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11-16
- 注册时间
- 2002-8-26
- 威望
- 0
- 金钱
- 23
- 贡献
- 11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01
- 主题
- 4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2-8-26
- 最后登录
- 2011-11-16
- 积分
- 34
- 精华
- 0
- 主题
- 42
- 帖子
- 201
|
作者:易宪容
一,引论
林行止其实是林山木的笔名。对于林行止,尽管在中国内地,由于受各种各样的限制,他的名字还不是那样广播四扬,甚至于内地的读者对他了解甚少,但是在中国内地之外的中文世界里,林行止的名字与香港《信报》的“政经短评”及“林行止专栏”的互动,则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对林行止的赞誉更是纷至沓来,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杜南发早在1980年就指出:“十年前,武侠大家金庸以历史人文睿智,撰写《明报》社评,独领一时风骚,备受好评。今天,被海外知识精英视为不可不读的香江第一健笔,则属林行止的《政经短评》。”也有人言:“如果说查良镛是香港六十年代自由知识分子的一代宗师,那么系出‘明’门、师承查良镛的林山木,则是八十年代的个中翘楚。”还有人称林山木先生为“香港社会的良知”、“中文世界财经新闻的权威”、“香港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之一、“当今中文世界最成功地将知识和意识形态商品化的文化商人”,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可以说,无论是社会民众的评论,还是官方(英国女皇授予林山木OBE勋章)及组织(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的认可,都足已说明林行止的工作对社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产生的深远影响。
面对着一代“大侠”、宗师,我们不仅需要的是“高山仰止”,更需要的是走近静观,了解他的心路历程,分享其成功的喜悦,以便让社会中每一分子都能够更好地成长,更好地有益于我们的社会。这样,我们社会的文明就会似“芝麻开花节节高”。正是在这意义上说,如果本文能够把林行止的其人其事跃然纸上,让民众对林行止先生有所知道,有所了解,我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以此为肇端,人们就会循其心路去寻找他们所要阅读的书,去追求他们所在获得的知识,去了解一代文化“大侠”的成长历程。
二,林行止生平简介
林行止是林山木的笔名,1940年出生在广东潮州地区一个艺术之家,父亲为画家,母亲为音乐教师。童年时受尽了苦难的历练,也由此在童年时候起体悟到人生真谛。这种历练为他日后的成长、人格的形成、价值观的取向及人生追求的契而不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学毕业后,林山木开始进入社会做事。60年代初在《明报》做资料搜集员,由于聪颖好学、工作努力,深受当时《明报》老板查良镛先生的赏识。1965年负籍渡洋到英国剑桥工业学院留学,主修经济学。在留学期间,尽管其生活并不是那样“太写意,工作时对功课念念不忘,上课时又感到筋疲力竭”,但是林山木还是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其处境与人生,一边课余打工,一边为报纸撰稿。用趣味盎然的文字来化解“吞到肚中的泪水,抒发脑中的积闷”。这里既留学的艰苦,也有为学的乐趣。后来林山木把这个时期的文章汇集成《英伦风采》四册,正是这个时期留学生活的写照。书中既有对英国传统文化的绍介、也有个人面对英人实际生活的观照,更有个人对留学生活的历练与体悟等各个方面,娓娓道来,把读者带入60年代英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林山木先生后来没有循其所喜爱与兴趣的路向而发展,走上文学创作这道路,而与那些“没有灵气”的经济数据、股票价位、统计报表等“俗物”交道,但其活泼的文字、从日常生活中知微见著及把经济学术语口语化的风格则伴随林山木终身。而这点则是林山林及《信报》得以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1969年学成后回到香港,被查良镛任为《明报晚报》的副总编辑,主管经济版。林行止主持《明报晚报》时期,恰巧遇上香港战后第一个股市狂潮。那个时期,一般的新闻报纸都不设财经版,《明报晚报》则独辟蹊径,以报导财经新闻为主。这正好吻合了当时社会民众的需求,因此,其报纸出刊后深受广大股民欢迎,很快林山木主持的《明报晚报》就成了民众心中的“财经权威”,而在那样民众对投资知识和资讯缺乏、股民对股市相对盲目无知的时候,其报纸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实在非同小可。而且林山木当时主持的《明报晚报》,不只是广泛介绍各种投资技术和知识,亦有专栏作者对股票的股评,这些股评都好象有点石成金之术,几乎任何股票,一经评点,都可以会身价十倍,股价节节上升。因此,林山木在报纸上介绍当年新颖投资分析与管理意念而在财经报道领域中开始崭露头角。
1971年林山木与骆友梅在香港结婚,当时骆友梅任职电视台,是香港第一位作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女记者。而与骆友梅的结婚也为林山木人生的道路上涂上浓重一彩笔。因为,后来正是这位伟大的女性,与林山木一起分担创业的艰难,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主持《明报晚报》3年之后,林山木写作的财经文章基本上炉火纯青,自己创业的人力资本与基础也水到渠成。1973年7月3日林山木与夫人骆友梅创办的《信报》正式开业。但《信报》的诞生生不逢时,当时的香港经济正进入低潮,香港恒生指数由1973年初创下1700点的高峰之后大幅回落,到1973年7月恒生指数下跌到604点。随着世界石油危机爆发和香港实施灯火管制,市场情况更加恶劣,香港恒指到1974年12月创下150点的历史最低点。以财经为主题的《信报》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其成长困难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加上业务管理未上轨道,开始投资规模过大,以致亏损甚大。加上创办时合伙人罗治平退股,《信报》的经营更是雪上加霜,曾出现严重财政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林山木只好忍痛割爱把新的印刷设备廉价卖出。报社也由香港柴湾几千平方米厂房,搬到北角只有一百多平方米的地方,总编辑室象个火柴盒,只能侧身面而出入。据说,在那最难苦的日子里,由于财政困难无法发工人的工资,林山木把房子也卖掉了,而林太更是典当手饰,以解燃眉之急。俗话说,患难见真情。这就是最为鲜活的例子。我们也可想而知,当时《信报》得以生存下来的艰难是一般人难以体悟到的。随着香港经济的回升,《信报》也在生存的挣扎中慢慢地走了过来,1975年中摆脱财政赤字,1976年情况开始好转并慢慢地站稳了脚跟,1978年起《信报》渐入佳境,开始步入顺利发展时期。在以后几十年的日子时里,林行止一直伴随着《信报》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岁月。
当然《信报》得以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六七十年代以后,香港社会与经济开始向现代转化。在这过程中也涌现出了新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则无论在学术训练、气质和价值观上,都与日趋保守的《明报》格格不入,他们需要新园地,针对新问题,作出他们的回应。这就《信报》得以产生的社会环境,但如果没有林山木和他因应时代所主张的新意识形态,《信报》即不可能出现,更谈不上取得成功。因为,在一个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中,市场法则永远是任何个人、任何企业成功必要条件。
林山木的生平看上去就是如此简单,除了到英国留学几年外,基本上是做报纸还是做报纸,写评论还是写评论。但林山木以报纸这种大众媒体却创造了写意的人生,创造了凡人无法攀登上的人生历程。现在林山木还是是《信报》及《信报财经月刊》出版发行人,骆友梅则保留报行董事职务。有一子一女,女儿林在山曾是港台节目主持,现在接替掌管《信报》。
(三\四见楼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