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17
- 注册时间
- 2005-10-7
- 威望
- 0
- 金钱
- 963
- 贡献
- 486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449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29
- 主题
- 12
- 精华
- 0
- 好友
- 9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5-10-7
- 最后登录
- 2013-1-17
- 积分
- 1449
- 精华
- 0
- 主题
- 12
- 帖子
- 229
|
5. 知恶不黜,则为祸始3 r6 _ ^2 a1 G2 I6 J2 E ]
古人说得好,"国之大事,莫大于用贤,退不贤,赏功罚罪矣。"这不是说,国家的大事,没有比任用贤能,黜退不肖之徒,奖赏有功者,惩罚犯罪者更大的事情了。因这,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有退;国之将亡,贤不隐,乱臣贵。这就告诉人们,君子受用,小人被黜,这是国家兴旺的吉兆;贤人隐退,乱臣道,这是国家灭亡的征候。再说,使用贤者,那么社会上做好事的就会多起来;任用不贤者,那么社会上的怨苦声就会大作。当好人受气,坏人吃香的局面出现,国家不乱才是怪事。所以,前人从切身的经历中得出血的教训;知恶不黜,则为祸始。9 L* b3 W3 `, K' F$ y* P
古人历来认为,如果任职之臣多不得当,贤者退黜而不肖者升进,忠直者疏远而谗佞者亲近,天下就十分危险。任用人才必须得当,否则会危及天下。
/ }: o/ q4 t8 S/ g) b 我国历代军事家还比较重视对军事人才的考核。在历史上有"考绩"、"考察"、"考课"、"考成"等记载。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吴起就强调要通过考核来"罢不能","废无用",即罢免无能和不称职的官吏;"捐不急之官"即除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官。管仲更明确地提出:"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意思是说,即使有才干的确的人,不经过考核和试用,也不能轻率地录用。我国三国时期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把考核作为军事人才官职的升降、赏罚的根据。如曹操说的:"明君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同时他还强调要做到公平合理地进行赏罚,就得进行有效地考核,没有正确地考核,就谈不上正确的赏罚,因而就不利于人们改错立功。这种考核观念发展到魏明帝的时候,逐渐形成了"考课之法七十二条"制度。4 G! y1 j& ~" ?' t7 w
自古贤者在位,能者在职,然后百度修,庶绩凝,方夏安,奸宄消伏,戎锹不敢轻侮中国,百王由之,若出一轨。/ Y5 u3 i' m; q% r9 p3 o! A: x$ C
贤者任之,奸邪者不任之,则任贤之道尽矣。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有功者进,有过者黜,无功无过者职其旧--如是可以劝而惩过。" i- Y" |" c+ ]; a" G/ g1 S
秦始皇出游到沙丘病死,其幼子胡亥在赵高策谋、李斯支持下,矫诏立胡亥为二世皇帝,杀秦始皇遗诏要立的长子扶苏。胡亥登上皇位后,想的不是如何治国安民,而是如何才能享尽人间的富贵。他和赵高的一段对话,显示了这位"二世祖"的本色。
! A3 X: {3 h/ U* F" b1 e6 q4 c1 U胡亥对赵高说:"夫人生居世间也,壁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可乎?"意思是说,人生苦短,既为皇帝,如何才能享尽人间富贵。赵高大为赞扬说:"此贤主之所能行也。"9 {1 h7 G( |0 N! v& i
赵高是个很阴险而有心计的宦官,他深知胡亥这个"花花公子",所想的是如何能安坐帝位以尽情快活,便一切顺着他使他沉迷于享乐,以达到孤立而控制之的目的。1 h) D# l5 p, T/ X; T
赵高先是向胡亥提出"高枕肆意宠乐"的办法是:"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殊,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危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陛下枕肆意宠乐矣。计莫出于此。"胡亥果听赵高之谋,尽除其先帝旧臣,杀其兄弟十二人姐妹十人。" g4 L7 f9 ~. i6 B- a* p
在达到孤立胡亥的目的后,便阴谋将胡亥控制在手里,他对胡亥说:"先帝临朝制天下久,朝群不敢为非,进邪说。今陛下富春秋,初即位,奈何与卿廷决事?事即有误,示群臣短也。天下称朕,固不闻声。"这是说,胡亥年轻,缺乏理政经验,他不上朝,上朝与群臣一起决事,错了会被群臣轻视。胡亥只想享乐,要他不上朝,当然乐得听从,于是处理朝政,只在禁宫中独与赵高商议决定。而胡亥这个"花花公子"没有理政才能,实际上朝政大权者操纵在赵高手里,赵高利用手中权力诬以谋反罪杀李斯后,被任为丞相。9 f& r: E1 J, f7 ], z5 O) q
赵高阴谋为乱,取而代之,恐群臣不听,便先试之:他献鹿给胡亥,说:"马也"。胡亥笑说:"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大都默然,有的说是马以顺赵高,有的直说是鹿,赵高则以他事将说鹿者杀了。从此群臣者害怕赵高,而赵高敢于指鹿为马,而群臣大者不敢吭声,说明他的权力已超过了胡亥。8 W* Y0 o9 P" i9 y* _/ \
胡亥穷奢极侈,尽情享乐。为满足其私欲听赵高用严刑峻法,横征暴敛,致激起人民造反,天下大乱。赵高却对胡亥说:"关东盗毋能为也。"及秦军主力于巨鹿被项羽军消灭,胡亥知情责备赵高,赵高怕被杀,便先动手杀胡亥。赵高恐被群臣反对,不敢自立,便立子婴为秦王。旋为子婴所杀。不久刘邦攻入关,子婴投降,秦亡。( ]' P4 v9 y, H& S! c. w7 `' p&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