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0-8-22
- 注册时间
- 2010-8-19
- 威望
- 0
- 金钱
- 80
- 贡献
- 118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9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04
- 主题
- 41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0-8-19
- 最后登录
- 2010-8-22
- 积分
- 198
- 精华
- 0
- 主题
- 41
- 帖子
- 104
|
沙发
发表于 2010-8-20 17:09:52
|只看该作者
|楼主
-------------------------------------------------------------------------------- F. o- J9 ~( ?$ m1 j, y
对策与建议:准确定位,厚积薄发8 Z: v2 j* f! ^/ r, _
2 G, ~' w* P! d0 d5 z0 ` 这个时期应该是一个人风华正茂之时,是逐渐展现自己才能、获得晋升、事业得到迅速发展之时,但前提必须是保证 职业方向的正确以及自身不懈的努力。
5 z, C4 q& ?. U# I- K$ E8 f1 C
) I6 F: {% W* z9 `2 { 方向决定成败:此时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全方位审视自身以及职业的现状和未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事实上,许多职业人在30岁以前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没有好好的规划过自己的未来。或者由于年轻功力太浅没有经验,所以把事情想的太简单;或者由于年少,多少有些轻狂;或者仅仅囿于职业来考虑职业,没有能够从更高的高度上来考虑职业定位的问题。到了30多岁,随着阅历和经验的增加,应当对自己、对环境有了更清楚的了解。看一看自己选择的职业、所选择的生涯路线、所确定的人生目标是否符合现实,如有出入,应尽快调整。- q; H, r9 {$ Y4 \& ~' s/ i; U* ~: `
3 ] ^2 K/ |* Y8 L- [5 L 方向的确定有几个不同的路线和模式,譬如定位成为某一行业或领域的资深专家;或者致力于跻身企业组织中高级管理层;或者自主创业;或者步入仕途等等。具体选择哪一条道路因人而定,但一定要综合个人志向、能力特长、社会资源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确定。9 _# G, p, S! P
/ r+ w& D% ]! s 培育核心竞争力:机遇往往偏爱有准备和有真正能力的人。今天的社会,竞争和变化是永恒的主题,成功人士们的资质、素质及个性固然不尽相同,但一个共性便是他们拥有不同程度的他人难以超越或复制的核心竞争能力。不论任何行业或组织,出人头地、鹤立鸡群的人毕竟是少数,只有经过不断积累和学习,厚积薄发,培育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大大加速职业发展和成功的步伐。; ?% M6 L9 W$ u3 t
# t$ | B5 z5 @
x4 X9 ` i* ~8 f' c+ a& q% x d3 O g2 R6 V2 x0 i4 _
+ e: [! a `0 {- Q8 D
6 ^* ?( A7 j& [: _
; I6 ~' G+ ]2 |
等级:致知者% J; g& v/ U( j& i2 P) L
可用贡献值:35 ( h/ b& v- Y. ]2 A/ @, N ~
累积贡献值:1285
" |4 y3 v. X7 K9 C& l5 O. ?文章:1951 R1 t/ n. A; y: |4 o: u0 ~.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d. z5 Z2 `5 k. M# y/ u6 a* v9 h8 v6 y
我发表的主题 ; ?! ?$ ~" g3 T; n, h
我参与的群组 / ?% p3 ^2 B2 u
访问我的博客 A5 b' G* Q4 [1 N6 g) d
所在地:广东省深圳市 ; Z9 ]2 z' p; n% x* e
行业/专业:咨询/经营管理 字体: 正常 放大第 4 楼QQ 加为好友 / T) `: _/ G, \) D
8 z# I( y: }' t" W. o5 t--------------------------------------------------------------------------------
1 x- x2 x. ^+ T" H: v1 u9 K; ] 如何培育笑傲职场的核心竞争能力?我的核心建议有两个:2 `, \1 N: s W$ U7 ^! V0 Q2 S
