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5-14
- 注册时间
- 2004-7-6
- 威望
- 0
- 金钱
- 74533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7453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1
- 主题
- 2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7-6
- 最后登录
- 2008-5-14
- 积分
- 74533
- 精华
- 0
- 主题
- 22
- 帖子
- 31
|
像所有初入职场又狂又傲的年轻人一样,我也曾傻乎乎地认为,没有人看上我最主要是因为没碰到一个有眼光有能耐的老板,运气不够。我坚持要求配备最新的软件系统,可老板偏偏是个守旧的高科技恐惧者。每天上班我都希望能收到一纸调令,换个强干顺眼的上司。4 Q" M# b3 [, y9 ^( W8 \
+ y1 _ Q! L9 y% D, w% V 可后来考评意见里的一句话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你的肢体语言常常传递面对一群傻瓜你烦透了的讯号,你以为别人都傻得冒泡。”上司可能是不会用电脑、浏览、下载,更不会编程,但他善于察言观色,是个识人高手。他给了我一个教训:上司某些方面的欠缺并不代表他一无是处。我应该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0 P- |: t/ X" H* i+ ?. S8 w( N1 \1 T: i/ ] 几年的职场滚爬后,我的体会更是深刻。常常有人犹豫不决到底该不该因为上司或老板不尽如人意,而放弃一份无论怎么说都不算错的工作?大多数情况下,答案都是否定,的——因为,像我一样,留下来你照样有东西可学。
- U0 a' l. i: j) z- J! C0 `
' s2 @1 y: k7 r5 j; ] 下面5类不尽人意的上司及不同的教训都能让你受益匪浅。
: l& m; x) }, |* i
* H+ f& N2 y5 i4 ~! J 第1类 吝啬夸赞1 n" ^9 f% i: G6 }
. d4 I* n+ Z% V" w- {3 n% s
往往她是你所尊敬的,至少是想取悦讨好的,所叫你宁肯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只为了表明她吩咐的每一件事对你来说都是头等要紧的大事。每一个Case你都处理得令她满意,甚至做得比她要求的还好。最后你紧紧张张地问她,“您看了那份报告了吗?”只得到一句冷冰冰的“哦,看了谢谢”。9 Z/ k) G. {6 O
# G7 }) R8 S" V! ~$ N2 T
调整秘诀:改变手段。比如,你已经交了书面报告,再问她作个简要的口头汇报,效果会更好;如果事先没有安排就进了她的办公室,而她正忙着,最好跟她约个时间汇报工作。你还可以让她有所选择“我明白您希望能尽快实行新拟的方案,我想我需要一些反馈信息,等有了结果是发E—mail还是电话联络更方便呢?”
7 J- T5 H" B* w( K/ Q: O4 Q% m% v2 e, A& H, i0 c$ C
教训:别老指望上司的褒奖之词。当碰到吹毛求疵或者吝啬夸赞的上司,就要学会给自己定目标,学会犒劳奖赏自己。久而久之,总会对你有好处的。
# V( s! E r& p8 a5 h! _5 B1 {& |- P! S8 }
第2类 嘴巴热闹! H! @" \ B% a: r
* q4 z" _ J1 \1 h6 o- o1 j4 N" W 常常要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你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老板只是嘴巴热闹而己,他总是说得比谁都好听。这种上司会答应你方方面面的要求,包括加薪,以及堤供各种便利条件,可就是从来不兑现。$ l* E" h. l0 Y1 j9 ~9 {
7 w" l) h- c- ]1 h/ n% J& U
调整秘诀:不要抱怨。如果让他下不了台,他可能会很生气,因为对他来说,他更怕他的老板而不是你。为了达到加薪的目的,你可以在暗中调查核实后,写一份书面报告证明你的薪水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样他也就只好履行自己的诺言,把加薪意见转给大老板了。若怕加薪引起同事的不快,你也可联合她们一起向老板提出要求。要注意让上司冒的风险越小越好。
) Y8 A6 @1 k6 I
5 J$ ]# ]( x# [+ v9 M! v0 G* A 教训:对你的事业负责的应该是你自己,而不是任何其他人,只会许诺的上司让你更早认清这个事实。. k" J) p, r% e5 F& @4 L- I* O
3 v! n4 k6 i% J
第3类 不一视同仁
5 Z( O6 r# Z' \; ]: e- E1 S v6 l2 V. t m
一些上司不仅不能一视同仁,而且常常因主观原因作出一些错误的选择。处理工作时夹杂的个人偏好使一部分下属常常觉得不公平,受到了冷遇。5 t7 C% t; U4 Z6 E% ~' {5 }3 K5 n
" v. J$ m# n/ L) V8 R- x2 x
调整秘诀:切忌发牢骚。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在上司面前施展你全部的才华,这是你所能做的最佳投资。相信总有一天她会对你刮目相看,不俗的业绩才是致胜的筹码。% q: l {3 ^5 Z: X0 o& T' s$ F
) y' m5 J6 `6 a$ M4 h0 t
教训:尽早抛开侥幸心理,以为别人的糟糕表现对自己来说总是好消息。不管你替谁工作,都要想方设法树立你的自信。4 z7 ?: ~8 r6 l" I
4 w0 z) G+ Q4 v; i0 {6 x, Q/ m
第4类 拒绝反对意见" g. T' O$ i4 ~5 ]: c5 D& f; g
& @9 u% T2 j! [7 z+ n# q 这种类型的上司大都刚愎自用,对反对意见甚至建设性意见本能地排斥。
. Z0 Z9 T" E5 S; s) M3 y6 [* f8 t9 c- N7 u. j" o
调整秘诀:如果你必须挑错,不妨从称赞或感激着手。通常,在我们听到别人对我们的某些长处赞扬之后,再去听听一些比较令人不快的事,总是好受得多。这就如同牙医用麻醉剂一样,病人仍要受钻牙之苦,但麻醉却能消除痛苦。另外,间接地提醒上司注意他的错误,让他保住面子,往往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会造成对方的抵触。, ^5 }. I) J) a
: G9 ?7 u* J* ^# J+ H: \ 教训:哪怕出于一片好心,挑错必须维持对方的自尊,而且能使他乐于改正错误。而对那些连建设性意见都无法接受的上司,就别浪费时间和精力了。# O5 K/ x1 z& t7 w* e1 [3 N
3 n1 ]) j8 v# ?5 M! d: i 第5类 欺软怕硬# b8 ~7 f% l7 o& {
+ ?# @/ Y/ ~6 A: P$ z 他常用命令、威胁的口气给“好说话”的下属安排一些额外的工作,甚至嘲讽这些下属和他们的家人,让人恨之入骨。- x9 g! b7 B0 O1 I( e5 N
6 e- U, _% v- r; K
调整秘诀:和欺软怕硬的上司针锋相对。告诉他,“可别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欺软怕硬的人其实都是一些懦夫。只要你亮出强硬的一面,他立刻会妥协让步。6 F$ A) A8 Z6 f' q6 T4 ^$ t& ~
3 o9 A* M7 D* Y) a3 P/ z4 H
教训:欺软怕硬的人需要牺牲品,应该学会不要成为这种牺牲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