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2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

[复制链接]

97

主题

4

听众

2968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12-10
最后登录
2008-1-25
积分
2968
精华
0
主题
97
帖子
26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6-7 08:2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博士生多多益善,硕士生择优录用,本科生一般不考虑,专科生一概不要。”这样的顺口溜,成了不少单位择人的法则。针对一般的工作也至少要大专学历的用人现象,昨天,记者专程采访了南京市人才市场主管招聘的工作人员,以业内人士的眼光分析了人才高消费现象。 3 R( b0 h1 \/ {* x, t   ) j) Z6 \) f7 X# a8 v7 b 9 J; s+ ^% l4 O% l% o  急缺各种专业人才 Y y/ c l, [; Z u A$ Q9 @% l3 z$ M0 @ w( P% J ' J# b8 X) F; r   目前从我国大学生的总量来看,我国的高学历人才比例只是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由于近年大学院校不断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成倍增加,但很多行业还是急缺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而南京高级技工缺口就在10万人之上。 ; q$ l2 A# W' W0 s0 _) S 2 h) v4 h% x$ a; t# m9 J( | 6 @) ?) i/ K% C I' F, D7 P  以南京企业管理人才为例,单是10万多户企业,若每户用3名MBA和10名有研发能力工程师,全国就需要30万名MBA和300万名工程师。而我国目前每年仅仅能培养出来MBA3000人,软件专业人员只有15万人,其数量和素质都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高级软件管理经营人才更为稀缺。 ) `) [2 c9 _5 C6 t/ A+ n/ V( a# R6 V5 G# \7 t5 ~ & F7 s* A* ?+ ~& q5 X! [/ C! }! K  企业拿文凭斗“富” 7 X+ q8 X5 `( Z( R 8 M& d* @4 N; I- }. U# M % w7 O5 z1 z6 D1 _1 n7 ?  据统计,现在省、市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专场人才招聘会上,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企事业单位,至少占了职位数量的70%以上。有一些单位人才高消费下的真正目的却是为了提高企业形象,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都正在抢人才,南京也一直在上演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有的企业不管什么工作,一律要求大学学历,招聘时还给人一种企业要求和素质很高的感觉,其中还有某些企业错误地拿职工的学历来斗“富”。据介绍,有些岗位对学历和技能经验的要求很高,树立企业形象的同时也让大部分求职者望而却步,就算有人投简历也是石沉大海。 . D R I$ W3 t7 K& M( B 7 L1 ]- t7 |6 w7 _7 \2 G7 w1 `& g9 z   增加运营用人成本 F, U3 C' N1 ~5 h3 t; u2 d4 { 8 O+ ]+ K. t" } Y: v: |2 a/ R+ [4 U% b   “重学历、轻技能”是当今社会成员的思维定势,不少人心中也都有“白领情结”。单位里坐办公室的“干部”型人才日多,而能进厂房动手操作机器的一线“干将”日少。造成人才能力闲置和人才过量储备,往往会因得不到有效的激励而离去,这样对企业内部人员也呈不稳定状态,从而加大运营成本。求职者进入企业后,发现工作不合适,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心理也会不平衡,工作不稳定性增加。与此同时,员工的屡屡跳槽让企业不得不重新招聘人才,再经过培训等程序,增加了用人成本。专家认为,企业在只有岗位与职员相互匹配时,工作效率才最高。 2 |, N' E- J% _" F8 ^# L9 u: \% c- f; K * L' |/ m( G* q. A; v7 y6 |( r  人才高消费开始降温 2 {+ P, ~5 V; u) g ' v8 H7 Y7 @, {" ~# {% @/ \/ d, e0 [: n5 }+ z; O   “招一个学历比较高的大学生,既要支付较高的工资,弄不好还会跳槽。”一位现场招聘的民企经理如是说。 ! n3 y5 M$ I7 l: t9 _2 W 2 s! @0 J9 r; G' {0 B6 }, w( B4 }1 T) l$ ^/ m6 U s {4 `0 W   业内人士分析,人才“高消费”的降温绝非偶然,科学的人力资源理念被企业广泛认知。今年招聘单位人才高消费现象比前两年有所好转,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更加理智。主要源于两年间各企业也在不断总结经验,认识到了人才高消费的负面影响。同时本市开发区很多外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较成熟,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一定良性带头作用。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逐渐步出“重学历、轻能力”的思维误区,在择才取向、用人成本方面趋于理性、务实。此外,研究生数量锐增,也使得供需对比发生变化。说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念更加务实和理性。此外,还与大量新兴民企的入场招聘有直接关系。所以,南京的人才高消费已经开始降温 $ n) q y+ A( \

29

主题

4

听众

6078

积分

贡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5-8
最后登录
2010-7-16
积分
6078
精华
0
主题
29
帖子
1043
沙发
发表于 2004-6-12 15:52:00 |只看该作者

好现象

这是一种好现象,这样的社会的进步就会加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主题

4

听众

3544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3-5-14
最后登录
2013-7-30
积分
3544
精华
0
主题
77
帖子
573
板凳
发表于 2004-6-21 17:50:00 |只看该作者

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

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