5 a/ `! H3 {& k+ V 第一,最大程度发扬自身核心优势。上帝是公平的,他不会将所有的优点和幸运赐予同一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很多缺点甚至是难以克服的。真正聪明的人不会用自己的劣势去和别人比较,那样只会自欺欺人。只有将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最大程度发扬和扩展,把天赋运用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才可能培育核心竞争能力。2 E5 F( a1 \1 h, w
$ D/ ^0 D) d' H I 第二,要专注,做专才而不是通才。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一个人即使知识再渊博,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一个人即使再能干,也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在社会化分工如此细致的时代,只有在一定时期专注于某一方向和领域,你才能做到更加专业。在同等条件和形势下,当你比别人眼界更宽、思考更加深入、行业经验更加丰富时,你的核心竞争力就开始形成了。
7 L4 K8 H- W0 E5 J" K+ O) P8 f3 B( d
在跳槽中成长:更多时候,只是简单的自我分析还很难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很多人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和职位,往往是通过职位的变动实现的。个人因为跳槽而更好的认识自己和发现机遇,企业由于员工的适当流动而保持活力、不断创新。
$ r1 l) k4 z R8 n3 l- y' |
9 S G* T2 U7 R- e( j. ~ 但也有不少人,却是为了跳槽而跳槽。有的人做出的每一步选择看起来都没有错,他们或者通过跳槽增加了薪水,或者职位有所提升,或者遇到了一群好同事,但当所有的选择加起来其整个过程却是失败的。& k* A. T% s; @" V: ~: B7 N3 p+ ^$ C
. S9 q7 R6 _: `, g5 L
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跳槽要避免三个错误:5 h' Z& T' R, a& z* R
; y& R v0 J) u! E) W5 U) ^ 第一,不要轻易跳槽。也就是说,不要受短期利益影响而轻易改变职业方向。当你的职业规划方向已经确定,特别是知道自己适合在哪个行业、哪个职位工作,就不要受一些小的利益诱惑而随便改变。例如,如果你打算成为IT行业的资深研发人员,并且也在这个行业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你就不要再为了一两千元的加薪而贸然进入你并不熟悉的快速消费品行业去做营销。请记住一点,只有连续不间断在同一领域的工作经历才能积累成为有效的工作经验。6 ]1 m2 z, K' ]
1 l* p$ K- y6 j
第二,不要辞职跳槽。应该骑驴找马,而不要杀驴找马。从跳槽的技术操作层面来说,一定要在职跳槽,实在有特殊情况不得不先辞职再找工作也不要失业太长时间。人必须要务实,当失业太久连生存都有困难的时候出去找工作总会显现出底气不足。特别是职业履历的空白将普遍会降低雇主对求职者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可以拿到offer,薪水也很难突破预期。* f! W7 |; n1 ?9 V3 K/ c$ D5 l' o
9 I2 m. `! e6 ?$ y1 C- `3 | Q 这方面的例子也有很多。譬如,我认识的许多全职MBA同学,经历了近两年与社会相对隔离的学校生活后即将毕业时,由于缺少持续的工作经验,再次择业的起点和职位分布情况普遍不够理想。
" y) E! V" g9 x" E' e3 n0 B5 L, p7 Z) u/ ^* o6 q/ L3 |
第三,不要频繁跳槽。跳槽本身不是目的,而是通过适当的工作的变动和探索尽快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任何行业和职位,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感悟都很难做到真正了解,遇到挫折迷茫时,多些理性思考或请教有经验的朋友及同事。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企业和职位,任何工作都难让人完全满意,不要总是想着用跳槽来解决问题。
* B i* T! U; H- j9 r0 q5 _* ~, w/ c, L
