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6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从企业发展趋势看监事会监督的发展方向(下)

[复制链接]

1487

主题

108

听众

4万

积分

榜眼

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Rank: 29

签到天数: 104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9-9-7
最后登录
2023-5-16
积分
43756
精华
0
主题
1487
帖子
19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1:3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二、企业发展趋势变化给监事会监督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 X0 i+ I) m- C3 i: v8 j/ _) ]

(一) 监督层级增加,资产结构复杂

8 o+ L2 l. `+ I j+ U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级不断增加,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逐步复杂化。集团公司的出现,形成了简单的母子公司制企业。随着子公司的发展和扩张,又产生了下一级公司,增加了企业内部层级。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对外投资经常有联合投资、交叉投资、逆向投资等方式,使企业的资产结构非常复杂,给监督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 _7 e5 x2 j; n$ n; N" w

(二) 资产总量增大,资产形态多样化

& e; _* W2 O- `( q8 l! p0 N3 h, l

企业规模的增长表现为资产总量增长的同时,伴随着资产形态的多样化。资产总量的增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企业自身资产总量比较资产总量的增长,二是与其它企业比较资产总量的追赶与超出。资产形态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形态的多样化,原燃材料、成品半成品的多样化、证券资产的多样化等。

# w0 m0 M% K4 B1 Z3 n' M, k

(三) 地域分布范围扩大

6 f6 O: ~; R3 d% x+ G: m! L1 ]

企业规模扩大后,其地域分布相应扩大。生产企业有贴近原材料产地、贴近市场、贴近交通发达地区、贴近低生产成本地区等趋势。随着生产企业数量的增加,地域分布越来越广泛,跨国集团所属子公司则真正是全球化分布。相对而言,集团公司主要是向大中城市集中。这样一来,集团和其下属的生产型企业在地理空间是拉大了,加上各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差异,给监督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 i5 s% k: N6 a* c8 x4 d- |

(四)行业领域扩大,高风险业务量快速增加

0 `( o3 A- }% z; O

首先,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者说以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本质决定着其向高利润行业扩张。其次,许多企业因为防范风险的目的采取的是多元化发展战略,进行分散投资。第三,企业为挖掘最大化利润或巩固其行业性地位,积极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在行业内纵向扩张。第四,资产的证券化趋势诱使企业积极投身于证券市场或货币市场,大大增加了企业的高风险业务量。

0 E$ ?# Y% r/ o! T7 N$ z( W1 m

(五)监督对象的资产控制权有发生转移的现象

4 x0 e0 x! U- j( h

大部分企业集团公司出于发展战略需要,将优质资产向某些子公司或上市公司转移,以此为平台进行扩张,集团公司作为空壳被弃置,只承担原有的债务。这样,监督对象的资产控制权发生了实质上的转移,如果还将监督重点集中在集团公司就变成了刻舟求剑,缘木求鱼。

- v/ K' F- a* M; w7 _6 u

(六)控股股东的控股地位得到巩固,控制企业的“内部人”范围扩大

$ u: o- I& r0 E! f# b

民营(公众)企业国有化和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增强了控股股东的地位,有利于保持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实施。但是,企业由狭义的“内部人”控制变成了广义的“内部人”控制,即“股东控制”。从现代治理理论看,股东控制公司并不完全是天经地义的。股东控制有可能造成对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人的伤害,如对债权人、客户、社区等可能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传统意义上的监事会进行监督是没有作用的。

& g) H/ s9 o/ r8 O

(七)法律的时滞效应制约着监督创新

$ F1 i# `0 n2 S" V2 o6 m% Y

任何法律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且是不断完善的。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既有法律的某些条款必将不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监督工作的开展。如强势董事会与弱势监事会不能很好制衡的问题、引进外部监事的问题、培育职业监事会队伍的问题、国有企业监事会人员的激励约束问题、聘请境外监事的问题等等,我国的公司法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的规定,各资产管理部门或企业如果进行监督机制的创新就冒着很大的法律风险。

$ s2 V$ u& q" P6 c" @5 [

三、适应新形势,改善监事会监督

9 x# U6 v9 v7 p

主流观点认为,对金融业疏于监管是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这里的监管主要指的是政府和中介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监管。资产管理部门应以此为鉴,认真研究监事会工作,加强对出资企业的监督。

