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7-11
- 注册时间
- 2010-12-28
- 威望
- 0
- 金钱
- 55
- 贡献
- 43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9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4
- 主题
- 0
- 精华
- 0
- 好友
- 0
![Rank: 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Rank: 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Rank: 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 注册时间
- 2010-12-28
- 最后登录
- 2013-7-11
- 积分
- 98
- 精华
- 0
- 主题
- 0
- 帖子
- 14
|
我个人觉得管理学方法在前人的积淀下的不断演变,但科学的研究精神是永恒的主题。正所谓时尚来去匆匆,风格却得永存。从古人的飞鸽传书到现今的iPhone4s,工具在不断改进,人类的初衷和向往依然是沟通与交流。
0 k& }! F. m1 e6 }5 B) ?就目前的学术圈来说,大家都会觉得很辛苦,对那些真正喜爱做研究的人来说,把兴趣变成事业确实要承担更多的压力与风险。但相信那些为自己的坚持而真正努力的人,会有机会体会到这个行业的使命感和荣耀感。就像真正的律师,是渴望以自己的实力去捍卫公平,公正,公义,而不是把律师牌作为自己称职于这个行业的标准。
; k7 r- x0 f+ W g, E9 i1 m! p非常感谢kenny可以不辞辛劳提供这么多有益的学术平台,让我们欣赏到做科学研究的价值,学习到知识共享的力量,感受到捍卫学术尊严的使命。每个学生的力量可能很渺小,但“正心,修身”之后便至少可以“穷则独善其身”,等到我们有幸可以成为学术圈一员之后,我们可以把根植于心的这种信仰去传播给其他有志做研究的人,便可以“达则兼济天下”啦。( _" v1 R7 x, Y1 o! T f
到时就应该可以看到像云一样自由高远和海一样博大精深的“云海”啦![](static/image/smiley/naizuihai/20090226104215465.gif)
8 F9 ~6 w5 w/ ?,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