在职业发展初期,太过频繁跳槽更容易让自己迷失方向,也常给招聘单位一种欠缺稳重、急功近利的不良感觉。如果职业方向和发展目标已经确定,随着职位的上升,应该控制在不低于3年才换工作。超过3年,也要在有特别好的机会和收益的前提下才跳槽。% t! b7 ]$ `7 j. d4 _5 t
7 h5 ]5 a5 ]9 y! h* U7 c5 h& H
& z( H: t: C+ q% e0 H E z" Z
+ L% H0 F# }5 b
4 K% Y W, k l2 L( e
+ m7 \ ?2 q& y) O! }: \8 |2 r2 _" B) @2 B
# k p# Q7 x: D/ g- L) }% s
' d6 w' z f3 x, H; n. F$ U. O等级:致知者5 _3 u5 w+ ]. x3 ^; H* S9 o) r. q
可用贡献值:35
# f' D) ?. Q; t累积贡献值:1285
1 @. S/ Y) m _- ~4 R文章:195- c) [4 f; S) L8 R" Q1 R*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M6 v- I/ ~# _% x
我发表的主题
4 y7 f4 P- l! B( m$ M# A1 D我参与的群组 0 E% K4 P4 |6 M4 p
访问我的博客
5 |7 l6 C2 y c/ p3 r) @- ~所在地:广东省深圳市
6 H4 K% m' g3 [+ V行业/专业:咨询/经营管理 字体: 正常 放大第 5 楼QQ 加为好友
% Y7 X+ \' j& V) V, \, u+ E
1 E1 M0 e N+ n( ]3 y; `) u--------------------------------------------------------------------------------
* H; z- q1 B6 T; t) [" i D' S" D& V35岁~45岁:发展危机( U* ^4 M2 k5 r/ I8 t
# V P, m2 M, J 从35岁开始的大约十年时间,大多数人将相继达到职业发展的最高点,这个年龄段的职业人士的特点是:心态稳定、有信心,年富力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能力很强,工作上也驾轻就熟。一个人在事业上所能达到的成就和职业高度,基本上在这个阶段可以定型,这一时期被认为是人的职业生涯的第三个阶段。, f5 k- }) |6 r1 D, K% k
r1 P% u+ N5 J7 E2 M
事实上,35岁和45岁,往往成为职业发展的两道坎。在企业层面,许多公司招聘人员时都会将35岁作为一个分界线,招聘35岁以下员工主要侧重于考虑学历、个人素质和工作潜能等因素,超过35岁人员求职时则需突出以往工作业绩、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职称等方面优势。在提升中高层管理人员时,45岁以下的候选人则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而在政府部门,提拔任用领导干部时也往往将是否在45岁以下作为一个重要因素。- V. o% S5 t. F1 k
- a9 m) F! F; ]" |1 ?% x 从现状来分析,这一年龄段的职场人士,应该算是各类组织中的“少壮派”,相对于二十来岁的人来说,他们褪去了浮躁,多了些沉稳;相对于五十岁的人来说,他们仍然充满活力,但稍缺火候。这样一群收入逐渐丰厚、实权逐渐在握的人,自然对事业、生活、家庭都有不少要求,但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
9 _$ C( r) @% o) v9 y- @6 ?4 ]! S
首先是经济上的压力。如果“混”的还可以的话,这批人在生活上是比较体面而丰富的,房子、车子、孩子、旅游都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素质的维持离不开金钱支持,高高在上的房价、一路攀升的油价、昂贵的子女教育开支、家中老人的健康医疗、出外旅游及自身进修的学费,哪方面花的钱都不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职业发展方面再遇到挫折或重大变动,稳定而高尚的生活质量将迅速下降。
3 s L7 B9 t1 a( E0 R, H) l( n e1 F% f0 k' M Y [$ n* K# S
其次是横向对比带来的无形压力。人类有一个普遍的弱点,不论工作、生活、还是情感,都喜欢拿来和其他人对比。有能力并不算太出众的同事晋升了,祝贺别人的同时总觉得有些不快;参观完别人装修华丽的豪宅,回到自己家中难免感慨一番;同学朋友聚会,见到他人名片头衔不是处长就是总经理,本来自我感觉良好的状态荡然无存。快乐,来源于自我满足;而痛苦,往往来自互相比较。" t$ |8 O" ^" y$ P2 A% ~# b
