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5
- 注册时间
- 2011-4-29
- 威望
- 21
- 金钱
- 6963
- 贡献
- 2454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943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838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11
   
签到天数: 327 天 [LV.8]以坛为家I  - 注册时间
- 2011-4-29
- 最后登录
- 2013-1-5
- 积分
- 9438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838
|
1.是否一定要经历6个月脱密期? 这样的约定是否合法?1 K0 a6 P, F' L/ ]$ f( P
合法。依据《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款“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六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相关内容……。”
% K- g6 I7 D) y, H: i2 X1 D4 {注1:在签定竞业限制协议的对象上,法律并没有强制性的规定,但签订该协议的前提条件是有可以保守的商业秘密,并且这些商业秘密有可能被接触到。5 H/ X, z" g' N& t+ u
注2:上述通知虽未废止,但与现行的《劳动合同法有冲突》,如果真的发生争议…… 应该遵循上位法,保障员工的离职权利。
$ y: d3 l( K, h, _注3:但一旦发生争议(劳动纠纷-仲裁/侵犯商业秘密-法院),个人和下家单位都会冒较大风险,且耗时甚久……。单位还可以在该员工提出离职的同时提请劳动仲裁,那接下来的1年的时间该员工都会受制于此……
1 z# N$ b4 P* }* `2 t4 b' `
( m, ~# w% T! p! p2. 签的话,那个竞业禁止协议之前没有看到过,上面很可能有比较苛刻的条款。比如把他的下家列为竞业禁止公司(公司已知道他的去向)或业内的几家知名公司都列入禁止名单。公司这么做是否合法?6 ]' k& `, O# [% s' S9 e( P1 G
看情况。如果下家公司是该公司竞争社,那么企业行为合法。如果不是,那就侵犯了员工的择业自由。
d. _. W* d/ Z$ n
2 @( T! G( s, E3. 之前的劳动合同里只提到要离职时要签署竞业禁止协议,而没有告知具体内容包括上述禁止公司名单,经济补偿数额等。公司这么做是否合法?
, o( Z# F. t' V( c9 H. y m合法。但在签订竞业禁止协议时应明确竞业限制的地域、范围、年限(最长不超过2年)、经济补偿金额、违约责任等内容。当然,员工对协议内容不认同可以拒签,那就回到问题1……。
r, |; W: r& V# c# w1 }" k
# u _3 X* Q) f2 S& q% t2 L但如果该员工确实掌握企业商业秘密,并且在离职后去了竞争社,即便不签竞业禁止协议,企业也可以侵犯商业秘密的名义提起诉讼。更有甚者,即便该员工不掌握核心机密……(此处略去数十字)。2 L$ i6 s$ v* g- W8 A. e
对员工和企业而言就是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问题。所以,不要弄到剑拔弩张,建议协商解决。; E$ x' K) g1 m2 c5 V# C* o5 X
. o9 j+ o. r p+ ?
以上,仅供参考。. s/ t# v3 f3 l: a: t6 e' L+ c
本帖最后由 TEOH 于 2011-7-28 16:08 编辑
9 a5 a( U) K( V4 I) P$ g8 l* D3 Z/ Z! e: c5 S$ t8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