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我们都是培训师 5 M- k' Z! u2 B" q, m' ~
这个标题是去年底写下的,一直就放在一个文件夹里没动过,因为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思路来写,后来决定写《修炼培训师》,就把这个作为这篇文字的收尾部分,也从广义上来谈谈我的理解吧。 4 V3 g# D; W% ]0 B4 d
我想管理者很大部分的职责是通过管理员工来实现结果,但是如何管理员工呢?是不是事必躬亲呢?那管理者不是身兼两种角色?事必躬亲的时代已然过去了,近代管理学提出管理者更应该像一个教练来管理员工,先把员工教会,让员工来代替自己行使职责,从而让自己拥有更高的思考空间,这里有个词很关键,就是“教会”,怎样教?这是个问题,所以我对参加内训师很感兴趣,就是想从中找到作为管理者可否从中学到更好的培养员工的方式,从开始参加到最后第一次开课,让我感触之深,也让我看到作为管理者可以从培训师身上学到一些培养员工的方法。
) z4 E. E/ x6 R5 O: m6 z- M1、要多鼓励,少批评。
! z' ^9 o+ S& p: a- P/ v' S& \1 @在培训培训师的课程当中,我们提出了对于学员的任何积极的行为都要鼓励,而不是打击,你一打击学员就不说话了,这是大家想看到的吗?有一位高层管理者跟我说他们的部门会议最近基本都是他在发言,而下面的主管都不怎么说话了,他跟我说他一直让大家说话,可是大家都说没事没事,真的没事吗?!显然不是,当我们的管理者在显示他的权威的时候,下属就会把想说的话隐藏起来,既然我说了就会被批评,那我说干嘛?这样的心里从而会导致上下级的隔膜,严重影响内部沟通,最终可能会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多鼓励则意味着我们更愿意听到不同声音,不管是管理者认同的还是不认同的,当你鼓励大家说的时候不要轻易打断发言,也不要一开始就说这个行不通,一个人肯开口已属不易,一打击以后就不会开口了。 ; h* ^6 {3 Q* B8 ]8 S& o' t
2、信息传递的量要少而精。
8 y3 G% [3 u/ A2 m5 A1 S在培训当中我们会做这样一个互动,在PPT上列满了几十组相互没有关联的信息,然后给大家一分钟让大家记住上面的信息,一分钟后看看有没有全部记得的?基本没有,都是只记住了几组信息,然后我们又打出几十组信息,这次我们在每组信息前放了一个分类,比如植物:菊花兰花 仙人掌等等,然后又给了大家一分钟的时间,时间到了后再问大家记住多少,这一次记住的就多了很多,问大家为什么会这样?大家说第二次有分类,容易记了,第三次我们只打出6组信息,然后给大家也是一分钟的时间,结果半分钟不到已经有人说全部记住了。这三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了我们对于信息的掌握是有选择性的,信息越多我们可能就只能记住自己感兴趣的和与自己有关的,当信息呈现分类后因为大家去记有了一个方向,这时候就能记得更多,而少量的信息大家基本都能够记住。
G4 x) R% E, u1 U在我们管理当中,上下级的信息沟通是很正常的,有一位部门主管对我说他经常传递给下属的一些信息结果下属经常忘记去做,有时候还影响了工作的进度,他真不知道这些下属是干什么吃的?这么笨?!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的时候我们做何感想?被否定的滋味不好受的!但是我们也会回应上级,不是我不想做,而是信息量太多我没全部记住,你这会让我做这个,一会又让我做这个,事情多了自然就容易忘记了。先不说下属如何要提高自己接受信息的技巧,我们先从管理者的角度去看,如何要改善我们自身的问题呢?沟通绝不是讲得越多越有效,往往是一语中的有效果,所以我们可以更有技巧的去传递信息,比如说1、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告诉下属要干什么,不要讲一大堆然后下属都还搞不清你要他干什么;2、确认下属是否清楚他要干什么,讲完了让下属讲,确认一下;3、必要的时候以书面的形式跟下属沟通或者让下属记下要做的事情。 & J' ^/ @3 G# Y& a5 n4 f# T
信息的传递在工作中是最重要的,作为管理者我们很少去考虑这是不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当下属没做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下属的问题,多一点换位思维吧,相信您可以看到更多的改进空间。 9 m1 P. \5 d* z0 X% V9 r
3、引导而非填鸭。
