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222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Kenneth有关CFA的问题

[复制链接]

14

主题

5

听众

36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1-12-29
最后登录
2020-8-19
积分
365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22:28: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Kenneth,新年好!
9 g3 X0 b3 v! m& x6 J    首先,想问一下,如果做某份国外量表在中国人群中试用情况的研究,CFA做出来,假设模型拟合好,当然皆大欢喜。但如果模型拟合不好,而且给出了修正指标,如果是关于设置测量误差与测量误差的共变关系(因为模型修正中允许测量误差有共变关系不违反SEM的假定,测量误差有共变似乎也能解释得通),而通过这种方法的修正,使得模型可以拟合,那么请问,研究结果该怎么报告呢?(呵呵,我知道您是反对这样修正的,跟您请教一下),是不管修正指标,直接报告试用情况不理想?还是说修正以后理想?还是直接说试用理想呢?我之所以这样想的还有一个理由是,我想人家在设计问卷做CFA阶段时,未必一次就能拟合,说不定也是修正过的,因为不是所有的英文文献都把CFA的详图画出来,而大多只是报告一下几个主要的适配度指标。(不太懂,让您见笑了!)5 h: B& ?" J9 L! q5 X
    另外,还想问一个对我而言很困惑的问题:SEM假定潜在变量必须由起码两个测量变量反映,而测量变量除了可以是问卷中的每一个题项,很多情况(路径分析时)都是用维度或层面分数来表示,那么,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有的问卷是单维度的,那似乎就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而如果只有这个潜在变量使用每个题项分数作为测量变量,那么又和其他潜在变量使用层面分数作为测量变量,似乎不对等了。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 }0 m& D2 f, C+ T8 o    非常感谢您!祝工作顺利、家庭幸福、龙年大吉!
' t9 p5 E4 Y" s

11

主题

8

听众

3584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1-9-29
最后登录
2021-1-23
积分
3584
精华
0
主题
11
帖子
118
沙发
发表于 2012-2-11 08:10: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ouluyang 于 2012-2-11 11:13 编辑
% f& _1 T" f9 C5 V+ }
# ]7 q3 n5 m  a% j  `5 I一头雾水。
3 y9 L. f- `4 j. B* q两头雾水。
+ W6 ~/ J' V2 t$ N% @$ o9 c9 `& ^三头雾水。
2 w  h7 I3 ^1 k( q6 p看不懂。。。。。
* d2 l9 }, D# H, o8 c有个建议,我们在这里设问题,首先要把“问题是什么”说清楚。! J0 ?3 y& l3 `: U# C
9 }+ b3 D) \4 r: T7 z4 Y
比如,“如果做某份国外量表在中国人群中试用情况的研究”,有这样的研究吗?比如,“品牌忠诚”量表,按你的说法,是否要研究以下问题:有多少人试用该量表?有多少人试用后感觉不适(心理不适、生理不适如肚子疼?)?曾经多少人试用?国外的哪一份量表被试用最多(通常有多份品牌忠诚量表,假如)?
* m. v: g/ \% R1 [
& E' ]# j& Q- ~, z7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

听众

36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1-12-29
最后登录
2020-8-19
积分
365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46
板凳
发表于 2012-2-11 16:47:56 |只看该作者
呵呵,不好意思,我说的是心理学方面的量表,通常引进的时候,会有人做一些在中国人群中的试用研究,来说明该量表在中国人群中信效度的问题。这个好像罗老师在上课时(土豆网)也提到过,我记得是讲将国外量表本土化,做CFA,什么样的结果可以接受,还提到了几种情况,从最严格到最宽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

听众

3584

积分

解元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1-9-29
最后登录
2021-1-23
积分
3584
精华
0
主题
11
帖子
118
地板
发表于 2012-2-13 10:03: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ouluyang 于 2012-2-13 10:06 编辑 0 E( Y  O2 j3 K9 U. d0 K
Xanadu-uiwltkyr 发表于 2012-2-11 16:47 ! H; [- [9 a+ Z8 G' O) y
呵呵,不好意思,我说的是心理学方面的量表,通常引进的时候,会有人做一些在中国人群中的试用研究,来说明 ...
. D( ~' w% a7 h. ^# a4 D
也就是说,适用性的问题。* V- w% p( Y; M) u  \$ y# [" c

+ C2 J2 F$ B3 [3 [* [另外,你在提问题时,最好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否则,人家真不知你在说什么。回答时,也不一定到位。- ]9 _1 @8 O5 E$ O
罗老师对中文的语言或术语,并不熟悉,故更需要用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 g8 G' R0 x  O$ u8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

听众

36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1-12-29
最后登录
2020-8-19
积分
365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46
5
发表于 2012-2-13 12:42:36 |只看该作者
呵呵,谢谢!以后一定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6
发表于 2012-2-13 21:00:39 |只看该作者
你问的问题我在视频都讲过了。请到土豆看我关于因子分析的视频。( F- P. {; i3 l1 M/ C. {( w& F) m
简单来说,别人设计了4道题应该1,2是一个因子,3,4是第二个因子。但你却发现在中国1,2,3是一个因子,4是单独的。如果要说服我你是对的,请在收一个数据,如果看见是一样的结果,我会开始相信你了(假设翻译没有问题)。如果只有你目前的数据,我是不会相信的。因为要发展一个量表,正规的方法是用了好几个样本来验证了它的因子结构的。+ e4 b# a9 _8 s  \+ c* \  R

