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8-25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威望
- 9
- 金钱
- 93628
- 贡献
- 79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4427
- 日志
- 0
- 记录
- 5
- 帖子
- 3621
- 主题
- 985
- 精华
- 7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最后登录
- 2016-8-25
- 积分
- 94427
- 精华
- 7
- 主题
- 985
- 帖子
- 3621
|
板凳
发表于 2004-9-10 01:0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三、“职场亲密关系”能长久吗?
这份职场中的亲密关系能否保持下去的判断标准是什么?——相同的价值观。当然,前提是,在任何环境中都真诚待人。
4 g# o" ?; F+ k2 k. H0 D2 E1 s1 N' `; f
职场的亲密关系与普通朋友之间友谊区别在于,在同一的工作环境中大家不得考虑利益关系。过于密切的友谊可能会在办公环境中阻碍生产力,私人的或是专业的信息被泄露给不适宜知道的朋友,漫天飞舞的"小道消息",使派系之争加剧,偏袒、排外和消极充斥。如果有人强迫自己在生活来源和友谊之间选择,大多数人会不得不选择工作。营造office舒心空间
, v1 ]6 r h+ I$ k% }' D. _* j; [% E' M, h& m
怎样才能使职场亲密关系更长久呢?专家的建议是:
8 v3 r; i2 X0 I- @2 ~
3 v; T5 h [" H7 Z$ r! |4 j6 C 1、 要珍视朋友的信任,不要泄漏有损朋友的信息;
. z+ J3 y9 U7 o0 P& r5 e% Z" Y) S( A& b9 B9 C
2、 尽量将自己置身于涉及朋友的利益冲突之外,如果确实回避不了,也要尽量达成一个折衷方案,并且让对方知道,你的决定中,友谊所占的比重很大;
& p7 E8 D3 z! H/ E# f+ G* J; F6 d! G3 A$ L; Q& s
3、 不要把你们的友谊只限定在工作环境中;对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探讨和共识,其实是保持职场亲密关系更深厚有力的保障。
+ V4 {, g$ y* Y7 Y& Q# x9 r
2 L2 K4 Q* ^9 K" n6 i TIPS——职场亲密关系Q&A
+ D" s/ [$ c) I6 F) x4 `4 u
: P7 S o Z+ { n6 t, }9 s1 { Q:都说办公室政治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请问来到一个新的单位,应该最先注意什么问题?
. P* Z' T) b1 I% J$ d( L. j# \( \
M$ p- X2 a6 S" d A:政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拥有及保障权利,所以一到新的工作环境,你首先应该做的,是了解这个工作体系中真正掌握权力的人们。名单中除了拥有管理头衔的各级上司之外,还可能包括一些职称不算响亮,却掌握特殊权力及资讯的“隐形掌权人士”,例如总经理的特别助理、老板的配偶、上司的秘书、工作团队中的非正式领袖(人人尊敬的老大哥、老大姐们),甚至于总机、总务人员等。多观察,多请教,身为团体中“菜鸟”的你,就能更深入地了解每个掌权者的个人资料,例如学历、家世背景、工作经验、在公司的升迁过程及重要贡献等等。这些资料不但能帮助你了解公司重点人才的特质,作为日后努力的参考,更能为自己提供未来和这些对象互动的良好基础。 Z. Q! C; c8 E* q: r6 L, Q: Y4 A' P
! C9 G3 \* @) Z4 n G& c
Q:怎样才能做到与主管远近相宜呢?, U5 N" r; s. ~" @
) }+ y6 e% F# m4 \7 \5 P9 d; d; C* b A:除非你是不可多得的“天才型”员工,公司非得靠你才能活,否则,你多少得对掌权者以礼相待,维系良好关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口是心非地乱拍马屁,因为那样做很容易适得其反。首先你要建立诚恳的沟通模式,适当而具体的称赞,绝对是利人利己的,如果要表达不同意见,请用“为了使你(您)的想法能落实得更顺利,我建议这么做……”来消除敌意,建立互信沟通模式;其次可以设想对方在工作(甚或私人生活)上可能遭遇的困难,提醒并尽可能帮他解决,以助其成功;另外一定要表现忠诚,碰到有人攻击他时,挺身而出帮他解释,化解尴尬;此外,如果有合适的机会,跟主管一起打球,或是邀请对方参加私人聚会,都会是建立私交的好方法,多一分接触,就多一分情谊。
& m6 R: u; } ]. T, t- u, _7 T' H+ U5 z4 @3 B% a' w/ R3 V7 u
Q:有哪些“办公室政治”雷区是绝对不能踏入的?* R2 a9 V6 X* y5 H1 c8 d' Z) v
0 r0 w4 m0 ], F: n
A:对你的上司轻视傲慢是最不明智的举动,不论是私底下或是在公开场合,这种态度都只会反过来伤害到自己;越级报告也很可能会跟顶头上司结下梁子,就算要与高层主管沟通,也要先得到上司的谅解,这才是更正确的政治动作;随意“真情告白”也是一个雷区,有些人一点话都藏不住,见到人就大吐苦水(“我在这个部门真是倒霉……”),要不就是背后批评(“我们那个经理啊,真是糟透了……”),如此不挑对象的“真情告白”,只会让自己的形象受损,更可能因遇人不淑,而送给他人一个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的理由。[EDIT]用户“粉色羽绒服”于2004-9-10 1:10:01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