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455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心理自救,用理智驾驭情绪

[复制链接]

14

主题

5

听众

3346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1-2-13
最后登录
2016-1-28
积分
3346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1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8:06: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一位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事业和生活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破坏作用。因而把自己的情绪升华到有利于个人社会的高度,乃是明智的良策。在情绪易于剧烈波动的时刻,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严防偏激情绪的爆发。人的情绪和其他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这就决定了人是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可以理智驾驭情绪,做情绪的主人。以下几方面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 r& @7 b7 J7 ^. U0 ^8 _, h
1 ?8 J) d4 {0 z5 r' B1 v/ L' H  T回避法
4 g/ V% Q$ z* V# _+ e: ^8 E  H
* K2 K' G" y5 C# t' U
, L; j2 d: Q5 p
当人陷入心理困境时,最先也是最容易采取的便是回避法。躲开、不接触导致心理困境的外部刺激。在心理困境中,人的大脑往往形成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回避了相关的外部刺激,可以使这个兴奋灶让位给其他刺激引起的新的兴奋中心。兴奋中心转移了,也就摆脱了心理困境。“耳不听心不烦”,正是说的这一道理。比如,家里的琐事使您“勃然火起”或“郁闷不乐”,就到单位上班;身患绝症者不妨去医院看望垂危病人;面对一份无望恋情的深深困扰,以一种大智大勇来逃避,这都是有效的心理自救,也是客观回避法。此外,还可采取主观回避法,即通过主观来强化人的本能的潜在机制,努力忘掉,或压抑自己不愉快的经历。在主观上实现兴奋中心的转移,注意力转移是最简便易行的一种主观回避法。在您痛苦愁闷的时候,集中精力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自然就回避了心理困境。
% ^: \' B2 J0 Q/ D+ ^ ! j, G6 I2 ?9 y9 T0 M5 Y; g
转视法
: I% ~! P" B" N2 _6 S, o. ~3 K8 p, p& ^9 x# J

/ e# X5 r5 m4 w4 h" a& h- K并不是任何客观现实都可以逃避。有时候,同一现实或情境,如果从一个角度来看,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陷入心理困境;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可以发现积极意义,从而使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相传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二儿子晒盐。为两个儿子,老太太差不多天天愁。愁什么?每逢晴天,老太太念叨:这大晴天,伞可不好卖呦。于是为大儿子愁。每逢阴天,老太太嘀咕:这阴天下雨的,盐可咋晒?于是又为二儿子愁。老太太愁来愁去,日见憔悴,终于成疾。两个儿子不知道如何是好。幸一智者献策:“晴天好晒盐,您该为二儿子高兴;阴天好卖伞,您该为大儿子高兴。这么转换个看法,就没愁发喽!”这么一来,老太太果然变愁苦为欢乐,心宽体健起来。看来,在审视、思考、评价某一客观现实情境时,学会转换视角,换个角度看问题,常会使人感到痛苦不堪的心理困境化为乌有。
2 n. b  T1 Q: M/ k 7 d5 b7 Q/ C3 p* v
自我安慰法9 Y: j' M2 ^) p9 X" _
2 F  d' ~8 O( z+ D
) v0 L# H9 q% r3 C) {% r$ L
伊索寓言说,一只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只能得到柠檬,就说柠檬是甜的,于是便不感到苦恼。心理学便借用来,把以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以求心理自我安慰的现象,称为“酸葡萄与甜柠檬”心理。不错,在自慰时所谓的理由不过是“自圆其说”,但确有维护心理平衡,实现心理自救之效。单位里评职称,不能每人一份,为此茶饭不思也太不值得了,这次评不上还有下次,再说,没有职称也一样称职,有实实在在的业绩就不掉价,何必为个虚名玩命?恋人分手,也好,跟这样无情无义的人成婚,说不定要倒大霉,早跟她“拜拜”,岂不是免去后患?两百块钱丢了,就当年终奖没发,何况“去财免灾”,全家平安还不是大福?. d$ _# P8 q5 b9 h! W9 c

) ]4 n0 ?. A! L这不是“精神胜利法”吗?正是。精神胜利法不该被瞧扁了,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摆在那里,如若能改变,当然该向好处努力,如若已成定局,无法挽回,就该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这比垂头丧气、痛不欲生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0 S3 l+ Y3 W$ L! M
5 a' a. v, O2 k3 s+ D幽默法/ y( T6 d' C& `

