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工作总结是很多职场人士难以回避的问题,如何写好一份工作总结,充分表达出自己的工作成绩,有时就像足球场上的临门一脚那样重要。 * l' C( r2 p; Y- W
写总结之前首先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总结?如果想不清楚这个问题,就想一想如果不写总结的话会有什么后果?这个可能发生的后果往往就是写总结的目的。二是有没有其他的替代形式?比如采用口头汇报、数据报表、现场展示等形式。三是谁需要你的总结?上司?其他部门?下级?客户?针对不同的对象,写总结方式和思路也有所不同。
. N' C6 X1 M: l/ ]. ` y接下来需要考虑总结的表现形式。常见的形式包括Word文档、PPT文档、Excel文档、影音文件/动画等。Word文档一般比较适用于需要长篇叙述、进行定性描述的总结,也是比较传统的形式。PPT文档总结的特征是容易阅读,简洁、要点突出,报告的结构清晰、主次分明,逻辑层次清晰,如果还需要总结人进行口头报告,则更加适用。Excel文档总结的特征是内容模块排列直观、明了,很容易“一纸化”表达,且可直接进行数据表分析。另外,影音文件/动画的形式也能使得总结更直观、生动。
' l; g2 v c) }2 t2 K3 n$ `工作总结一定要表达具体的内容,承载这些内容的载体有很多,常用的有四类:一是描述性的文字,这是最常见的载体;二是数据,数据能量化地描述出工作结果,比文字更有说服力;三是图表,图表能更为直观地表达数据间的关联,指明趋势,形象地描述状况;四是分析,通过逻辑结构的分解,或使用各类分析工具,分解现状、追溯原因、预测未来,可以说,没有分析的工作总结将是单薄而苍白的。不同类型的工作总结、或不同类型的管理文化背景,需要选择使用不同的载体,或综合使用,以达到“有效表达”的目的。 , p% a' ?0 B1 R7 B+ I
进行文字性描述时需注意几个要点:一是要术语得当,使用不恰当的专业术语一方面会使人看不懂你所想表达的意思,更严重的是曲解你的原意,造成工作失误。二是要尽量使用公司的常用词汇,共同的词汇是交流的基础,也是构筑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对一些词汇的共同理解能提高沟通效率,而使用非常用词汇将提高工作总结的阅读难度,甚至造成理解偏差。三是要分要点,将报告内容按逻辑要点分开,将使表达更为清晰、流畅,重点更加突出,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四是要简洁,每一句话都应有目的性,有存在的意义。好的工作总结一定不是言语罗嗦的八股文,对于尚不擅长简洁表达的人来说,若想将重点突出表达,可考虑使用减法,总结报告完成后再审阅一遍,一点点减去那些无意义的信息。 8 z, V& H4 J% i' F
工作总结的数据来源有很多,但写报告时往往又面临缺少数据支持的窘境。一般来说,至少可从四个方面去寻找数据:一是日常记录,属于累加型数据,比如累计发生的错误次数、累计接到的投诉件数、累计实施的培训时间等,若平时没有记录,总结时往往很难准确取数;二是信息系统,属于统计型数据,即可以从直接从信息管理系统中提取的数据,比如在职人数(及其他人员相关的统计数据)、产值、平均库存等;三是项目性工作,属于项目型数据,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统计数据,比如一共投入的资源数量、项目的时间进展数据、发生的损失、产出的结果数据等;四是预算和支出,除了财务预算、还包括人员或其他物资资源的预算,将预算与实际支出进行比较,也是工作总结中常见的方法之一。
' U" r, |; u$ W9 U在编制数据时,要注意一些基本要求,才能确保数据的有效性。 0 H j2 ]( k8 D4 i, [* e, B
1、 数据必须是准确、客观的。不能凭空估算,一定要有所来源,而且数据不能被个人的主观情绪所干扰,不能因个人的喜恶而随意对数据进行取舍或修改,致使数据失真。
) o ^) \+ b" M5 r- L$ q% W0 Q2、 要有数据的背景。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背景下所表达的意义完全不同,有了准确的背景描述,才能真正有效表达该组数据的真实涵义。比如在公司正常运行背景下、和在重大生产工艺流程调整背景下,同样的产品合格率数据所表达的意义就完全不同。 % ~! k3 E# I* N$ I1 [- Z7 t4 @
3、 数据间应形成合理的结构,及逻辑关联。单一的数据难以准确表达事情的全部,往往需要用一组数据来表达。而且这些数据之间有什么逻辑关系,何为因?何为果?相互之间的交叉影响如何?对于同一事件影响的相关度和权重有什么不同?哪些数据之间又是相互制约的?存在哪些数据的矛盾组合?又如何能在这些矛盾间寻求到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这些都是数据背后的有效信息。
% W, \9 z \- z; @, L% \( F4、 数据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为何要引用这些数据?你希望用这些数据把阅读者的思路引向何方?工作总结中仅仅罗列一大堆数据,而没有明确的目的指向,只会令阅读者目眩,反而成为干扰信息。 ( |5 q; i5 H/ M6 P9 |) w- F
