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6-6-2
- 注册时间
- 2004-7-2
- 威望
- 0
- 金钱
- 5313
- 贡献
- 72
- 阅读权限
- 90
- 积分
- 538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008
- 主题
- 98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7-2
- 最后登录
- 2006-6-2
- 积分
- 5385
- 精华
- 0
- 主题
- 98
- 帖子
- 1008
|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被社会广泛关注。但也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程度被夸大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到底有多难?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提出,2003年大学生的确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但这一困难的程度被夸大了。这一论点在6月份刚刚出版的《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一书中披露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
曾湘泉认为,2003年的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需求增加的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按照现行统计指标计算,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二是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调查发现,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收入预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远远高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10%左右。三是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
去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的于先生告诉记者,他已跳槽3次,原因就是追求工资的提高。现在,他月收入已从1800元升至3000元,与他的最低期望值还差1000元,他还在找机会跳槽。
有关统计显示,2002年6月,全国大学本、专科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64%;2003年6月,这个比例下降到了47%。
北京某高校的调查表明,未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中,准备考研究生、博士生者占总人数的比例高达40.8%。同时,大学毕业生未签约就已就业的大有人在,他们很可能未列入已就业统计。原因可能是单位借口试用不愿签约;从事临时性工作;毕业生自主创业未能列入签约统计。
曾湘泉由此得出结论,真正就业困难的人在未签约中仅占少数。因此,从测量的角度来看,现行的初次就业率指标和数据所反映出来的走低,事实上夸大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第一,主动不就业者,如想继续深造的人,属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不能算做失业;第二,非签约就业即隐性就业,事实上也是就业。两者一减一加,结果是:目前对大学生的名义就业率的统计低于实际的初次就业率,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
对“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被夸大”这一观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王向前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大学生要高价,主动失业的现象在前几年比较多,但目前已经发生变化。
王向前认为,要客观地看待大学生“要高价”的问题。他表示,由于大学毕业生多了,用人单位选择的余地大了,因而变得非常挑剔。用人单位为减少成本,增加竞争力,把大学生工资压得很低。据了解,他所在的学院,大专毕业生的最低工资期望值只有600元,本科毕业生也就是1000元。
王向前说,大学生现在上学的成本是很高的,北京的大学一年全部费用约1.2万元,包括学费、住宿费、伙食费、交通费、服装和课外书等。学生家庭支付或学生本人打工挣钱都很不容易。学生参加工作后,有的要还银行助学贷款或给付出学费的家庭一些回馈,这都是必须的支出,都要挣较多的钱来应付。而且,大学生工作后还有住房问题、婚姻问题需要解决,都需要很大的开支。因此,不能盲目地说他们“要高价”。大学生就业难不但是事实,而且解决他们就业难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