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 M" o& O/ a8 C6 n0 M+ Q9 I% y* u
你是否真的准备离职了
, G, g2 b& b' C" V: B9 M: y0 v 工作快10年了,经历过3家公司,每次离职都有一个过程,从有离职的念头到做出决定时间或短或长,每次离职的决定目前来看还算正确,因为每次我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可能有很多人都有离职的念头,但你确定你是真的要离开吗?还是一种抱怨?一种泄气而已?下面分享一下离职的经验,以及如果决定离职你需要做哪些准备。因为离职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过于草率带来了可能是无穷的后悔。 % n; B7 D0 V0 \5 e/ H; ]
从我的经历来看,从有离职的念头到真正离职是有一个过程的,记得我离开第二家公司的时候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年。正是我这一年让我经过的充分的思考和精心的准备。
/ D# r, K7 r! \9 S: Q 我把离职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伪离职”,第二阶段才是“真离职”。 8 R& i) h- n& T2 V, A7 V
伪离职阶段--这个阶段的症状:初期就是有了离职的念头,并开始不断的在网上更新简历,然后是找一些看似合适的公司来投送简历。工作上有些懈怠,并不是非常积极主动。而且经常在同事或者朋友面前抱怨说想离职,不想干了,哪家公司薪水怎么高……。但是真正有公司给你打电话叫你去面试的时候,你却主观上以这样那样的理由拒绝去面试,或者过分关注薪酬待遇等一些客观因素,而不去关注工作本身的内容以及发展。如果你目前有以上症状,你正处于“伪离职”状态,伪离职的原因表象是很多客观因素-工作不受重视、压力太大、薪水太低、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者边缘化、工作没发展等等。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个人主观原因。伪离职状态的人一旦领导给你一个所谓的头衔或者稍加一点薪水,你就会马上决定留下来。 9 F# O+ G% p6 [! H- |2 D& K& A
如果你处于伪离职状态,请你这个时候冷静下来好好思考。其实处于伪离职状态的人内心深处是不想离职的,只是因为某些客观原因造成了心里的不平衡。这个时候需要调整心态,全面的分析你目前的工作现状,职业发展以及工作本身是否还能够给自己带来持续不断的价值提升。学会让自己平静,学会多和同事或者领导沟通,很多问题都是缺乏沟通所导致的。如果你并不是真心想离开,那请你多把你的意见和想法告诉你的领导和同事,一个良好的沟通可以化解很多的心结。这样你可能已经决定回心转意,并且工作的状态会渐入佳境。
1 Z8 M2 ]/ l( B! z% H 真离职阶段--这个阶段的症状:离职的念头已经根深地步,在网上不断的更新简历,但不是盲目的投简历,而且目的性非常明确的投送简历,心中可能已经有心怡的公司。工作上不会有明显懈怠。真正有了离职念头的人反而会刻意低调,从来不在别人面前表露要离职。有公司打电话的时候,重点关注的不在是薪酬,工作地点等因素,反而关注工作的内容以及发展机遇,决定面试前后会上网搜索相关公司的信息,并且积极准备。对于目前的工作没有任何留恋。不会主动去和领导或同事沟通,心里已经做好了抉择,即便是领导给出什么升职或者加薪的挽留方式,都不会改变你的决定。如果你目前处于这种状况,说明你已经处于真离职状态了。
& v# E' C! t% b: }5 ? 处于真离职状态的人,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已经清醒的分析了目前工作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也已经清楚的分析了个人的综合实力以及市场定位。对于未来工作有了大概的方向,有了决心去从事新的工作还改善现状。如果你是真离职请你先确认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了以上几点,如果做到了就坚决的离开吧,相信到这一步的时候,你已经晚上睡觉的时候无数次的问过自己“真的要走了吗?”。既然已经想清楚了就可以放心的迈开这一步。 - O. E* N$ \% M! B5 u% C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个企业人员的良性流动对于企业和个人都是一种有益的循环。离职前后自我做好清晰的分析,并且找到合适的新的发展方向是关键。但有一点,任何人都应该有一个大的职业规划,每份工作的内容可能有差异,但最好都是在朝你的规划方向在发展。更多的经历对个人是一笔财富。但切记以下几点:
& {: h3 A1 k6 G: `4 z6 ^) D1.工作跳动不易过于频繁,1年或者2年换一份工作的一般企业都不会考虑,没有积累是不会有提升的
$ V4 B% q# G+ r7 N2.最好有一些大企业长时间的工作经历。大企业代表尖端、专业和规范。这样的经历能够给你带来一定的筹码
8 f0 r* ^* k' n6 p3 M7 b& @& \7 w3.千万不要赌气在“伪离职”阶段真离职,因为你本可以在企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因为一时赌气你将失去很多很多,最为致命的是在“伪离职”阶段你是没有做好离职准备的,离职以后你可能不会过多考虑而匆忙选择一家并不合适的公司,从而使得你的职场生涯误入歧途。 $ W! C7 t' X! L8 b% g8 Q
4.不要因为一些小恩小惠,在“真离职”阶段选择留下。公司挽留你所付出的可能就是一个头衔和微薄的加薪。当你留下以后你会发现一切并没有发生变化,你依然厌倦目前的状态,甚至觉得所加的薪水对你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这个时候你会陷入痛苦的煎熬,继续留下看不到希望。在提出离职换来的却是公司对你的失信。想走的时候千万不要犹豫。
2 B/ f' S0 h) d3 t/ K 有些人在终身服务于一家企业,创造了无数辉煌,对企业有深厚的感情,例如HP中国区总裁孙振耀。有些人游走在多家企业,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李开复。获得成功有很多方式,是否服务于一家公司并不能决定什么,每个人对自我价值的体现有不同的见解,只要做好了决定,坚定信念的走下去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