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刚讲完了新的一期《TTT》培训,单单就讲授技巧就用了5个小时的时间,感到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看着学员课程结束后满意的笑脸,我自己也觉得很轻松。晚上和同事赵老师吃饭的时候,就开始聊起了培训。说到彼此之前的公司,对培训的投入和关注力度都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我之前任职的一家物流公司,培训的计划、体系、重视程度和财务支持都是非常到位的,而赵老师之前在一家汽车制造公司也深有同感。而我之前的公司已经成为全国最大最好的物流公司之一,成为中国商业模式的代表者之一;而赵老师之前的公司也是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我们一致认为是良好的培训体系保证了企业建立可靠的人才梯队,保证了企业在业务范围和管理半径同时扩张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高速发展。+ m9 B1 c: `7 C8 d
其实,培训的这个作用几乎所有的管理者甚至员工多能说出来,可是真的放在实际工作中可就做的参差不齐了。我接触过不同类型的公司,会感到太小的小公司只重利润,培训这个概念基本不存在于小老板的脑海里;大公司忙着去搞和谐了,搞固化的制度了,也觉得培训就是那么回事;很多大型国有企业做培训一般都是完成计划任务,把钱花出去,培训这块蛋糕是最容易搞到钱的,要不然你不花这个钱以后就没得花了。恰恰是规模不大不小,处于上升期和血拼期的企业最重视培训,因为培训对于他们来说是成本最低,回报最持久的投资。
0 @. N( T! s3 e% {. b2 c) ~ 为什么说培训是成本最低,回报最持久的投资呢?如果单凭投资回报率这个概念来说,培训不会产生多高的短期回报率,甚至是负数,因为你肯于培训员工、锻炼员工成长就必须要容忍员工,特别是新员工犯错误,而这个是有一定的成本风险的。但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说,公司培训可以简单可以复杂,可以聘用内部讲师,使用内部场地也可以一切外包,内训显然是可以降低甚至基本上不产生什么实质的成本;培训可以用短期的成本增加和利润负数换取更大的成本节省和利润保全,这种长远视角的投资回报的账单也是不难算的;在我看来,最关键的是培训对企业文化的传播和对员工综合水平的提升。企业要稳定,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要发展,靠的是员工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最重视培训的原因,因为他们既要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现有果实,更需要创造价值,使企业发展壮大。
! Z+ J' Y% u, R, A- `. [ 然而现在很多企业管理者对培训的期待有点拔苗助长。这种企业管理者也比较重视培训,但是他们错误的把培训看成万能的,要求培训必须要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这种想法也是不现实的。培训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凝聚和支持,这些对于企业都是软力量,而企业要想真的成功,取得成绩直接作用力还是要靠制度、技术、创新等等硬实力,所以培训不是万能的,培训的终极目标是帮助硬实力变得万能,但能不能如愿就是一个全方位比较复杂的事情了。培训是一项授人以渔的工作,效果是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实施和检验得到的,这个周期有可能是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甚至一年乃至更久,所以管理者千万不要随便对培训部门说:“我要求培训完立刻要看到改善!”拿我之前服务的公司,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跟进,一到两年之后,其中的很多年轻人已经成为各个系统的骨干核心甚至是中高级管理者,参与公司决策,这些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企业忠诚度也随着公司培训的逐步进阶进行变得越来越好,当然公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好的培训,是应该使得员工和企业双赢的。
& K6 Z( q: k2 j# M4 x2 A, W'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