/ X+ x; I# @) L3 A0 t, O

" p% f, p/ f# R1 i9 H4 G2 R幽默法对解脱心理困境是极有助益的自救策略之一。据说,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位脾气特暴的太太。一天,苏格拉底正与客人谈话,太太突然跑进来大闹,并随手把脸盆中的水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局面何其尴尬?这对一个稍有血性的男子汉来讲都是无法忍受的,苏格拉底却笑了一笑,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会有大雨。”一言解窘,他妻子也禁不住笑出声来。英国首相威尔森在一次演说进行一半时,台下有人大喊:“狗屎!垃圾!”这分明是指责他演讲的内容。但威尔森这位干练的政治家却微笑以对装糊涂:“狗屎?垃圾!公共卫生?各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这个社会问题。”就这样,他不仅没陷入困境,反倒赢得一片喝彩。9 q1 j( T8 Z; s3 a5 f1 l

% n0 x0 B" B. C, K: O- W笑是精神消毒剂,幽默是走出心理困境的阶梯。当事业和生活受到挫折时,当交际出现僵局时,幽默的行为,幽默的语言,常常能使困境和窘迫转为轻松和自然,从而使精神紧张得到放松,和缓气氛,释放情绪,减轻焦虑,摆脱困境。
$ I) X0 S; H+ e7 m5 w) w4 y
3 j- q4 `( x1 f, s& |4 j# Z  @低调法
) T. I0 Z' x" S! F; |) S; w" V  o1 F9 S: Q+ ?$ G- ^3 b4 U* p
: _. B% B5 }0 a$ i2 [8 F/ ^1 F' Y
人出于本能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期望值。这自然有其积极意义,它是个人进取、社会进步的一种心理驱动力。但“物极必反”,一味不切实际地以过高的期望值来对待人生,也许正是有些人每天都在郁闷愁怨的心理困境中消磨宝贵时光、终生不能享受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的心理根源。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越大,这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结论。
7 I/ [/ Z2 c# i% J) K; T 0 i$ v  J& y( T
于“官”念,于“钱”途,于“物”欲,调低期望值;于事业也该如此。虽然,“志当存高远”一向为人称道,但没有芸芸众生何谓社会?虽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向有人欣赏,但没小小兵卒组成军队,谈何将军?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只有一个珠峰。群星虽没有太阳耀眼,同样熠熠生辉;群山虽没有珠峰的高大,同样勃勃向上。“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颗无人知道的小草……”拥有了小草的境界,便告别了心理困境。
4 L5 n& p' y3 ^5 N* _* I
5 R: o* v$ q. ~3 C3 C+ e4 r7 }宣泄法; W& N6 Q$ f0 b- o' U
( F( D; R( {; o# x+ }

" R: B9 C/ y1 O7 L# A+ V$ z. J# c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压抑自我情绪似乎给予更多的肯定。而对宣泄自我情绪则给予更多的否定。其实这有违心理科学。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后,用意志力量压抑情绪,表现出正常情况下的谈笑自若。这种做法虽可以减轻焦虑,但这只能缓解表面紧张,却按捺不住内在的情绪纷扰,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陷入更深的心理困境,带来更大的身心危害。愤怒如强加抑制,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时刻有毁灭自己或他人的危险;悲痛如强加抑制,不随泪水宣泄出来,不仅会危害身心健康,甚至会气绝身亡。如同闷热的夏天唯有一场大雨,才能使空气一新,如晴空万里一样,困境中的心理重压也只有宣泄出来,才能赢得心理上的一片晴空。4 [3 L/ }+ N  _& f% S3 N( j  E2 g
9 T8 l3 B9 r4 d- V, e$ \6 e
宣泄按社会效果说,有合理不合理之分。善于心理自救者总是选择合理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苦痛:一是理智性的合理宣泄。如对自己的至亲好友诉说心中的委屈和痛苦,或者自己跟自己倾吐,诉诸文字,让心中的苦水流泄出来。二是情感性的合理宣泄。据说,美国某任总统的办公室内设一满装细沙的沙箱,以必要时宣泄心中的怒气。这实在是明智之举。我们不妨照此办法,在适当场合,大哭一场,大叫一番,任怒火喷发。这也是智者和强者所为。因为这是陷入极度心理困境的即时性的最佳自救策略。9 d6 V) K% O: B+ ^+ `1 |
- q3 x/ H5 i. n7 X& z
补偿法
4 c  b* w+ Y  A: O
+ G# y1 A" K/ i
6 V+ f2 a5 g$ I2 F4 G
“人无完人”,一个人在生活或心理上难免有某些缺陷,因而影响某一目标的实现。人会采取种种方法补偿这一缺陷,以减轻、消除心理上的困扰。这在心理学上称为补偿作用。一种补偿是以另一个目标来代替原来尝试失败的目标。如著名指挥家日本的小泽征尔,原是专攻钢琴的。他在摔伤手使十指的灵敏度受到影响时,一度十分苦恼。后来他毫不犹豫改学指挥而一举成名,从而摆脱心理困境。另一种补偿是凭新的努力,以期某一弱点得到补救,转弱为强,来达到原来的目标。希腊政治家狄塞西格斯因发音微弱和轻度口吃,使他不能演讲。他下决心练习口才,把小卵石放在嘴里练习讲话,并面对大海高声呼喊。最终,他的语言劣势得到补救,成为闻名的大演说家,内心的紧张焦虑也自然消除。1 p6 F( q8 Z4 ?% M! N2 c