& w7 [% }! }, r( o 第三种压力是来自于后继者。岁月真是可怕,总在不知不觉间让你感到青春的远去。一边是逐渐逝去的青春与活力,一边是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虽然有着经验上的优势,但面对“后生晚辈”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坚力量们总是会担心被别人赶超替代,因此难免产生危机感。8 n# M8 T( U4 ~, ~, l, @
* U, b9 m. M5 e+ e* i' @% r3 K( d2 g4 t1 K, Z
. }8 Y2 v+ n) L {" M- ?0 g- f8 ]
6 M& o6 |& o0 s+ `2 z! ?" R5 T; W: R* m. a
' j( l' H3 ^2 h& H7 A/ w
4 |2 R( a' N& N3 H等级:致知者
# `! R6 S T% a. G$ `可用贡献值:35 9 ^) y8 G/ r* h1 e$ \
累积贡献值:1285 % S- Z$ \4 z: s: e# ^9 a
文章:195
/ O8 T- @6 l& ?+ x注册:2006年7月30日. c/ F! L$ \% w9 O* a
我发表的主题 , e/ M" [* E; C
我参与的群组 1 u% N7 v' Q! l$ s
访问我的博客7 U8 F" v4 `( N; [# P
所在地:广东省深圳市 " d8 {6 H0 t/ R+ W9 Y
行业/专业:咨询/经营管理 字体: 正常 放大第 6 楼QQ 加为好友 1 A, n! y: r5 f9 b0 W2 P# k' t
8 C* c) U" M5 w S! s3 \
--------------------------------------------------------------------------------
) @( Z: A& j% _: i- N4 m对策与建议:调整心态,更新知识, }! o0 B, m6 M7 r6 R# V% M/ s( ]
( T- f6 f' S, z8 g5 n" D
这一阶段,应该算是职场生涯中的收获季节,也是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大显身手的时期。这个年龄段遇到的最大危机,往往为能否再上一个台阶,实现进一步突破与发展的问题。
! ^' n# T8 ^! R* }+ m7 ^
L, i" t# R9 h, r4 [5 w+ X 塑造阳光心态:身在职场,总会有许多事情引发我们的感慨。有天生智者,自命不凡却四处碰壁、施才无门,因为他的心态太过浮躁,总是认为老子天下第一。这类有“才”无“德”的人,不论到任何组织都只能“怀才不遇”;有人没有很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走了很多弯路,他不知道不同人间发展轨迹不同,可比意义不大的道理,所以难以面对和接受被同事和下属纷纷超越,甚至成为自己的上司的现实;两个资质、能力相近的人,由于心态不同,一个脚踏实地目标明确,一个好高骛远投机取巧,几年下来身价可以相差数倍。
% b' o4 k1 E+ Y$ P% i/ ?2 A
2 d* u$ W+ x- A4 T7 X6 V" X" |# i& L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心态决定着我们能否成功。所以,当不能改变环境时,就努力适应环境;当不能改变别人时,要学会让自己改变;不能超越强者时,就转而向下比较。同时,要学会分解压力,更多的时候压力是我们施加给自己的。怨天尤人、自命不凡者,经常将通向成功的道路亲手堵死。而以一种坦然、平静的心态对待工作和生活,更容易获得快乐和晋升的机会。
3 }6 i+ ~' q& z2 l
+ u& R2 \8 Z$ r 坚持持续学习:根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一生工作所需的知识,90%都是工作后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很多人在此阶段都会遇到知识更新问题,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日趋缩短,导致这批人在知识结构上与年轻晚辈的差别较大,只有不断完善自己,更新知识结构,晋升的机会才越多。因此应该在工作之余多补充一些新知识,维持和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 v( g* \5 \" l1 o# l3 V }
: s. T. v' B9 U2 g! e" b2 z7 ` 这里有必要纠正一个观念,不少人误把学历当作知识、把经验当作能力,都是不对的。我从来不认为拿到文凭或学位等同于学到了知识,并且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在学校内学到的东西能够直接用于实际工作的,可谓少之又少。真正的知识是在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通过广泛收集各类资料信息,吸收借鉴他人的思想和见解,进行二次思维加工后归纳总结得出的成果。只有全身心投入经过深刻思考和归纳,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奠定自主创新的理论基础。而关于经验,有的人所谓的十年行业经验也只是对行业有点粗浅了解,有的人干了两三年已经有了很深的见识。或者有的人让你感觉,虽然他的经验很不够,但他的思维方式非常好,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肯定会有不错的发展。
