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9-26
- 注册时间
- 2009-4-19
- 威望
- 0
- 金钱
- 6
- 贡献
- 1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3
- 主题
- 14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9-4-19
- 最后登录
- 2009-9-26
- 积分
- 7
- 精华
- 0
- 主题
- 14
- 帖子
- 43
|
* P- X, f* s: ~+ R T3 i
% h: j+ f3 V$ A; {+ g- z1 y; W0 M& g1 s6 p) p, X/ z
6 w% d0 u# i% M5 ?. a
( w2 b1 L4 u; j ) l# c2 }+ q; g4 }7 o( }- }
+ S. e: D: g! w3 d$ S6 q, T
文/落蓝烟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流传千古的壮志名言,道出了千万人的心声,为千万人所歌颂。它一直以来都鞭策着国人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然而,纵观这社会,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呢?不说别的,单单看那大街上遍街乞讨的乞丐,他们真的全是到了不能自力更生的地步吗?当然不是,他们只是为贫贱折了腰,却因惰性而宁愿卑躬屈膝下跪去求得行人的那几毛钱、几块钱的怜悯,至此丢掉了自己做人的尊严。
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乞丐,其实是平民百姓中的富翁。起初,我不以为然。但现在,我相信这句话确有几分道理可言。
就在不久前,看到这样一个“乞丐”:一个大约三十岁的女子,低着头跪在地上。前面摆着一张结婚证书、一张简述行乞理由的纸。说什么丈夫是一名警察,不幸因公殉职,自己流落于此,身无分文,只求各位行行好能帮她集得路费回家。再看看那“乞丐”的穿着,丝毫不比自己差。这样的情景,自己还真没有啥同情之感。且不说这事情是否属实,就算是真的,一个三十岁的轻年女子,有手有脚,健健康康的,应该是可以找个工作自力更生的,只要自己肯吃苦,还怕挣不到路费!
有这样一个地方--乞丐村,顾名思义,也就是一个几乎全村人都靠到大城市行乞过日子的村子。在那里,乞讨俨然成为了一种风气。孩子们从小不上学,跟着大人去下跪要钱,文化,这两个字至此与他们无缘。而他们也觉得那两字根本不值钱,还不如去要几个钱实在。在那里没有人会拿这片古老土地上传统文化的积淀来说事,没有人能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之类的典故,也没有人把讨要生活和“不劳而获可耻”联系起来。他们只会为自己今天多要到钱而感到自豪。
据我所知,甘肃就有这样一个乞丐村,那里的村民就是以乞讨为生的。在小寨村,“讨钱回来”的人们喜欢谈论城里人如何有钱以及钱如何好要,却不思进取。他们只会抱怨着命运的不公平.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着,直到后来,村子里出了个“叛徒”,那就是这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李玉平,他呼吁乡亲们不要再下跪行乞,呼吁知识改变命运、让孩子们去念书。但起初,“乞丐思想”深入心底的村民毫不理会他,依旧当着乞丐下着跪要着钱。他们的思想令人涕笑皆非。但李玉平没放弃,通过他的苦口婆心的劝说和各方面的努力,终于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小寨村人的羞耻感,小寨人开始觉醒了 。
这种种现象,本不应该有但现在却如此之多。那些“乞丐们”,你们可知道,从你们下跪的那刻起,就廉价地把自己的尊严贱卖掉了。都说男儿膝下有黄金,人人亦如此。我想说,为了那区区几块钱,下跪抛弃尊严真的值吗?
那些“乞丐们”,你们可知道,从你们昧着良心接受别人的善意和同情时,也在一点点消磨着他们的爱心和信任。我想现在很多人都会这样,在大街上看到那么些乞丐,却不知道哪些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哪些是在骗人的。心里踌躇着,担心着被骗,也就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而不了了之了。
那些“乞丐们”,你们可知道,你们的行为已经在败坏社会风气了。自食其力,艰苦创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辈辈代代传下来的训勉。但你们的行为却恰好与之背道而驰,你们想把那些好的社会风气置于何地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