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翁肯发明了一个理论“背上的猴子”。“猴子”,是指“下一个动作”。
# X0 I' G8 [( L% M
9 N# {( z$ }5 j$ V) ~! h \+ T* ~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形:偶遇下属,他说:“我碰到了一个问题。”于是你便听他细述问题的来龙去脉,一站便是半个小时,既耽搁了你本要做的事,也发现手头信息只够让你决定要介入此事,但并不足以做出决策。于是你说:“让我考虑一下,回头再找你谈。”在这样的案例中,猴子原本在部属背上,谈话时彼此考虑,猴子的两脚就分别搭在两人背上,当你表示要考虑一下再谈时,猴子便移转到你背上。你接下了部属的角色,而部属则变成了监督者,他会三不五时跑来问你:“办得怎样了?”
如果你的解决方式他不满意,他会强迫你去做这件原本他该做的事。当你一旦接收部属所该看养的猴子,他们就会以为是你自己要这些猴子的,因此,你收的愈多,他们给的就愈多。于是你饱受堆积如山、永远处理不完的问题所困扰,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努力将一些不该摆在第一位的事情做得更有效率,平白让自己的成效打了折扣。
& L* A- Z3 g6 k! c$ \+ R1 y$ \
1 `& I$ [+ U0 Q1 e) r
亲爱的中人网会员,您认同“背上的猴子”的理论吗?您或您的上司是否就曾遭遇过“背上的猴子”?如何才能避免背上那只“猴子”呢?请根据以下提示词,搜索相关的资料。结合您的亲身体会、畅所欲言,谈谈您的看法。凡参与讨论必有加分鼓励,经典回复,我们将给予重赏!
3 w: z0 ~8 x* D
. S& g& f" i9 L5 \4 ]' a(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