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1-3-7
- 注册时间
- 2010-10-25
- 威望
- 0
- 金钱
- -17
- 贡献
- 14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3
- 日志
- 1
- 记录
- 0
- 帖子
- 4
- 主题
- 4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蒙面人](source/plugin/blueidea_extra/img/gender0.gif) - 注册时间
- 2010-10-25
- 最后登录
- 2011-3-7
- 积分
- -3
- 精华
- 0
- 主题
- 4
- 帖子
- 4
|
本文由胡八一博士著9 L, B3 u0 h4 I+ a0 l
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进程中,都感叹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运筹帷幄的职业经理人,一支忠诚又富有战斗力的管理团队,对企业来说,是一笔价值难以估量的财富。* s$ Z4 r2 q5 H/ _3 J; ~
然而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企业高管跳槽的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如李开复、唐骏等都从高级管理岗位上跳槽。还有就是企业大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控制权之争,如国美电器的黄光裕与陈晓之争,闹得硝烟四起,难分难解。企业如何克服职业经理人“水土不服”,以及如何刺激“空降兵”创造最大的价值,这成为企业为高管实施激励措施时,面临最严峻的考验。真正的股权激励要达到什么效果 一个巴掌拍不响,企业与高管之间匹配性程度如何,股东与职业经理人的利益追求能否趋于一致,主要体现在企业实施的激励方案,还有就是高管内心的期望值。其中,企业激励有货币因素和非货币因素。货币因素即薪酬、分红、股权等可用货币计量的激励。非货币因素则是尊重感、成就感、归属感、支配感等满足内心精神需求的激励。高管的期望值也体现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者的匹配性则取决于企业和高管之间的沟通,还有就是双方的契合程度。
N+ ]( ^ n+ y0 _. b; H7 A, [ 现代企业要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胜出,就需要具有敬业和创新精神的职业经理人。因此,企业需要设计一套有效的制度,能够对职业经理人进行长效激励。发达国家实行经理人激励制度的经验表明,股权激励制度是对职业经理人实施长期激励的主要方式。我国公司制企业也应当具备全球化的视野,积极进行股权激励方面的探索,充分发挥企业高管股权激励应有的正面效应。
/ c! x8 h: F; S" B' z6 R很多企业老板期望职业经理人能够与他同心同德,能够打败竞争对手,使企业很快成为上市公司,因此,对职业经理人非常重视。但是,要想让马儿跑得快,就得让骏马吃上粮草,而且让马儿吃好草。只有对核心高管进行股权激励,让他们承担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事业。使那些“空降兵”,永远不会背离自己的企业,他们再也不会把企业当作一个驿站,而是一个归宿。企业要使股权激励发挥最大的效果,就要用明天的利润激励今天的高管,用社会的财富激励企业高管! q* `( X8 E0 z$ e
设计适当的股权激励方案 企业最怕留不住优秀的管理人才,最担心职业经理人流动频繁,于是想尽办法留住这些高管,保持管理人才的稳定性。因此以人力资本为激励对象的股权激励机制越来越受到追捧,不仅是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的非上市公司也开始实行股权激励计划。# }' w) X5 _) H9 r) z
现代企业理论和国外知名企业的实践证明,股权激励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股权激励计划可以把职业经理人、股东的长远利益及公司的长期发展结合在一起,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职业经理人的短期经营行为,以及防范内部人控制等侵害股东权益的行为。
* r+ T% d! i0 R0 ^0 S' k" b& a 据统计,全球排名前500位的大型企业,几乎全部实行股权激励机制。在国内,员工持股计划、股权激励和长期激励,这些词听起来已不再新鲜。不过,一些企业在设计和操作股权激励时,还是面临很多技术难题。4 d# b0 \/ M1 G2 S# a
在笔者进行管理咨询时,经常有企业家提出股权激励的疑问:这次拿出多少股份来激励员工较为合适?如何分配股份?虚股和实股如何选择?以什么价格出让?需要公开报表吗?会影响企业的再投资吗……股权激励的这些问题,在柏明顿9D股权激励模式中,都给出了详细的解答,9D股权激励模式是在总结大量股权激励咨询项目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特点和需求独创的股权激励设计和实施控制模型。+ _. I8 q. e+ V( Q
企业通过推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股权激励措施和方案,形成“着眼未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核心人才人力资本价值潜能,达到老板与高管同心协力的效果,共同做大企业的“蛋糕”,实现双赢。
9 l* [# A" M+ v' n. s舞好股权激励的“双刃剑” 股权激励就是企业将蛋糕切出一块分给职业经理人,企业对职业经理人进行股权激励,就是将企业管理层由代理人的角色换位成企业所有者,通过利益绑定的方式提高职业经理人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 ^9 l: k/ _) ~) Z- L
但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股权激励是一把“双刃剑”,在企业还没有做好股权激励的准备时,切不可盲目引入股权激励的方式,要谨慎制定企业激励的策略,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d5 ^# p( I) E" ]( D: ~# v
