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410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星资料] 中国式并购何时才能学会外国式并购的"不折腾"

[复制链接]

29

主题

4

听众

6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6-16
最后登录
2009-6-17
积分
65
精华
0
主题
29
帖子
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30 10:01: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杨元庆很失望,也许也在自责。 利润下滑78%,这是联想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以来最差的一份财报,联想财年第二季度的业绩报告会上,他用“失望”一词描述了当时的心情,这份业绩让身为董事长的他很不爽。, m5 I3 {) E$ g4 z2 \ 8 O3 ]! t- ]/ T7 h- V   新年伊始,杨元庆在去年传出的下课传闻,终于得以证实,杨元庆不在担任联想董事局主席,改任CEO。 1 m+ x6 _, _9 N9 C4 H 7 e E' l0 ]1 d8 G联想式危机,可以说是中国式企业并购神话的破灭。 / i: N& R2 H1 t* ^, J4 {, X6 g C0 _6 x6 L1 q( J* A& ]    于是,业内人士纷纷发出疑虑,有的指是因为经济危机,导致全球PC的需求日益疲软,造成联想业绩下滑。但更多的应该是从源头来进行分析,因为联想的遭遇跟很多渴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一样,从蹒跚学步到成为可以跳舞的大象,是否总要一波三折。看看当年TCL的国际化进程何尝不是如此! 1 L! C# A; l* p% \% S5 w ; @' g; Q2 Q1 C' r8 `' v2 \   “中国式并购”的软肋 4 U8 E, \0 T$ } i5 I7 D) i* Z ^+ A% p" k    中国企业走向国际,海外并购是主流;而在海外企业并购中,又有非常明显的中国特色。例如并购企业要大而全,要品牌知名度高,也许是中国企业或者中国企业家虚荣心高,总想做点轰轰烈烈的事情,证明给国人看看。或者是带着某种政治目的,为的是让政府、让国人知晓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而这两种现象,往往就偏离了企业是以赢利为核心的经营实质,最终造成了中国式并购,老是折腾来折腾去,最后是亏了银子,却留下一段重复的话:“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的经验教训,对中国企业走向国际会有很大帮助。”但是这种代价是否太大呢? . Y5 ]5 l. V$ D& |" }. e( v2 D 6 ?9 ^) A4 C) i6 V4 J   回顾当年TCL并购汤姆逊的过程。在李东生看来,汤姆逊显然是一个再理想不过的合作伙伴——有品牌、有生产线、有研发能力,它在北美和欧洲的产业结构很好,与TCL正好形成互补,百年汤姆逊在技术方面也有比较好的积累,它是全球拥有彩电技术专利最多的公司,在全球专利数量上仅次于IBM,每年专利费就坐收4亿欧元等等。 }3 d" q+ c3 B7 b3 c2 N; Y ; ?9 S$ `. G# o, J 但是这么多的优势,为什么要卖呢?难道原因就只有汤姆逊正在试图转型,退出家电制造领域吗?谁都知道有钱赚得活,拼了命都有人干。为什么汤姆逊还要卖呢?其真正的原因,是汤姆逊的彩电业务已经连续多年亏损,2003年的亏损总额高达17.32亿元人民币。所以TCL并购后,原本手握一年净利润7个亿的TCL,却不得不背上了汤姆逊高达17亿元亏损的重负,最终造成“消化不良”,甚至差点拖垮了母公司! % C0 S& H$ o& j9 l+ `& B& o( Y: @. o% M- a. N' z' Y- P* J    现今联想并购的IBM的PC业务也一样。当出现众多问题时,剥开了当年并购所穿上的“皇帝的新装”,联想高管就来了个不得不承认:“并购IBM的 PC业务,联想冒了很大风险。”而这种所冒得风险,牺牲的又是大把大把的白花花银子。% {5 ~# W b! y6 d* B, O

29

主题

4

听众

6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9-6-16
最后登录
2009-6-17
积分
65
精华
0
主题
29
帖子
62
沙发
发表于 2009-6-30 10:0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中国式并购何时才能学会外国式并购的"不折腾&qu

