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楼主: Mark.Ya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动] 「给多少钱做多少事」PK「做多少事给多少钱」

  [复制链接]

50

主题

7

听众

2919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8-18
最后登录
2014-4-22
积分
2919
精华
0
主题
50
帖子
341
141
发表于 2011-11-8 02:30:2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perion 于 2011-11-8 02:30 编辑 . y2 W3 _, ?  Y' ~2 n9 M- D
ym83100 发表于 2011-11-7 16:29 ! {  z) C! h( V- w1 T. E
多给钱不一定能鼓励员工多干事,如果钱给了事情没多干,企业就亏了,成本高了。相反员工多做了事情,我才多 ...
! H) K4 j9 ~3 P6 a& ?" D  k( T
7 d6 N+ G2 ^- O1 e2 z
你那是理想的状况,大多数公司都是员工多做事,也不多给钱。只是给个精神安慰。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10 感谢参与辩论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7

听众

2919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8-18
最后登录
2014-4-22
积分
2919
精华
0
主题
50
帖子
341
142
发表于 2011-11-8 02:45:2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perion 于 2011-11-8 02:45 编辑
1 \5 @  l' F( r- x( o" z6 n
快乐的永远向前 发表于 2011-11-7 20:27
/ _1 ~2 H, o% q: @, ^0 W- f做多少事给多少钱
/ c7 V& q9 w  ~/ a& t企业角度来说,员工能力有高低,报酬有不同。为了留住人才,对多做事的员工当然要提供相 ...
1 J$ i, V+ ]) E& O) ^

5 S, ?+ M4 P2 F1 W. X6 j  a: O你这也是理想的想法,我们公司有个员工,现在60多岁,他年轻时上大学成绩全年级第一名,进入国有企业工作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被提拔为车间主任,10年后升为科长。但由于只顾埋头做事,不顾与领导搞好关系(潜规则大家都懂),就一直没有再提升了,一直干到退休。但他的技术能力可以说是全厂数一数二的。(今天,该国有企业每年都要跳槽20多个博士,都是嫌待遇低了)
( h* K4 Y8 c3 s% J8 H0 O3 E
; j8 y7 S2 j- W% m( ?+ k! T4 I这种人生经历,我相信在很多人身上都有。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10 感谢参与辩论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7

听众

2919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8-18
最后登录
2014-4-22
积分
2919
精华
0
主题
50
帖子
341
143
发表于 2011-11-8 03:13:56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给多少钱做多少事」$ L# b5 N9 [% K

% s1 n  d3 R% G, l( L    现在跟过去不同,过去整个社会的基础建设还没有累积好,经济体系建设、市场环境建设、商业系统建设都处在原始阶段,这时候如果有人才助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 x' V2 N+ k. g  X% B' ?. P$ B8 `" s& r+ E: w
    现今,社会基础建设已经基本完成,各种经济、市场、商业都已基本定型,人才配备也基本走上正轨,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像过去那样做的多得的多,思维也不能停留在过去那种传统的模式上,数以百万计的优秀人才苦等伯乐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也是今天这种大环境所致。
5 i* t4 D& V. O: L
0 G8 x) k7 `* {" }    在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许多大型企业的高管做到一定的级别后就不会再升了,唐骏离开微软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是大环境的机制所致。许多欧洲企业的高级员工也纷纷自己掏钱向外投资,兼职做老板的现象逐年增加。
% @3 ^! I5 R# V8 i  c
6 ?- V& y, l3 K1 M    我认为,这是一种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人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应该有这种觉悟。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生存,提高生活水平,然后才是发展光明的前途,这个次序不能颠倒。假如首先发展前途,再去考虑生存问题,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压力不是一般人能顶得住的。
: J7 f1 I, a  N. T+ f) x
0 E" q' z5 z1 R: H/ c8 U    所以现在「给多少钱做多少事」是才是正确的选择,也就是说,先解决生活水平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应该自甘堕落,还是要利用空闲时间努力学习,放眼看世界,积累知识和见识,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你就会发现你可以发展的机会和渠道拓宽了不少。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40 赞一个!
twinny + 5 + 4 赞一个!

