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 原帖由 廿七323 于 2010-6-8 9:53:00 发表 1、绩效指标的收集,收集的往往是不切实际的; 可能原因:对自身工作不了解,定位不准确;钻空子,怕考核,故意找点无关紧要的
# m' v/ P- D& U5 V: n$ | y 4 G# D: u5 @8 H; _$ U' p, ~- z
不太明白楼主要表达什么意思?我大致推测,贵公司推行绩效管理时,肯定是非常秉承“HR是绩效管理政策、方针的制定者、绩效管理表单的设计者、绩效管理理念的培训者、绩效管理推行的组织者”;这个定位在某种情景下是对的(譬如管理理念比较深入、管理基础比较扎实的公司),但是在中国的大多数企业中,如果HR持此种定位的话,那么“绩效管理的引入与推行必死无疑”,确实,很多员工对自身工作不了解(其实,这些员工很可能从来都没有系统梳理过自己的工作,只是觉得自己忙,这时,HR应该提供工具辅助他梳理工作)、定位不准确(这就跟个人对工作的认识有关啦,更多的普通员工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更多的只是“上级要求”、“拿这份工作就干这个事儿”等,仅仅如此),这都需要HR切入到业务中去,那么员工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工作、明白自己的工作定位,那么“钻空子”也就很难出现啦;说到“怕考核”,就跟“打仗时士兵怕死一样”,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人人都怕“死”。——其实,都跟HR自身的定位非常有关。
2、绩效面谈环节: 领导懒,不做面谈; 做面谈,却抓不住重点,对绩效改进没产生效果
: b% B& r, P+ o- e 就我访谈各一线经理、大部分员工所了解,并不是领导不愿意开展面谈,其实很多的“面谈”(这里不是HR理解的意义上的“面谈”——是要找个小空间、找个好时间、双方坐下来谈)都是在工作中随时进行的,如员工遇到问题,马上请示经理,经理会帮助分析或直接给出指示(其实,这就是“面谈”,很多员工、经理都说到,我们不能等到事情结束或季度末时再来“面谈”,我们需要及时分析问题、即时做出决策),从这个角度来说,HR理解的“面谈”、“绩效改进”都过于狭隘啦!
6 i9 O9 G+ b9 `4 F1 S 为了“面谈”而面谈,当然就抓不住重点,如果HR能列席某部门的会议,仔细听听,看看这些经理是否“抓不住问题的重点”。
3、改进措施推行难: 人们往往容易陷入一个自我的怪圈里,习惯于既定的工作方式、方法,对于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往往不容易接受
; C: z! c; W; Y9 \7 W w4 }! L* A这个问题我们分解分解:
1 a7 [% _- V! b! F+ p# t( h% g(1)“改进措施”是否是经过讨论制定的?是否是员工可以接受的?目前我看到的,更多的改进措施都是“方向性”的、“指导性”的、“原则性”的,各个层面的上级都很会开药方,但是都没有“药引”,员工看到这些,无从执行。 ' X, s4 C8 e$ b7 q
(2)员工内心是否意识到需要改进?也就是,改进会改变以前的工作方式、方法,这一方面需要让与他们看到改进后的效果,另一方面也需要他们有改进的意愿,前者可以由HR提供,后者需要公司的刺激。
* W1 g( \; M$ d9 }3 G8 Z% K+ V, q [/quo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