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9-8
- 注册时间
- 2003-7-7
- 威望
- 0
- 金钱
- 1380
- 贡献
- 7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138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40
- 主题
- 70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3-7-7
- 最后登录
- 2006-9-8
- 积分
- 1387
- 精华
- 0
- 主题
- 70
- 帖子
- 240
|
地板
发表于 2004-4-14 21:3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4
“人才富矿”从何处开掘? / s W2 g; g" E& _( m$ w+ D
B& k! }9 }& W6 o3 w+ V
来自北京市人事局的数据说,北京每年新进大学毕业生1万人,其中研究生3000人,目前拥有人才总量180万人。有专家预测,到2005年,北京人才总量预计会超过200万人。另一个事实是,近两年来,上海、深圳、广州、浙江、江苏、重庆、辽宁、陕西等省市纷纷进京“挖”人,杭州在北京设立了引进人才的常设办事机构,香港特别行政区则把“内地专才赴港计划”的首选目标放在了北京。眼睁睁瞅着京城大学生跟着远征军走了,不少人开始感慨:北京的“人才富矿”面临严重流失。
4 C* O# w- Q0 j2 o( g8 ]# k7 {! I5 N+ o6 m' c2 |, v
“流失”的说法引起了争议。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占忠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说:“北京高校的毕业生60%以上是京外生源,这部分生源不可能都在京就业,北京高校承担着给全国输送人才的任务。”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刘尔铎表示:“从客观上讲,北京的人才流动影响不大;中国的经济力量只要集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几个城市,它们就会保持流入大于流出。对北京来说,并不缺少人才,有人愿意去外地正可以减轻压力。” / _* Q0 L7 }" K( @( R! S( P! k& o
& Z9 j2 ]! `0 E" i& F) M: K
且不说北京高校的毕业生算不算是真正的北京人才,即使是,也应该从更大的视角考虑这个问题,北京人才到了上海,对北京来说是流失,对于中国来说则是流动。中国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陈世华对时讯记者说:“从地区来讲可能是流失,但从人才资源的配置来看,人才到了更合适他的地方,是一种效益上的递加。对于流失了人才的单位或地区来说,要放开眼界来看,应该通过人才的竞争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进而改善人才的环境。”
3 w. e* y" ^. `6 K/ Q% H
1 ~, g }' G' ~6 O2 T# u1 J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处处长王立平也表示,“北京人才流失的提法是基于地方保护主义色彩,各个地区人才分割,有的地区人才富裕,有的人才奇缺。北京吸引一部分缺乏的人才,输出一些各地需要的人才是完全可以的。比如IT业是中关村最为发达的行业,而西部地区培养了很多IT业人才,又不能完全消费,这些人才还是要流动到外地的。北京有良好的环境、优秀的软件测试人员、丰富的科研机构,所以这些人才的流动对当地也不是坏事,可以免于人才的积压。同样,北京的海洋、矿产、石油人才多,但自然资源少,这类人才也可以到西部、沿海地区发展,使区域之间可以调剂人才结构。”
" M! h2 e1 M& W, _, [. H1 [3 ~- H6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