5、 数据要经过分析和解读。诚然,阅读者也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和视角去解读这些数据,但作为报告人,至少自己要先有个基本分析,对自己提供的数据要有自己的视角,抓住数据中的要点,比如极限值、异态值、数据规律与趋势、比较分析等,提醒阅读者关注,总之,要从单纯的数据中解读出文字性的东西来。 4 M$ D- h& T% u8 i. S4 Q% V
6、 数据要有结论。你通过这些数据想说明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地表达出来,并形成自己的结论。没有结论的报告不能称之为报告,哪怕这个“结论”只是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以提请阅读者关注而已。 ) y1 ]5 y/ ~9 \ k. l8 @6 ^
在制作图表时,常见的图有三类:一是统计图,即将各类数据进一步分解、统计,并形成柱状、饼状、曲线等各种类型的统计图,以直观地表达出数据结构;二是流程图,以对业务的设计结果或运行现状的各个动态过程的步骤、各步骤间的关联进行直观表达;三是模型图,对各项业务的静态关联、业务组成的基本模式等以模型形式表达出来。
. b4 ~2 N% m0 e" l/ k% K进行分析时应根据分析的对象使用有针对性的合理工具。所谓“分”,就是将事物分解,将隐含的构成要素一个个抽出来,所谓“析”就是解析表象下的原因,并使我们对这些要素和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看得更加清晰。基于这样的分析,能使我们对未来的判断更为准确。常见的分析工具有SWOT分析、树形图、鱼骨图、数据透视、比较分析、趋势推衍等。最后不要忘记,这些分析都应形成结论,而不仅仅是罗列一些分析的过程。
o4 X2 t, u# {5 b: T写工作总结之前我们还需做哪些准备呢?
' @0 e- j" X( A, @! _首先要有个提纲,提纲是对工作总结的素描。提纲一般会将总结描绘成两大类型,一是并行结构,即总结有几大模块构成,各大模块又是由几个小模块构成,各模块虽有关联,但基本上没有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可独立成章;二是串行结构,即总结有一条主线,随着时间、项目进展、上下层关联、因果关系等逻辑因素逐渐展开,层层推进。然后根据内容制定标题。 2 X: b P' _" o+ @9 ?6 G$ E
然后要考虑虚拟的倾诉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的语言风格、表达重点也不同。比如对上级是工作汇报,对公司是述职,对部门员工是总结与指导,对自己是工作提炼与备忘。 & M; o, V2 |) {" m& s
然后对工作总结要有个感性认知的定位。工作总结当然需要理性的描述,但为了达到打动阅读者的目的,还是需有一个基本情绪线,什么地方是铺垫,什么地方需渲染,什么地方应凸现矛盾,什么地方想表达激情,什么地方要唤起行动,都要有所规划。即使只是使用文字,整个文字里也应有图片化、场景化的基调,也就是说,文字应该有画面感,使他人在阅读时能被唤起某种场景认知。过于干瘪的文字,或互相矛盾的情绪基调,会令总结失色不少。 Z, X& x' @& L: W! R
最后要对工作总结的专业性有个基本的定位。也就是你准备写成什么专业水准的总结?如果阅读对象并不是该专业的资深人士,总结就应该写得更通俗易懂些。比如给技术管理出身的总经理的人力资源工作总结,若大量堆砌人力资源专业词汇,恐怕无助于总经理真正理解你的真实意思;但如果给同行的上级提交总结时,若写得过于通俗,可能也难以有效表达工作进展的深度,以及体现拟的专业能力。所以要注意对素材的专业性解读,也就是术语的选择,以及对素材的专业性提炼,也就是问题的归结,以预先控制工作总结阅读的难度。 3 o% n5 A2 }( J% K# V p
接下来看一下如何逐步完成一篇工作总结。 1 v0 d1 {9 S' O9 q+ H; `6 c3 J8 d* R
工作总结一般由几大部分构成:标题、目录、开头、内容、结尾、署名。
% j( R c, ?! M/ a( n$ _标题一般要包含三个要素,汇报者、时间范围、总结性质。“汇报者”要说明是部门总结还是个人总结?是哪个部门(或个人)的总结?“时间范围”要说明总结的时间跨度和区段,是年度总结?还是月度总结?“总结性质”要说明是按时间划分的阶段总结还是项目总结。比如“人力资源部2006年年度工作总结”,或“招聘部2006年校园招聘项目总结”。
3 @& n! O% H3 E$ Q' R# b& Y工作总结的篇幅如果比较长,或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最好先罗列一份标题,使阅读者对整篇总结先有个概括性的认知,以便更好地把握全局的内容。 1 T0 ~' N" U# M( Q+ A# N