7 Y+ r9 U$ n7 U) {面对自身的某些弱点或缺憾,如果只是徒叹奈何,只会品味苦涩。积极地对策是另寻一条路,以真正走出心理困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对这条自救之路的最好诠释。# F# j- b( V, t! p- B1 K4 t- @8 i

6 Z& T# g* e" J2 {2 r升华法8 c$ Q/ z& q9 B8 X/ [4 a

! r& j) g" Z# }

2 e: d/ o" z' U- ]2 B" K# e+ B文豪歌德年轻时曾遭受失恋的痛苦,几次企图自杀。但他最终把破灭的感情当做素材,从爱情焚毁的灰烬中得到灵感,写出了震惊世界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真所谓“塞翁失马,安之非福”。
6 M: Q' [4 S  D$ Q$ `
9 z9 r( @# t$ [3 R; A困境和挫折,绝非人们所祈求的,因为他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压抑和焦虑。善于心理自救者,却能把这种情绪升华为一种力量,引向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利的方向,在获得成功的满足时,也清除了心理压抑和焦虑,达到积极的心理平衡。古之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孙子、不韦、韩非、司马迁等等,之所以为万世传颂,就在于他们在灾难性的心理困境中以升华拯救了自己,塑造了强者的形象。在人遇到挫折时,一味憋气愁闷,或颓唐绝望,都无济于事,做出反社会的报复行为更是下策。这都是拿别人的错误在惩罚自己。正确态度是:化挫折失败为动力,从心理困境中奋起,做生活的强者。
" s! r# q0 a8 ?" P# g
6 w6 A' c0 L. P' N: A" G“当自求解脱,切勿求助他人”。这是释迦牟尼圆寂时的最后一句话。我们不必去当佛教徒,也无需拒绝他人的援助之手。但当我们为心理困境所扰时,要应该首先学会自救。8 l6 U8 Z2 Q0 H# C& v5 g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yiyi907 + 18 谢谢分享!

总评分: 金钱 + 18   查看全部评分

14

主题

5

听众

3346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1-2-13
最后登录
2016-1-28
积分
3346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115
沙发
发表于 2011-3-16 18:07:28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有点儿小郁闷。。。出去走走。。。。
( r  R, m9 W2 n# O8 b- \6 R3 T# i) m  ?9 o( L0 {+ ^
闪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20

听众

1万

积分

同进士出身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签到天数: 111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10-5-26
最后登录
2025-2-20
积分
15291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2167
板凳
发表于 2011-3-16 18:31:23 |只看该作者
看完后不郁闷了,学习了!
马上要赢,要赢不要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

听众

3346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50 天

[LV.5]常住居民I

注册时间
2011-2-13
最后登录
2016-1-28
积分
3346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115
地板
发表于 2011-3-16 18:45:1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看完后不郁闷了,学习了!2 G# u/ s' S" {  D7 z4 D9 C8 q
义果 发表于 2011-3-16 18:31

" U4 \* o4 L1 X- j# _8 d8 J( x; b
/ \: r  ~* d5 g' w  s# ^
7 S! q! R6 @! [* Z( B呃。。。。这么有效果。。。
, L# f2 c# {* I! ?' N# p5 j1 B/ @3 B6 w/ k
o(∩_∩)o 。。。有时看看这类文。。还是有帮助滴。。。
! @1 a+ E* B: @  o( n' [5 J# ^% }, }9 V6 A% o
/ c# ~+ G  Y1 ?  j9 V'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7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0-10
最后登录
2011-4-11
积分
79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1
5
发表于 2011-3-16 21:19:57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7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0-10
最后登录
2011-4-11
积分
79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1
6
发表于 2011-3-16 21:20:30 |只看该作者
很有用!!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178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26
最后登录
2011-10-31
积分
178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27
7
发表于 2011-3-17 17:10:37 |只看该作者
听课的时候老师教了一个调节压力的呼吸大法。感觉还行,心静则智慧生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