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这样做岗位分析可以吗?
[打印本页]
作者:
雨下了一夜
时间:
2011-10-10 18:44
标题:
这样做岗位分析可以吗?
前两周,我们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每个小组(之前我们分好组了)针对任意一个岗位做一个岗位分析说明书。我们是这样做的,但今天展示了我们的作品之后,老师看起来并不是特别高兴。大家可以帮忙看一下哈!
我们的调查岗位是HR经理。我们主要分三个模块来做这个岗位分析。第一个是岗位分析策划书,第二个是岗位分析说明书,第三个是项目策划总结。
在展示的开头,我们便介绍,我们的岗位分析说明书是以服务于我们学HR的大学生本身的角度来编写的。因而在向老师展示的时候,第一部分我们主要介绍我们此次做岗位分析的目的:1 了解HR经理所需必备的专业和技能;2清楚HR经理除了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哪些能力;3 对比自身,找出差距,以在大学期间找准自己的方向。至于其它方面(比如:调查背景、调查意义、调查问卷等)我们并没有介绍。在第二模块,即岗位分析说明书模块(当然,偶觉得偶做的还不错类,因为我们完全是模仿一些模板做的),当然我们有一个缺陷,就是我们调查的是HR经理,但不是具体某个公司,而是请问了好多位HR工作者,我们只是想弄清楚HR经理到底是干什么的,就是能够全面的了解HR经理所需知识和技能,以为我们更好的确定我们未来的方向。因而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主要是知识和技能,展示的也只有这方面。在第三个模块中,也就是展示项目策划总结了。我们的总结主要是围绕我们的收获来做的,因为在对HR经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后,也在小组内部对小组各成员依照HR工作所需性格进行了分析。我们的性格分析有点粗狂:就是每个人都有一张我们认为HR所需要的性格和能力,然后模仿公司所用的360绩效考核法,由自己、男生、女生三方面对某个人进行点评。见笑啦
因而在展示中,我们把我们小组每位成员与HR的差距指了出来。
基本上也就这些了。但老师看起来并不是太高兴。
偶有疑问了:岗位分析应该本着实用的原则不是吗?我们现在即使去实际调查一家公司,依照做了,但又有啥意义类(公司人员只是当做我们玩类)。与其这样,为啥我们不能变换一个角度,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作者:
那米走车草
时间:
2012-1-9 14:49
本帖最后由 那米走车草 于 2012-1-9 14:54 编辑
既然楼主想服务自身HR专业的大学生,不知道把调查的岗位换为HR专员、助理来分析,老师会不会高兴些?
没有别的意思,相对于在校专业生或是应届毕业生,HR专员或助理可能与你们更实际些。
针对楼主最后那句话,多和HR前辈交流取经是必须的,但是我觉得做岗位分析还真的要结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而来,而不是脱离实际光道听途说。
以上仅是个人浅见!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