很多人写总结时非常困惑于怎么写开头。开头时应尽量使用符合公司文化特征的语言,比如笔者在网上搜到一段大概适用于政府部门的开头模版:“一年来,本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大三中全会精神,在思想上按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在作风上艰苦朴素、务真求实,较好地完成领导和各级部门安排的各项任务。为***尽心尽力,努力工作,主要情况汇报如下:”这对于公务员可能没问题,但如果在一个务实的外企使用这样的开头,恐怕会被退回重写。
' y0 v- l; \+ u2 s- x总结的开头常见的有四种类型:
+ Q3 t' W4 z- \, }# K1 P" r* \( V1、 感性开头。比如网上搜来的这段:“时光荏苒,***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岁月如梭,转眼间又将跨过一个年度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 s! D1 U& }8 Q# Y3 |
2、 理性开头。比如网上搜来的这段:“一年来,在***领导的带动下,在全体成员的帮助下,我紧紧围绕***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作以简要汇报。” 0 @* B* M( A2 e2 t; f
3、 提纲携领式开头。比如:“回顾***年,我及部门同事共同努力,共完成以下工作事项。”
/ ^: ?8 m4 V" J/ z( x4、 直接进入标题。标题下就直接进入各模块的小标题,这样的好处是不但很好地避免了书写开头的烦恼,也显得自己非常务实,坏处是总结的整体上略显生硬。 ( X( ^& ]5 C& y9 R7 Q0 u S& P
完成开头后自然要进入总结的基本内容部分。 & |; E& p9 z" F
所谓“总”,就是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汇总描述,所谓“结”,就是得出经验、教训、规律的结论。通过由“总”到“结”的过程,要将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次。总结应符合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典型性、指导性、证明性。一份完整的工作总结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 ^8 U$ J- k; N: ?1、 总:有些什么?此时一般需要进行两大类盘点:资源盘点和制度盘点,以找出其中的优势和不足,区分出紧急和重要的事项。这种盘点一般是静态的。 9 n; l" ~ Y$ J( s7 B; X4 O! ~6 v
2、 总:做了什么?此时最好按“阐述最终结果-描述业务过程-介绍所使用的方法-说明工作思路”的顺序进行描述。这种业务行为一般是动态的。
* b5 v1 Y# Q0 q2 ]' p3、 结:结论如何?结论包括问题点在哪里?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可能性?其中的经验与教训是什么?有哪些需改善的要点及基本思路如何?对未来的预估是什么?
8 z/ S' }) h g" x4、 结:怎么办? 一般阐述对下一阶段的展望,未来的基本工作思路,以及所需追加的资源。 # u4 o: {3 ?7 M6 ?$ Y
和总结的开头一样,总结的结尾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之一,但一个好的结尾能给整篇报告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总结的结尾常见的有三种类型: ( O O& y% N( \4 B- J( A& a
1、 总结型结尾。比如网上搜来的这段:“以上是我的年终总结,总的来说……,我会努力配合各个部门……,请各位领导和每位员工进行监督。”
+ b/ u$ q3 ?0 Q4 C+ d2、 展望型结尾。比如网上搜来的这段:“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决心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或:“今后努力的方向:随着****的实行,可以预料我们的工作将更加繁重,要求也更高,需掌握的知识更高更广。为此,我将更加勤奋的工作,刻苦的学习,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和各种工作技能,为***尽应有的贡献。” F; J8 `% q s- R3 I
3、 直接结尾。将各个模块表达完毕后,直接结束,不再另作收结。有的则简洁地写“以上”两字表示整篇在此处结束了,以作为结尾。
- l# f0 z( ]5 m: W+ x4 r$ _1 c: P: u工作总结的最后不要忘了署名。署名中一般应标明以下要素:撰写人(具体由谁执笔)、报告人(包括团队成员)、日期、汇报对象、总结中的资料来源等。
" e: `6 N* i( K. ~5 t7 N' _这样,一份完整的工作总结就完成了。
9 x2 M/ x6 J6 x; g2 o0 ?" V 当然,总结报告的形式多种多样,风格特征也千差万别,本文只是希望就一些共性的要素做一些归纳,希望对身处职场的朋友们在实际编撰总结报告时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