/ j8 H7 P9 ~0 \" d% N- z! A
" }2 I- f7 w5 t" S7 F6 R0 J1 e) e. t 拓展人际网络:这个时期的职场人士的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及管理水平已经趋于稳定,这时应该更加注意提升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形成自己的做事和领导风格,并着重于人际关系和外部资源的构建培育。在此阶段获得提升和实现职业发展突破往往已不仅取决于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良好的外部社会关系网络和资源常常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 e! u ^9 M! g4 C; p$ K* }8 y( L% F
; h( Q4 }! _3 w: \' ]3 ` 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网络可以通过发展以下几个层面的人员来逐步实现:, k* L2 Q" d X
6 {0 T+ F' v; [3 W9 ?/ e
一是同行精英及业内人士。通过参加同行交流、主题研讨等形式,可以认识一批行业精英和资深人士,分享他人好的经验和观点,既促进自身专业技能及管理经验,又可不断挖掘一批行业朋友。5 a- U5 [# x2 n7 l$ f
5 ~7 g3 I! d) T; }3 H! Q 二是其他领域的优秀人士。这个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属于人际关系网络的社会。多个朋友多条路的道理,在信息社会同样非常适用。拥有一些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朋友,不仅可以拓宽眼界、增长见识,还可能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
3 @& D/ d- q! V: D% X
1 p% `8 z6 v, U 三是结交猎头公司的朋友。当你的经验、阅历和职位开始上升到一定层次,需要进一步突破时,这时可以考虑借助猎头公司的资源和力量。大量事实也说明,与一两家信誉良好、品牌影响力广泛的猎头公司建立长期联系,认识结交一些猎头朋友,将会大大拓展职业发展的空间。" Q2 x8 |8 a! a
: o2 m1 Y+ S7 t0 _! t7 H" ?
1 |+ D6 R l+ O0 |/ S1 B6 \
' V2 ]8 T$ c' N2 g
, A/ b$ A# M" b, _' L' H3 G% E2 O
. m8 h! j; s6 F5 c4 z+ E 8 G" l! K) i5 `( f1 G$ r3 H
/ M, I9 p: h) e% T0 Z$ Q' ?
: |, }% u% U( X0 ?2 l& ]等级:致知者
& S3 x7 v7 h3 D1 F) h; ]可用贡献值:35
7 o7 w m5 v% m5 r% v6 {8 c累积贡献值:1285
( f1 U, g5 m/ v文章:1950 T$ z3 b* d1 q: ^4 R;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J P# L, z6 q; P9 u% B' m- F
我发表的主题
( v, D( p3 D/ Z$ n我参与的群组
9 X1 [) i# q8 i7 ~' F访问我的博客
( l# ]! R% p5 ~4 a T1 `所在地:广东省深圳市
( K$ o' U4 r7 ]6 ]# M行业/专业:咨询/经营管理 字体: 正常 放大第 7 楼QQ 加为好友
: v& z8 h( e% d7 D1 |& B6 x( {& s/ p- J/ h* u& V7 Y9 ]& s, Y+ ~
--------------------------------------------------------------------------------
6 M+ X. P( k; n' h$ `) E 45岁~55岁:生存危机
6 w$ P4 K! ~0 q0 n# X) m- M8 i4 }( i' Q7 g; n