总评分: 威望 + 5  金钱 + 44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2565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注册时间
2004-3-14
最后登录
2016-12-26
积分
2565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137
144
发表于 2011-11-8 08:11:0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痛苦的砂 于 2011-11-8 08:11 编辑 ; \- O) A# k7 B1 u9 X) ]  M5 d1 ]/ A2 T
! L5 A* I$ p2 j- A1 o+ g6 y
作为一个HR工作者,就此两种观点谈谈自己的浅见!
$ Y# V; @- `! a, J, t' {% Y/ Y) O9 c1 Z员工入职定薪时已经和其要做多少事关联,但是员工在工作中如果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追求上进的人,必然会多做事,甚至价值贡献已经超越其原薪资,那企业必然会重视 培养这样的员工,加薪只是其中必然要产生的一种激励,所以我觉得此两种看法并不冲突,关键在于自己想要什么?愿意付出什么!
9 G, D9 s, m6 _/ `& i4 H; ^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赞一个!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289 天

[LV.8]以坛为家I

注册时间
2002-10-25
最后登录
2019-11-29
积分
11009
精华
0
主题
23
帖子
543

最佳辩手 中人守护者

145
发表于 2011-11-8 08:30:20 |只看该作者
ym83100 发表于 2011-11-7 16:29 * m/ |, y& n' j/ }9 [' \8 C
多给钱不一定能鼓励员工多干事,如果钱给了事情没多干,企业就亏了,成本高了。相反员工多做了事情,我才多 ...
+ t# l: q1 @- V7 t. H# T& k
所以绩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标准一定要事前定好,不能等做完了事情告诉员工你的绩效好还是不好,奖金有还是没有,标准一定要提前说明,员工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赞一个!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0

主题

209

听众

192万

积分

荣誉版主

父辈的旗帜

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Rank: 35

签到天数: 89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注册时间
2010-2-17
最后登录
2021-9-4
积分
1927045
精华
61
主题
200
帖子
4846

2012中人社区群英谱勋章 尊师重道勋章 最佳辩手 案例达人 超级精华大师 原创先锋 精华大师 晒图达人勋章 2011年人气会员勋章 校招达人勋章 2011年全勤会员勋章

146
发表于 2011-11-8 09:42:59 |只看该作者
/ S8 c0 a) Q" @
一、我的论点:
/ A. \( M' l/ @7 h/ m3 F3 Q9 B             做多少事,给多少钱。
7 G9 t8 x$ y$ s& F# b0 a: [* `4 ~! E+ B( Q% B) D
二、我的论据:
* a2 Y4 n: F4 _0 Z$ X: A) q( S( r/ Z5 V/ \7 L7 y( T; Y/ L! @
(一)理论依据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是有情绪的,会有消极和积极只分。消极的情绪会感染人,会传染人,会让人越来越消极,越来越悲观,越来越失望,甚至失去面对生活、工作、甚至生命的勇气,无法面对艰难困苦;积极的情绪也会感染人、传染人,它会让人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乐观,对生活、工作充满希望,体会到生命的可贵,不惧怕任何艰难、困苦,勇往直前,实现梦想,取得胜利。
: r' b5 T$ p8 Q( s) [/ t$ k
(二)事实依据(举个太平天国历史时期的例子): x) i4 }4 p- L2 k+ D6 C7 R& m
" M- C* ]  M; U
      曾国藩率领他的湘军,奉老佛爷慈禧的旨意攻打太平天国,然而总是失败,几乎没有赢得一场战争。然而军情是不能不报的,并且因为已经节节败退,要是撒谎,恐怕用不了几个时辰就会传邦——尤其是谁知道有多少双长在天生打小报告的嘴巴上面的眼睛,都在暗处盯着自己呢。据实以报,也是难辞其疚。在矛盾挣扎的思绪中,一篇奏折写罢,仍未摆脱苦恼,曾国藩立于窗前沉思。一谋士前来,看到桌上的奏折,悄悄来到曾国藩身后:“大人,深为国家栋梁,不可欺瞒朝廷。不过,‘屡战屡败’之说法,似乎不妥,和不改成‘屡败屡战’更加合适呢?”听罢,曾国藩恍然大悟……奏折呈报了,没有说假话,慈禧不但没有生气降罪,反倒更加重用曾国藩。
# T' j: J9 G) M( @/ F% Y
三、我的论证:6 D3 T2 c; y6 F/ h) t
4 |  t+ n# ~% y, A3 B
" u$ q) w) B% c2 W" R; w# K7 }
7 U6 I  f  U+ k/ Y9 c) ?! @
    且不说曾国藩当时到底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至少当慈禧看到这“屡败屡战”四个字的时候,她所感到的,一定是曾国藩积极的勇气,而非“屡战屡败”的无能。
7 V: K7 v$ [: U' W' P- F- Z
    当我们听到看到某人说“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时候,大都感觉到的是浓重的不满,非常的消极,似乎生不逢时,受尽委屈,只能以这样的气话聊以自慰。即便面上挂着看透一切的大笑,也不过是聊以自慰的嘲笑而已。与其如此自暴自弃,倒不如换一种说法,重新审视自己。“做多少事,拿多少钱,也许一句话并不能改变什么,不过至少这样说的时候,你会是积极的。

