D+ ]/ V
中道把产品给后道,后道员工认为前道加工属不良,后道与中道刚停下手中的活不到1分钟,Z主管已经放下手中的工作上来确认“异常”并在第一时间亲自对前道进行再训指导工作。并逐一验证培训效果。 | , O4 S( a1 b" q+ h: ?0 C6 T0 R
1 H7 f9 k9 E Y& v/ P对比二 | 8 @$ D9 }( U+ B: H' D; h) j- K
| x( c9 H4 }9 X6 D" C% Z
对比二 | 7 c* u7 o7 H7 d$ F: l. X
$ R0 P# T# R) N ]% Z中午,老板至K19现场,要求J主管对每道工序建立起可追溯性的管控措施,2个小时后的同一地点,品质经理Y居然拷贝了老板中午的话,中道听完Y 的话后不由感叹道,“J已经知道了,中午老板已经说过了。”话音未落,J主管满口无法操作的理由夺口而出,嗓门之大、理由之多俨然一受害者,估计这怨气比窦娥还冤。Y拖着疲惫的身影走了,显得无奈与无助。事后了解到为这事Y已经不下三次和J交涉,且还传授J操作的方法。 |
% m. W4 q1 p& ?1 z) A* b4 K |
5 r5 [: H/ K( m) S! ^6 n半成品在得到返修后建立了标识顺利流入下道工序,返修品与其他的半成品进行了隔离,又对下工序的员工作了说明,希望他们在加工过程中对此批产品重点关注。叹!因为这些行为均是员工的自发行为。 | ; J& q3 i3 Y, C+ S) _$ k& [' ?3 r- s
# |0 m7 r2 M f/ u
对比三 | % u& U9 ^$ D- Z U
| ; [- r5 J. X R9 @" c0 R
对比三 |
! h1 y1 b) u( }7 P" W6 {. H5 L6 J: p: j' u- E3 I! Q4 R9 e: v
中道接到指示,要求每天派3名办公室人员协助生产(包括周六、周日两天),中道四处电话要人结果不巧的是这个礼拜大家都有事.但据当日从现场返回的同仁称:“周五生产线已经在生产周六的量且周六、周日的人员早已部署妥当”。 | ( u7 x. Y9 F" _
| 5 Q9 s- c/ i2 y% n! e. i8 A
员工的速度让中道看了眼花。从此,中道明白“绣花工”与“码头搬运工”的区别,明白“中国邮政”与“联邦快递”的区别,“速度好快!”“没办法,周六、周一要出货”。“出货?这样的话双休日要加班的唠?”“不加,我们已经有一年不加班了!”。 | ' e3 F. k2 b" O+ J" A7 P2 x
\2 m0 @0 ?* \9 J i9 x9 y* c$ j
对比四 |
+ x9 ?; {5 ?) ~, J, E' Y! l% A |
- F& R4 E: j% P! B' l9 e6 _( h对比四 |
8 x, i9 b) J7 [; a
4 U3 V3 h2 d6 C) s中道觉得口渴,问身旁的员工在那里有一次性杯子可供使用,得到的结果是“微笑”与“摇头”。 | ( R! D1 c" }& s: v5 s
|
: {. K7 J1 J! B3 G1 y中道又觉得口渴了,身旁的员工提醒中道,“在茶桶旁有一次性杯子,这是我们主管从家里拿出来的,大家可以随便用。 |
4 K( Y$ r" M- Y8 K% f" }# l* }2 z0 Y0 O1 ^7 x1 Q
对比五 |
. {; m$ q9 ^. R" s0 D6 Y: l | - Q! p% j% ^+ H' x& }! Q9 p
对比五 | S' }8 X, {, Q; i0 v# O
6 I1 t4 f8 |: N I" sQ提着新鲜出炉的产品在计划的安排下将产品放入流水线,前道是K品,后道是N品,中道要求建立标识区别作业,同为管理者的M答复:“我们这么忙哪有时间建标识,再说K品又不是经常有。”此时,流水线上开始有一种“悦耳”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是K品的”“这不是N品的”,突然声音没了,“是”和“非”开始混淆了,也许返工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唯一法宝”。5个小时不下3次返工,为这样和那样的意外忙碌着。“快点要出货,东西还要送到**厂”,中道离开现场时近18:00,提着马甲袋装产品的Q在接到指示后出发了,中道疑惑:这些马甲袋里的“东东”是否有经过仓库呢?(疑惑被解,仓管员L的脸上有个大大的问号,这帐咋做?幸亏,M在一旁“指导”L:“没关系的,东西没入库但入库单都在。”) | ; m7 O9 V; E+ a0 C* A
| 5 k* n4 X |) C
外协单位送货的来了,可是仓库管理员不知所踪。员工很气愤地对主管说“出货这么急,我知道部品放在仓库哪个位置,要不然我自己去取。”平时的主管显得弱不禁风,但听到属下的这番话时真的“牛气冲天”,一边用非常严厉的口吻指责员工,一边又拨通了仓库主管的电话。结果,员工没有机会擅自到仓库取部品,但她的焦虑由她主管的一个电话解决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