从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国美事件中,股权激励成了控制权之争的导火索,陈晓的股权激励计划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股东们进行了“金手铐”般的笼络,但同时引起了一些股东和普通员工的质疑。中小股民担心,实施股权激励可能会引发道德风险,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而普通员工则表示目前推行的股权计划过小,影响了企业高管以及普通员工的团队凝聚力和集体士气,容易造成“激活一个高管,抑制一群普通员工”的恶果,引起企业的内讧。, v- L+ A. T5 F/ W+ P% x) d4 `
企业进行股权激励,本意是要造就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而结果则恰恰相反,造就了一批丧失创业激情的人。因此,企业在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首先要设立利益的分享机制,另外,也设计风险的分担机制,从而实现股权激励的初衷,使激励效果达到最优化。 0 p# s" P! ]0 |( z$ ~, n9 t
“金手铐”与“银手铐” 推出股权激励的公司,股权激励起到了“金手铐”的作用,促使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推动公司业绩平稳增长,“拷”住了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锁住自己的管理团队。" |8 \2 V E5 u& N9 S
企业在为高管打造“金手铐”的时候,也要及时打造“银手铐”。“银手铐”就是对高管的控制约束机制,控制约束机制是对职业经理人行为的限制,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公司规定、公司控制管理系统。
. I; |' w! ` ^: e6 f 职业经理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者,掌握着企业核心的信息和资源,如果高管带领团队集体跳槽,或自立门户,那么对于企业来说,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此,企业要具有良好的控制约束机制,最重要的是给公司高管设定法律义务,提高职业经理人违约风险和成本。
) y. g) Y' A8 Z8 g良好的控制约束机制,能防止职业经理人的不利于公司的行为,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约束机制的作用是激励机制无法替代的,因此,加强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约束机制的效率。
- n- G% z6 f' H, x' m/ O+ L2 p 高管的法律义务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来源于《公司法》的忠实、勤勉义务;二是来源于《劳动合同法》的保密义务、竞业限制义务;三是基于《合同法》的其他约定义务。企业打造约束机制的“银手铐”,在引进职业经理人,以及实施股权激励的同时,做好两手准备,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 |8 Z: L) P+ N. W7 R短视行为与战略规划 很多企业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稳定高管团队,促进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但出现另外一种格局是,创业板高管的离职潮开始涌现,在这些主动请辞的创业板高管中,职务涵盖了董事、副总裁等高管,有接近一半人直接或间接持有股份。' E8 w3 h4 k: e2 ?4 T9 j
也许是高管在离职后的减持自由度比在任时大大增加,在利益诱惑与公司发展前景之间,更多的是选择前者。在这种短期行为的背后,凸显了企业约束机制的缺失。不少创业板公司在设计激励制度时,规定高管满足一定的工作年限和业绩条件后,就可获得期权奖励,但大多数公司缺乏约束条件,这为高管“离职潮”埋下伏笔。0 }2 v$ W" ?8 o% m
另外,这些上市公司的薪酬结构也出现问题,由于很多经理人持有股东和高管的双重身份,这就决定了工资报酬所占份额很小,利润分红、股权增值才是获利最大的。另外,经理人的工资与公司盈利情况挂钩不足,而与资产规模的关联度更大。
* g- X1 E" N; Z, E C9 O 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能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管理人才。但是单纯的现金激励很可能导致高管的短视行为。高管为了在任时的良好业绩,不惜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在薪酬激励不当的情况下,高管更容易选择跳槽,而公司不得不付出更多人力成本的代价,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0 {; d8 O4 C3 W1 P8 j u7 M
因此,企业在高管激励的策略上,要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规划,在现金激励与股权激励设置合理的比例,这就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衡量,考虑人力成本和实际的支付能力,也要设置股权激励的限制条件等。企业与高管只有做好充分沟通,才是激励措施具有量化、可操作性。
0 A' G$ Z2 G6 |- i0 P 同时,对于高管的激励,企业也要重视持久深远的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带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能使职业经理人认同企业文化,增强其归属感,愿意与企业同甘共苦,他们也把企业当作施展才华的舞台。否则,企业即使提供再丰厚的薪酬与期权,这些“心高气傲” 的职业经理人,迟早也会“空降”到别人的企业。 ( o; Z H" c/ _" q' w
4 W1 T9 ?- K5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