0 U* j" f& K6 |: W) b9 d

(一) 增强监督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培育职业监督队伍

1 `# o+ _0 Z" t$ D/ k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资产总量也在迅速增加,内部组织机构相对复杂,业务领域越来越宽。因此,增强监督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是扩大队伍规模,增加监事会人员总量。二是从公司治理的要求出发,增加外部监督力量,增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增加外部监督力量有许多办法,如:增设外部监事,以独立监事的身份加入监事会,外部监事可以由股东推荐,也可以由企业的利益关系人推荐;提高职工监事的能力和地位,明确其职责分工,发挥监督作用。三是在培训现有监事会工作人员的同时,有计划地选聘高素质人才进入监事会,通过提高综合工作能力增强监事会整体力量。四是积极培育职业监督队伍,建立完善职业监督人才市场。

2 @. a" k+ z6 a

(二) 充实监督机构、提升职能地位,完善制衡机制

0 r: v/ T3 n1 a8 O

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进行研究发现,董事会下设办公室作为办事机构,同时负责经营管理人员的聘任等职责,权力执行渠道顺畅;监事会没有下设办事机构,如空中楼阁形同虚设。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班子之间的制衡机制在机构设置上就开始失衡。

4 ~$ _8 \8 h5 N3 \7 ~

解决的办法是调整机构设置、职能设置与人员配备。一是增加监事会办公室,负责监事会日常事务处理,可以考虑配备监事会秘书,负责协调相关事宜。二是可以考虑将企业内部审计职责划归监事会负责管理。三是承担企业年度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改由监事会推荐,由股东会审议决定。

9 Z8 ]$ s( B$ ]( @

(三) 提高监督质量标准,调整监督着力点

5 O6 f$ r- U) q9 Z0 k

目前,监事会的监督主要是合法合规监督,有的虽然对风险管理监督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限于监督力量的限制,还远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监督的层次。随着企业管理的加强,制度化建设逐步完善,一般性的监督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小;同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权关系越来越复杂,风险管理的作用变得十分突出。因此,应及时提高监督质量标准,从合法合规性监督提高到科学合理监督,有效地防范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 }$ F) y0 \9 |$ l. t! d

随着企业层级的增加,监事会应将工作着力点下沉,加强对重要子公司和上市公司的监督。一种办法是加强子公司监事会建设,依靠子公司监事会进行监督,另一种办法是加强集团公司监事会力量,由集团公司选择推荐部分监事会成员兼任子公司监事会职务,实现监督检查工作向下延伸。

" Z, K x% ~8 [

随着国内企业的境外扩张,境外资产的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监事会应该配备相当的力量做好境外资产的监督,为打造世界性公司提供保障。

x) G* v2 x# R! G+ L% W

(四) 明确制度约束,加大激励力度

2 w- p" c h ]4 Y. S

目前,大部分企业监事会,尤其是国有企业监事会的约束激励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要求。一是约束机制还不明确,不严格,难以实现;二是激励机制基本没有建立,在业绩考核、薪酬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基本没有大的差别。

' z1 `( a; r2 h' U X) n/ Y/ G

为了调动监事会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建立健全监事会约束激励机制势在必行。一是加强监事会制度建设,明确职责分工,细化监督质量标准,加强业绩考核。二是将薪酬或股票期权与监督检查工作业绩挂钩,增加物质奖励比重。三是为监事会人员搞好职业生涯设计,在培养、选用、职务晋升等方面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 t! i+ u7 m3 G# F: W# h |8 @- ]

(五) 创新监督体系,优化运行机制

& d/ S6 S: F7 Z

通过多年的探索,大部分企业监事会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方法,但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来看,在制度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应该在现有监事会议事规程的基础上,制定更加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监事会工作流程,作业规范,工作质量标准等。在监督检查成果的使用方面应实现制度化,整改措施具体化,贯彻落实彻底化。

/ U# ^. f5 |0 K9 o8 w

应进一步优化监督工作的运行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监督成效。如重大事项快速报告机制,监事会与股东、董事会、经营班子、重要的利益相关人等的信息沟通机制,与独立董事、审计部门、纪检监察等部门的配合协作机制,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协调联动机制等。

$ Q, m" \ U4 V& o4 ?

企业是经济社会中富有生命力的组成单元,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而不断进化。我们可以把企业监督看作这个有机体中的免疫系统,企业的进步促进着监督的进步,而监督的进步反过来又对企业进步起到了保障作用。因此,认真研究企业发展趋势,提高监督工作水平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鞭策着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在探索中前行。

: L, K. Q$ [ |. b" K3 Y) C7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