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11-12
- 注册时间
- 2005-4-4
- 威望
- 24
- 金钱
- 593
- 贡献
- 205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82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0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7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5-4-4
- 最后登录
- 2012-11-12
- 积分
- 822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130
|
回复:员工自动提出离职是否要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如下情形! p1 g9 C- r* A, y
A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有如下种情形:
4 `& J2 M4 D$ m. q: L* m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 c! w: {/ x* [; E& ~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 j5 z* X9 l4 b. h0 _$ L( O0 ^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 |& l$ n7 t" @- R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 F8 G4 E& N( F1 i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 s5 L' |" P0 k
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 H% n4 K) y7 y; E, e 7、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 y. }! Q: S; ^* }+ Z4 _" O* Q
8、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 u3 `: H9 c) z( t% A' ?6 J 9、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 R4 d& h4 o6 m+ h/ V
10、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 n! F8 k. F7 Y: `7 Z0 w 1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V7 X( o. D3 K9 }8 Y: I
B 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有如下情形:
$ `1 g1 c' f( ]8 a- C8 l2 w 1、用人单位提出,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 # \3 ]' l" M! S5 P5 K9 u+ X, o; L
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 W% J3 L: k: `0 x 3、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 D1 v k& }8 U$ T0 r+ } 4、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 P) k8 a% E' @% J6 l7 i+ n 5、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1 v: ~4 M0 [3 O- l4 Y! X. O 6、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2 I3 Z3 ]4 ] a# z5 p+ `; Q 7、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 k9 u6 N' f8 C% f 8、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 G- F2 ~9 T/ L/ T
9、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 G6 Z7 I* U! H1 U$ B) @- i4 H7 S Z; G# H
10、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1 r1 I/ q6 x8 {. |% y* L 11、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 v5 j `* f* D* G6 ^1 s w F 1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m) M9 X, O* c: k, n) b" h 操作指引:用人单位在实践中需注意,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前提条件是解除劳动合同的动议系用人单位首先提出,如果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即劳动者主动要求辞职,此种情况下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不支付经济补偿。
4 @' u1 m) ^& R5 z! j5 O0 K& s 经济补偿计算基数中工资的确定' n2 l! H0 J: h& v. y: W( U+ l \% g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计算经济补偿金的“工资”标准如何确定?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在计算经济补偿时,以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或基本工资作为计算基数,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就必须理解“工资”的含义。
6 g" W1 n9 ^: Y2 J a
. _8 m- J3 s: N3 A/ | |1 T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实践中劳动者的工资一般有基本工资、应发工资、实发工资之分。基本工资通常是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设定的底薪,一般未包括加班工资、津贴、补贴、福利待遇等。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按照法律规定应当获得的全部工资,包括了基本工资、加班工资、奖金、津贴等。实发工资是劳动者每月实际拿到的工资,通常会被扣减一些费用,比如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所得税,扣伙食费、房租费等,劳动者实际到手的金额通常会比应发工资少。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应当以劳动者的应发工资作为基数,而不是以基本工资、实发工资为基数。基本工资仅仅是劳动者工资的一部分,显然不能作为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而实发工资并不能真实体现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比如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支付加班费、克扣工资等违法行为都可导致实发工资低于劳动者实际的工资,显然也不能作为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
8 f( g* ]$ [! L) j* g 如还不懂,可以Q我994677099. |
-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