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9-13
- 注册时间
- 2009-8-17
- 威望
- 165
- 金钱
- 2366
- 贡献
- 1188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719
- 日志
- 4
- 记录
- 0
- 帖子
- 422
- 主题
- 3
- 精华
- 1
- 好友
- 50
  
签到天数: 2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09-8-17
- 最后登录
- 2018-9-13
- 积分
- 3719
- 精华
- 1
- 主题
- 3
- 帖子
- 422
|
一般的公司没有足够的资金请外脑,而构建薪酬的系统势必要识别岗位的价值,我认为自己还是可以做的,虽然没那么专业,但由于更了解企业文化和公司各职位的特点,做出来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不合用的,更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实际业务能力,既然有机会锻炼,就不要放过;
& [/ l. o: ~5 T0 b4 t- A2 m
6 j( b: K7 U; k3 K- A* D, H具体操作中,可以借鉴目前能市面上能够见到的“要素计点法”岗位评价的方法;简单的说有大致几项:8 S% y; ]# ?! D6 y% v7 }
1、确定职族,就是说将相同性质的职位进行比较,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全搁在一起,不同的职族没有很大的对比意义;
$ A4 `4 i+ }, a7 a) K0 d2、给不同的职族确定要素及分级,不一定完全按照标准的“要素计点法”的4个维度27个要素进行评价,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自行添加或者删除;同理,各要素权重也可以自行调整;
% s1 o/ B; c3 k8 z$ b4 R* l& g3、确定评分的人员,可以选择360度的方式,可请几个方面的人进行综合评价,之后再按照不同人员的权重(例如总经理20%、直属副总30%,直属经理30%,协同部门40%,或者成立专家打分团等)再计算分值,同时也是把责任分解;- P9 @8 o' ]) T
4、多使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对要素和权重多收集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的避免官僚和主观主义带来的偏差,同时也能够消除各部门的敌意感;6 H2 ~5 B2 {: v/ I' u% H
5、整个过程一定要多沟通;
: _1 U& }( }2 U) K# j, M% A6、建议在要素确定后先进行小范围的测试,由于这个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量化评价系统,所以难免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通过360°虽然可以减少一些,但仍难以全部避免,所以在评价之后还应该再进行一些局部的调整,当然,这个就不能让其他人知道了。
+ B' {' O/ R ?( w- z7 c
( Q9 C6 @7 [+ [- x; H相关材料,网上可以下到,祝你顺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