$ w5 `8 V) a. B
    运用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如果你的老板只给你一个普通员工的工资,而不给你加薪,你是否永远都不准备多做一点事情?那你就放弃了升值的机会。给你普通员工的工资,让你做主管经理,你肯不肯?如果先让你做两个月主管经理,再给你加薪,你肯不肯?恐怕你是不肯的,因为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给你普通员工的钱,怎么能让你做主管经理的事情呢?不平衡啊。而且,如果你因为拿着普通员工的工资,而不多做一点点事情,那么你的老板又如何知道你其实是可以做主管经理的呢?他看不到,于是他不会让你做主管经理,甚至不会先让你做两个月的主管经理,再给你加薪。因为老板不知道,你到底有多大本事,也就不敢贸然先给你主管经理的薪水,然后百分之百的相信你一定可以百分之百的做好主管经理。因为如果你可以,那么公司也不用考虑“用人机制”或者“优胜劣汰”了,所有的人,包括老总,直接定好工资水平,大家就踏踏实实的做与这份钱对等的工作就行了。
2 g* {- h4 e$ [
    我们努力工作,因为我们希望把工作做好,希望被别人认可,希望得到更多的机会,希望得到升迁,希望能够更大的体现自我价值。于是,按照这样一个永远不能变化的等式来做,我们还会有发展么?由此可见,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消极和积极的问题,而是一个到底该不该这么做的问题了。/ x' v& y: H* n* @8 O5 [9 c3 ?
    反过来看看“做多少事,拿多少钱”1 U1 n- L  E: j! c2 x
    我们公司有个真实的同事,现在已经是公司的中高层领导了。刚进公司的时候,他只是个普通的生产线质检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巡检。别人巡检,不过就是按照要求检查问题,按照要求在系统中录入信息,按照要求在固定时间内等待反馈结果。他也按照要求做事,只是每件事情都稍微多做了一点点。每天下班前整理今天的不良情况,并制作改善报告,发给班组长、科长,做了很多不属于自己工作的事情。
# c# \( N6 `5 @0 B2 O    年底总结的时候,因为我的这个同事的主动工作,他被提拔为QA的班长,总管QA前进检查工作。而还有已经在QA做了N年以上的老员工,因为抱着“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心态,还一直稳稳的坐在QA巡检人员的位置上没有被提拔。一年以后他被提升为办公室人员,从事生产革新工作,工作中虽只是一个小小的专员,但他做事情充满热情,公司的革新活动搞得如火如荼,此后他两年完成三级跳,现在已经是革新部门的第一把手了。成为公司的一个传奇人物,典型的做了很多的事情,很多当时看来不是自身工作的,公司发现其管理能力,后期给予了很大的希望。