7 `6 T& S3 D! y今天有两个朋友说为什么他们讲课讲了两三个小时嗓子都冒烟了,我说做培训嗓子护理很重要,但是有一点更重要,讲师要善于引导学员,而不是填鸭式宣导,我们在讲课过程中,帮助学员去理解一些知识点,通过一些小故事和游戏,然后让学员思考从中看到了什么,当学员把自己的结论说出来的时候,其实这也是学员的一个成长,因为这是他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讲师告诉他的。所以很棒的讲师是自己讲,然后也让学员讲,讲课的比例是老师6,学员4,这样一堂课下来只要不是因为紧张而口干舌燥,嗓子也还不至于会冒烟。 ) x9 Z" H% b+ `9 t; }; B: L
在我们的职场中,有三类管理者很普遍,一是告诉你怎么做你就按照我说的做,别问为什么;二是你看别人做,我忙得很,根本没时间教你;三是跟你讲一大堆,也不给你思考的空间,完全填鸭式的。这三种教授方式都会让下属郁闷。 0 m! x: I9 v- _+ F
我们知道学习有三个过程,开始是先知道这是什么,然后了解怎么做,最后是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很多人由于管理者的不负责任都是停留在前面两个阶段,所以我觉得管理者可以从培训师培训课程如何去引导学员思考应用到管理上。
6 t) X$ ]4 B$ m7 C: N5 c2 J1 i如果说我们的智商有很大的差异我是不太信的,这世上仅有的少数人智商稍微高一些,而现实的我们(上司与下属)智商其实都差不多的,也就是说只要善于引导,下属一样可以跟我们一样做得好。那么如何引导呢?培养下属思考的习惯!
: s6 {5 |) Q' @ t有位管理者跟我说他们下面的基层主管一遇到什么事(不管是芝麻小事还是大事)都要打电话给他,让这位管理者做决定,他觉得这样好累啊。
! p) N) i! ^) c- m$ v是啊,有些人希望下属事事汇报,虽然全面掌握信息的同事也会带来一个问题下属不善于思考问题,这样作为管理者所承担的角色就有好几个了,既要当上司,又要做下属,何其累也!!! + X3 G% D; [8 w. s) {( p) G
有一位知名人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让下属太轻松!这句话粗看起来貌似要让下属不停的干活,其实不是,而是要善于培养下属独立思考来处理问题,当下属学会了思考解决问题,那么下属就可以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我们管理者就可以轻松的管理,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寻求更大的自我突破。 2 t- e) z+ P; A! W- E+ L+ r: N" x
4、管理者也是激励大师。
/ E1 a7 A d- G0 p0 }% y在培训课中,我们经常会针对学员的回答用富有激情的语气说:你太棒了!或者在开场白中也会用:今天来到现场的都是我们非常棒的管理人员!当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赞赏时,我们一定会很高兴,而这份高兴也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具激情!
4 l. H8 F5 ?; u3 x: }. |" n其实我们管理者同时也是激励大师!
) j% T: d2 P, G/ v$ ^4 X* a很多管理人员说员工没有上进心,做事懒散,我们在看到问题的时候有没有想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V |; x* F1 X6 C9 W7 _: H4 `1、部门文化如此,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上面都懒散,下面如何不懒散?
* h. M1 |, C6 a& X5 I2 |2、发展空间狭小,都没机会了,再挤也挤不上去,你让他如何积极? ' `) r4 K% y7 L$ t
3、对自己不抱希望,做了好些年了都没机会,看来自己这辈子都上不去了,既然上不去了,我何必积极呢?
! z, p: r0 v# y+ O4、无所谓的态度,反正也干不久,何必认真???
3 S) b9 n2 b+ E+ d前几天跟几位同事聊天让我看到了管理者激励的重要性。 7 X" m9 `7 j8 k2 x9 ]& n" H4 b
我问他,你觉得我们每一个人想不想过得好一点,钱赚得多一些? # U9 b" D# S, N
他说当然想了。 0 i6 g4 b) b9 }% R
那我们有没有为此在做努力?
. @1 R7 V; T0 u$ e1 Y他说有的,但是效果不是太明显。 7 m* j2 z9 J6 t
我说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当我们晚上要睡觉的时候想起自己今天又虚度了一天感动不安?