“外国式并购”的特点 3 N8 ~) I) g6 Z: g% D: \; G: L3 Z3 N* J+ N1 U0 ~5 X3 y    相比较中国式的企业并购,外资品牌并购的经验,也许能给予参考。例如法国SEB并购苏泊尔,就是一个给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好案例。 & I9 y% M+ L9 {2 y ! t' V1 }: A; o# A0 }   苏泊尔(002032),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7893.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46%;实现主营业务利润55,666.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82%;实现利润总额14881.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39%;实现净利润10221.04万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7.64%。% t, Q4 b$ m( {. U+ \ / l, t! j0 W: P6 |# f7 N6 |    法国SEB集团始创于1857年,是目前世界炊具与小家电领域的知名企业,旗下拥有炊具、厨房电器、食品饮料加工、个人护理和家居电器等五大类、十多个世界著名品牌,雇员人数15000多名,年营业收入超过24亿欧元,产品行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美洲及其他许多地区享有盛誉。/ I% @1 J/ A" t( u+ O& Y , U- \5 h5 R/ }9 \3 r   为此,只要将苏泊尔年报与法国SEB简介细看一下,就可以得出外资品牌在并购的以下结论。一是肯定不会出现中国式企业并购的“蛇吞象”现象,也不会出现并购非良性企业。其所指就是每年的企业赢利空间,还填补不了并购企业的亏损,甚至是企业资产还不如并购企业的大,这样的情况,对于企业重组时,将会出现很大的风险;二是外资品牌在并购时,十分注重所并购企业的业绩状况与市场发展情况。不仅是现今企业的业绩要良性,而且所处行业的地位都是十分牢固,并且只要注入新的资源时,很容易将产业打造成垄断行业,并能谋取长久以及更大的利润,而不是看那些品牌、渠道呀,那些虚有资产;三是外资品牌在并购时,不会求大求全,而是求专求精,选中企业不管是从行业、产品以及企业自身都是潜力股。好比苏泊尔品牌大吗?法国SEB看中的是其现有的市场地位,行业发展前景,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四个外资品牌在并购时,偏重于新生行业、新生品牌,这样利于企业重组及盘活,也会杜绝在重组时,出现文化相斥、管理相背的现象。$ {4 w; ~8 w. o+ P + u" ?. e. L8 p1 l$ e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曾用一段老鹰论,形象地比喻过外资品牌并购策略。很多外资品牌都像空中飞翔的老鹰,时时刻刻盯着中国大地上各行各业的新生小鸡,只要碰到机会就会冲天而下,叼离而去。而中国众多行业的新生品牌,就是这样一个个被叼离而去。例如涂料第一品牌的华润、电工领先品牌的朗能等等众多优秀企业,都被外资品牌收入禳中。 / _3 ^% v# u' D( n8 S0 a% P3 p4 m0 _4 Y5 u* [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在何方 2 ?- K9 z8 n# R2 O: \: y9 y " f0 Z& G" A" F7 k u5 E! Z   联想并购IBM产生的业绩下滑,不仅引起业内的震动,也让中国式并购、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显得扑朔迷离。那么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在何方呢?* y6 v9 D& F0 S3 p" Y * V" l/ B2 n; g( F# s! v2 A    中国企业现在究竟要不要国际化,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命题。 2 G: w. `7 d7 X8 S) O. d & V% z& u: n0 }: n" g   笔者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理性对待的国际化进程,据笔者所调研的一些企业,中国企业大多还是处在“肾虚”状态,也就是外强内弱,外面看似强大了,其实企业的内部管理、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等,都没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放在这方面。而这种企业内部管理的国际化,相比中国企业通过收购海外企业迅速实现的国际化,此策不仅为上策,并且付出的代价也极小,况且就算效果不好,也夯实了企业的基础。 1 h( z. q( i8 c7 o1 k7 l* A. {$ g: M) y# u0 `# `6 ?7 x    其次,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一定要杜绝虚荣心,不要抱以政治目的,来实施企业国际化进程。在上世纪80年代,在股市和楼市泡沫的激励下,日本经济一片繁荣,很多日本企业手中握有大量的现金,由此在自信心方面也产生了泡沫,再加国家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当时在这种“双条件”的刺激下,日本企业在海外做了无数的收购,事实证明这其中大部分的收购都是非常失败的。 ( v0 ^( z1 q& O! u" z6 e' m4 j9 K4 Z, t+ r" `) Q( F( j# W    再者,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要向日本的丰田、深圳的华为企业学习,先靠自己的产品到海外去打市场,实现有机的增长,而不要轻易去收购一个企业。例如华为,至今还没有在海外收购过一个大型同类企业,而是靠自己的销售人员,去逐步建立销售网络,打开国外市场。这样的国际化策略,不仅在海外扩张的成本,相比TCL和联想要低很多,并且效果也特佳。* R9 s3 p4 Y# f# i! K* c" z( X- a+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

听众

340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18
最后登录
2010-6-2
积分
340
精华
0
主题
8
帖子
800
板凳
发表于 2009-8-3 14:03:00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中国式并购何时才能学会外国式并购的"不折腾&qu

说的非常好,高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pg    

0

主题

9

听众

2739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08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4-11-23
最后登录
2019-10-30
积分
2739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5221
地板
发表于 2018-8-1 11:34:03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楼主分享这样的好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