8 j+ N6 x0 {/ ~% [- P
     “做多少事拿多少钱”,因为他做了更多的事情,因此他被提拔了,薪水也长了。”做多少事拿多少钱“是一个更加互动发展的过程。当你打破了所做的事情与所得报酬的平衡后,你就可以根据你所做的事情来改变你的薪酬。4 o9 Z5 h  h9 I) s( |5 H, J
    做多少事,这体现的是你的价值。当我们希望我们的价值可以被以价格——也就是薪酬——来体现的时候,我们最好让给我们贴价格标签的人——也就是我们的老板——一个让他能够看清我们价值的机会,那就是我们所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在价格标签被贴好后,就不肯再继续提高我们的价值,那么我们的这个价格标签就不会再上升,甚至会贬值。; [; T# ^  V% A5 E
; M- V. J0 U# G, q6 }/ V
    “拿多少钱做多少事”与“做多少事拿多少钱”,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不同。那么,既然没有什么不同,何不丢掉“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说法,开始用“做多少事拿多少钱”来激励自己呢,你会发现其实很不同,同时,你也可能会发现,你已经开始升值了。. |- }' V2 ^$ C& C5 s
+ g8 r1 {+ x; N, g7 Z' y0 d4 G" b
   祝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薪水多多,晋升多多。; c2 G9 o$ g8 V: E7 K
7 ?2 p8 q9 `4 \, z; ?
( x* }, g  o- M6 O9 J6 T6 y* t
附议马克老师的小问题哦,如果公司发生这种事情,如何处理(选摘自李泽尧老师观点)

+ X9 C  b; g" [# _" h$ X7 w
(1)主打(60-70%以上的时间精力):管理者在管理方法上努力导入绩效考核,“管人管小人”——理解、照顾员工“为利益而工作”的心态,尽量实现“责任和利益精细化”、“一份付出一分收获”、每一个贡献、每一个损失都要记账,遵循“因果报应”(按照泽尧的观念:“月报月报,那就是一个月报应一次”),让每一个人“为自己工作”/ E7 F+ l( p# h! c6 i7 ]: ^3 ~; A  e
(2)辅助(30-40%以内):文化宣传、公司舆论上努力营造“奉献精神”、“做君子”、“八荣八耻”、“先进行性”之类。
4 ?0 F6 {, y' V' h# U7 \. N(3)这就是所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同时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奉献精神、孝道、先做时候谈钱,都是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他们都是由现实的经济基础,即赏罚、激励机制决定的。管理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经济基础这边,才能实现有效管理,主次不要搞颠倒、本末不要弄反了。
+ Z( f+ F& b, a# _) A% |- J0 w* Q) E3 p8 l+ b* V' u0 c: d
. `% L8 q2 _( E" p4 u

$ E; @! A4 }9 A

8 W4 w; O. M6 ^

' ~. h) k$ i2 M; K% v$ t9 o# r) {
  R0 J- @9 m- S- S* b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50 这个可以作为总结的一部分了,哈哈!.

总评分: 金钱 + 5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主题

7

听众

2919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2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10-8-18
最后登录
2014-4-22
积分
2919
精华
0
主题
50
帖子
341
147
发表于 2011-11-8 11:49:08 |只看该作者
twinny 发表于 2011-11-8 08:30 * N" i% P; ~* Z" g4 b
所以绩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标准一定要事前定好,不能等做完了事情告诉员工你的绩效好还是不好,奖金有 ...

  q5 m: h) N' V! B而且许多企业的绩效标准年年变化,甚至是半年变一次。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15 感谢参与!

总评分: 金钱 + 1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1万

积分

会元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签到天数: 17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08-4-9
最后登录
2016-1-28
积分
12416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233
148
发表于 2011-11-8 12:38:29 |只看该作者
同意反方观点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10 可以参与一下辩论

总评分: 金钱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

听众

68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6-12-22
最后登录
2012-3-6
积分
68
精华
0
主题
7
帖子
74
149
发表于 2011-11-8 14:46:36 |只看该作者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当然是需要员工有所奉献才可以。/ [4 f/ W+ N6 _
“做多少事给多少钱”,那是理所当然的了。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0 赞一个!

总评分: 金钱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6

听众

2406

积分

举人

Rank: 8Rank: 8

签到天数: 120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注册时间
2011-6-29
最后登录
2015-9-24
积分
2406
精华
0
主题
6
帖子
229
150
发表于 2011-11-8 15:19:04 |只看该作者
能做到给多少钱做多少事,说明此人能力大。如给了钱做不了事怎么处理?
" r9 w/ q: O7 X3 L% N所以支持做多少事给多少钱,但老板往往做不到这一点的。完全能做到这点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
已有 1 人评分金钱 收起 理由
Mark.Yao + 25 有道理

总评分: 金钱 + 2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