: O) R0 x* i: b& r' ?" [* @他说你怎么知道? , w8 o# R1 I0 ?0 Z3 F v
我说这不仅仅你一个人这样,我也曾经彷徨过,当我们每天要睡觉的时候想起自己今天什么都没干,然后又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渺茫的时候,自然就会感到不安,然后我们就会告诉自己,在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我要奋发!然后心里就设定明天起床的目标,诸如要学习什么,但是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又忘记了这个目标,或者觉得太麻烦还是算了,然后到了晚上又开始不安了。
: C9 b* u. Q, {# z. a; p) l5 B他说你怎么知道?(又一句你怎么知道了) + ]1 `9 L& X, Z3 I' d' @& q1 \$ O t
我说我也有相似的经历。
5 e! e+ @' @& S$ b$ j7 u7 m7 Y当看完这几小段对话的时候,作为管理者的您作何感想? 2 c/ U9 \0 Y1 q0 J4 d
我们身边的同事、下属其实没有一个人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点,每个人都在努力,但是由于要改变自己的原有习惯谈何容易?所以这个时侯就需要有一个外力来帮助员工成长,这个外力就叫激励! 6 r# j b# [8 Y; \& Y
在这里顺便提提我对于陈安之老师的“成功学”的一点看法,我接触陈老师的课程(视频)也是近两年,听说陈老师的“成功学”办得很成功,有很多跟随者,其实这正说明了我们的社会有太多的想成功的人(这个太多其实不合适,应该说所有人都希望成功),但是最后只有少数的因为具有强烈改变自己的意愿的人成功了,而因为我们很多人缺乏改变自己的方法,这个时侯陈老师出来了,他告诉了大家成功的方法,而来参加陈老师的课程的很多人其实都是社会上很多有强烈愿望想改变自己的人(很多人是做销售或者老板),那么他们在陈老师的激励之下信心更足,于是这些人当中成功的人也较多,而这些人的成功也促进了他们对于陈老师的宣传,于是陈老师的“成功学”还会火下去,因为这当中还有个“社会认同”的影响力在里面。 2 Y9 |5 L Q8 `) J
这两段无非想说明一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欲望,而员工因为长时间和没有目的的工作,这种欲望已经被掩盖了,但是欲望始终存在,而激励就是打开欲望这座宝库的大门钥匙,如果我们多激励员工,让员工了解到做得好生活也会过得更好,让员工了解到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让员工了解到他们在您的心目永远是最棒的! o1 Y6 g, o7 d! o8 J
没有不可能的!激励就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2 u3 b8 U% L* J) \7 M4 U
& D+ s& [; Z# O我参加完内训师的选拔以及第一次开课,对我的影响很大,尤其是作为培训师所应具有的素质、技巧在管理中的应用让我思索不已。我想这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吧。
7 V' |. ^' B* q8 v( {2 J5 a其实我们都是培训师。在管理中,管理者负有培养下属的职责,这个职责其实也是要求管理者去帮助下属成长,而培训师的使命就是分享中成长,通过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来帮助更多的人成长,所以我想我们作为管理者,其实也是培训师,但是我们拥有了培训师的职责,却没有具备作为培训师所应有的素养和技巧。这也是我这个篇章想表达的主题意义,我们都是培训师,我们要帮助下属成长,那么我们就应该像真正的培训师那样,用职业化的态度来帮助员工成长,员工成长了,作为管理者的您,会成长的更快!
' y. c' x0 l) }+ ]8 [6 _管理者=培训师?
5 \$ J) q9 D% b8 Y1 a. p您准备好了吗? 0 b6 t0 T4 |8 w
' z9 {& b E4 c+ X; q
后记: . S! L& [. L) a& r$ d1 h% Y k. @ _& |
到这里,整个篇章貌似算完结了。 2 ^% \1 Z( ~) J) K, q: S+ C. A& Z
原本打算写个几千字就好了,结果啰嗦了近三万字,也写了大概半个多月,这速度实在慢的可以,呵呵。
" Y' _* m8 `% J& N6 K" \; Z$ U感谢那些曾经给过我机会或者拒绝过我的人,是您们帮助了我成长。
* x% H3 c% h5 V/ \如果本篇文字对您有所启发那是我的荣幸,但是不管怎样我还是要感谢您百忙之中看了我的文字。 1 F) B+ ]+ s; l# v
还有没有续篇? 5 I2 e9 t5 R2 d8 {' i) Q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希望有,因为似乎又有一些念头了,不过应该不会是现在,反正这个暂时完结吧,到时候想写了就直接写出来贴上就好了。 5 `! E' p k: S9 d2 o& s9 N5 a
再次致谢! 8 G" V1 | W. p; ?
以此结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