45岁以后,多数人的职业生涯逐渐进入晚期。成熟与无奈,非常形象的描绘出这个年龄段人的心理状态。一方面他们仍然具有一定年龄优势:处事老道、经验丰富、专业精湛。但同时又具有明显劣势: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变大,在工作中感到从未有过的寂寞,担心被时代淘汰,低学历、低职位者更加容易出现“饭碗”危机。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一些专业性职业人士如律师、医生、教师、研究领域技术人员等,其身价和职业成就则与年龄成正比关系。对这类职业人士来说,姜总是老的辣,年龄的增长反而对其职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 A, Z; d1 x2 S/ @, `7 L+ k9 W7 R" H9 n# j: g+ `
整体而言,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事业成功与否已基本见分晓,大部分人的状况是在原地踏步,什么晋升、工作野心反倒是次要的问题。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因此最害怕健康出现问题,最担心失去工作,工作稳定对他们来说是压倒一切的问题。( E- u! A% M; i& _( C3 Y+ `
7 F5 R r; E( |1 j 特别对女性来说,不论事业是否成功,她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定型,物质基础和社会地位已明确,其生存状态也比较稳定,因而生活满意度较高,但同时也最怕出现任何变数。她们对家庭更依赖,更注重家庭的温暖。男性的状况略有不同,一些人仍然可能在50岁前遇到人生的又一次上升机会。% m# D1 q3 O7 D
" e) A6 C4 M- _7 o5 {; ^0 ^ V- s" ]* A9 R
& O! R9 g7 C9 c0 J
对策与建议:健康至上,规划晚年
) O6 Y/ o' q% u$ x% Z( b* k+ v; g
& j1 ]" J% k' N 学会放弃:50岁左右还驰骋职场的人,往往已经成为商业组织、政府部门内的顶尖级人物或某些行业的资深专家。如果是管理者和领导,随着退休年龄的逼近,人对权利的占有欲望可能会特别强烈,前些年出现了不少国企老总的“59岁现象”,近年来随着激励体制的改革这一趋势有所改善。从职场人士自身来讲,应该要有放弃的勇气,当然并不是说将权利全部放弃,而是应该避免事必亲躬,要适当授权,将主要精力用在考虑战略层面及全局性问题。如果为专业技术性专家或行业资深人士,大可以将自身多年技术经验和行业底蕴发挥的淋漓尽致,这样更能树立权威和行业影响者的形象。
- H: x! l# [5 ~$ |# g P. i# }3 x I6 r+ y, v. l; O
规划晚年:完美的一生,必定要包括幸福的晚年生活。人近晚年,对物质层面的需求和依赖程度逐渐下降,随着个人业余时间的增多,精神追求将上升成为生活主题。在此阶段,有意培养一两项兴趣爱好,如音乐、摄影、书画、艺术等,将令生活变得更加充满情趣和充实。还可以多投入些时间在家庭,照顾家人、抚养孙儿,尽享天伦之乐。有些生活经历丰富的人,不妨在退休后静下心来将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回顾总结,写写文章甚至出书作著等,都是种不错的生活方式。- r$ E* @; ]' ?5 b" t. t
/ `7 Z, P4 \ U0 m; H1 J/ A5 S+ } 健康,幸福之基。对于进入职业生涯晚期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加重要的了。50多岁的人,学习的热情和更新知识、充电的能力也远远不如后来者,除了极少数人外,多数人的事业、职位、名利等在这阶段大局已定。而决定一个人在这一阶段以及退休后生活幸福与否的最主要因素便是健康。
2 A* Y1 x, E" S; \' A& i: Y9 h- N8 I4 M0 E; c, C4 ]7 D6 }
事实上,健康问题决不是只有在职业晚期才需要注意的,拥有幸福完美的人生,必须从年轻时就关注身体保健。中国著名医学保健专家洪绍光提出的健康新观念:60岁前基本没病,80岁前不衰老,轻松活到100岁。要达到这一目标,只有按照正确的健康理念身体力行。这里给朋友们推荐国际医学组织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的四大保健理念: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2 Y# U6 B& |& e. N- D1 s
) f2 D4 s5 C2 W6 v* m; }- ` 总之,职业危机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它的漠视。只要认清人生职业生涯的规律,理性分析,准确定位,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无悔的职业生涯。
1 r& v1 x" |/ ^9 s
9 b! k: p! W8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