1 J. w& t2 q# B7 Q) o2 c8 ?第二,如果1,2,3,4背后只有一个因子,为什么不可以做因子分析呢?你就假设他们只有一个因子来验证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

听众

36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1-12-29
最后登录
2020-8-19
积分
365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46
7
发表于 2012-2-13 21:49:39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但您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我好像似懂非懂。请允许我重新说一下我的困惑,假设我要建立如下模型(呵呵,只是举例而已):) t! r) x" k+ O1 O" y
外因潜在变量有两个,分别是组织支持(用组织支持量表测量,观察变量为量表的四个维度)和上级支持(用上级支持量表测量,但该量表只有一个维度),内隐潜在变量有一个,是工作满意度。那么我在画模型图的时候,用一个椭圆表示组织支持,然后用四个方框表示四个观察变量(没问题),但是画上级支持的时候就有问题了,SEM模型中一个潜在变量必须以两个以上的观察变量来估计(多元指标原则),请教您那该怎么办?
3 R; k( e  p0 l(为了得到我能理解的答案,我把自己的想法不怕见笑的写在这里,比方说,有没有这样的做法:以该问卷的单项题目,例如9个题目作为九个观察变量?还是随机把题目分成两组,把两组的总分作为两个观察变量?还是把上级支持就作为观察变量,直接用方框表示,而不作为潜在变量?)* n% C+ _1 K5 s* N
0 L/ {) b+ j8 G% b
给您添麻烦了,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8
发表于 2012-2-14 16:32:22 |只看该作者
Xanadu-uiwltkyr 发表于 2012-2-13 21:49 5 u$ r: C- b1 _# D
谢谢您!但您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我好像似懂非懂。请允许我重新说一下我的困惑,假设我要建立如下模型(呵呵 ...

! B- C# ~* U8 d$ f: @Xanadu-uiwltkyr, 你弄错了,把维度和项目混起来了。它们的关系是这样的,一个是二阶因子,一个是一阶因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5

听众

36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注册时间
2011-12-29
最后登录
2020-8-19
积分
365
精华
0
主题
14
帖子
46
9
发表于 2012-2-14 22:35:23 |只看该作者
谢谢您!您清晰的表述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您的意思!  s3 |0 b  B' Q+ |6 m
但是,我看的吴明隆的那本用AMOS做的第二版书中,是将维度的分数(该维度上的总分)作为一个观察变量,我想他所指的维度是用这个维度名称来命名的那几个项目(分数的总和),所以是观察变量;而不是由几个项目测量的潜在因子。书上他是这么说的“观察变量为SPSS数据文件的题项变量或层面变量名称”,举例时说“三份测验量表分别为生涯规划量表、生活适应量表、生活满意量表”,各量表中层面题项的加总为各层面的测量值,各层面为显性变量或指标变量”。/ O+ m& ?+ F/ d3 z5 A& z6 D7 d
我还记得您课上风趣的提到“题项很多的话,根据一个观察变量至少要10个样本以上,那要很多很多样本”的话,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按照吴明隆的意思,用层面总分作为观察变量的话,那好像就不要那么多样本了。我之所以希望是后者,主要是因为心理学中有些量表动辄就要上百,呵呵。
! e% B0 v- x: n: D8 y
& r" H( a6 i& F7 j因为我看到他有这么说,所以我才发现了单维度不知道该怎么做的问题,因为用AMOS画图的话,真的一个椭圆必须要画两个方框才行的。
; V  Q) O2 t8 ], L$ A4 `8 c所以,对于这一点,实际上就是观察变量到底必须是题项?还是可以是层面总分?我感觉是否是您两位看法有分歧?还是我对您和吴明隆的理解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主题

220

听众

2万

积分

中人网专家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注册时间
2003-1-21
最后登录
2016-11-27
积分
29016
精华
0
主题
69
帖子
1438

2009年度勋章

10
发表于 2012-2-16 09:35:10 |只看该作者
Xanadu-uiwltkyr 发表于 2012-2-14 22:35
1 ]8 l/ I# j* D谢谢您!您清晰的表述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您的意思!$ F6 x+ q, i1 L: p0 s
但是,我看的吴明隆的那本用AMOS做的第二版书中,是将 ...
# A: a+ S& U4 k) u- ]- ^
Xanadu-uiwltkyr,5 W6 Y9 B) S- t" z
我在圈子已经多次提到,我不会评论别人讲的东西是对、是错的(我在这里是帮助别人的,不是批评别人的,除非是一些广泛的错误,我觉得有必要纠正时)。我只会分享我的理解,你可以作为参考。如果我讲的与其他老师说的不一样,你可以自己作一个判断。
* H; R, k7 o% _; C有时候,我也会用维度的项目的总和来作为二阶因子的“观察项目”的。这样做并无不可。我不觉得一定要定下一个规矩,是用维度、还是用原始项目。只要做法符合因子分析的原则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