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9-11-3
- 注册时间
- 2004-6-22
- 威望
- 0
- 金钱
- 24153
- 贡献
- 101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425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591
- 主题
- 24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6-22
- 最后登录
- 2009-11-3
- 积分
- 24254
- 精华
- 0
- 主题
- 245
- 帖子
- 1591
|
欧美家族企业的成功之道:血脉相承的商业精神
; n4 P8 Y- K. k" {1 P
4 R) F W6 C1 ^" n 德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指数10年间飚升了206%,而非家族企业发展指数仅上升47%,是什么原因使得家族企业高速稳定成长。 ! f1 c6 `1 J. L% T6 W' a2 T
, R) D/ i- C* ]1 o4 u2 Q
近几年来,欧洲经济学者突然对家族企业发生了浓厚兴趣,很多知名大学也先后设立了专门的工作室,对其方方面面进行解构和研究。为了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令经济学者如此着迷,美国《新闻周刊》特地委托汤普森金融咨询公司对欧洲家族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分析。
- b, b' L! N" X; g' U' b/ P5 y9 u; U+ {/ `0 g! \0 z+ c3 L
在强大的数据库中,汤普森的分析师们找到了答案:令经济学家感兴趣的,是大型家族企业近年来出乎意料的发展与壮大。从综合数据来看,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及英格兰的股市中,家族企业板块近10年的总体走势要强于没有血脉传递关系的企业板块。
0 O4 z2 k/ p& s2 c, ^/ f) d
4 e. O1 j9 q4 L0 z, w7 T5 U 欧美家族企业生命力之旺盛,远非常人可以想像,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家族企业高速发展。
9 i+ K8 s" o W3 C! j6 z4 O
% g9 h! ~9 d) j8 X/ z9 o! i& R& L( O 使命感催生原动力 + v0 M, p8 J/ s g7 }" u
% j' h& Q' x. J, X6 C ?
不管你相信与否,人是生来就有使命感的,至少在很多欧美家族企业的继承人心中,这已经成为一条真理。
o0 o5 i" F* T* v, m1 \
: z, q) X1 h7 X, a1 Z: U 前一阵子,美国的科姆卡斯特公司因扬言准备恶意收购迪斯尼而多次占居美国报纸的头条位置。这个家族企业的现任CEO布莱恩·罗伯特是创始人拉尔夫·罗伯特的五个孩子之一,也是唯一一个继承父亲衣钵的孩子。从学生时代开始,布莱恩就在父亲的公司中打工,他不仅要学着安装电视接收设备,而且还要挨门挨户推销父亲代理的电视节目,当然,布莱恩还要学习如何在办公桌后发号施令。在谈到自己和父亲的关系时,布莱恩说:“他是我最亲密的朋友和导师。”
& B0 T1 s! v3 S2 P6 L' r0 B+ X, I& l1 ]2 h! b
其实,与布莱恩·罗伯特一样,很多欧美家族企业的现任掌门从十几岁起就到家族开办的企业中打零工,从长辈那里了解企业的历史与文化,获得一般人难以企及的经验与阅历。因此,很多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在成年之前已经具备了担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最基本素质。 $ g! B* q% l: g' K% H' o. h
' q: L+ Y. F5 {" \: i+ p+ L( E% z
今天又雇了个比我棒的伙计
& H) r& g) R0 G) |& @# Z+ i- D( T" B8 }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的约翰·沃德指出,很多家族企业将员工视为长期资源的一部分,因此他们更重视员工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感受。家族企业要求员工付出更多的热情与精力,而它们对员工的回馈也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像。向员工提供包括日常津贴、子女助学金、无风险的养老计划在内的多种丰厚福利,避免在经济衰退周期中大量裁员,这些经济上的付出使欧美家族企业在人才竞争中获得了优势。 . e0 A; m$ \$ h( A3 |+ _) L, \
# C! b. y7 I8 ~4 e6 M 维拉德·马里奥特1927年在美国开设了第一家A&W啤酒店,如今他的家族事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连锁酒店。维拉德·马里奥特当初制定了一套简单的用人哲学,归纳起来就是:“发现、雇佣、培育、善待如同家人。”老马里奥特的这套理论一直沿用至今,其子接管家族企业之后更是将这一用人哲学发挥到极至。“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酒店旅馆业陷入困境。时任CEO的小马里奥特仍将集团北美分部雇员的辞退率控制在1%以下,并保留了医疗健康福利,即使每周只工作18个小时的员工也可享受。在酒店业整体下滑的环境下,马里奥特家族经营的酒店却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并创造出了更高的利润。 1 v& s1 `2 F( }
0 M1 y+ I3 P6 z; M) _ 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美国辛辛那提州的专门生产工作制服辛塔斯公司。董事会主席理查德·法默尔45年前从他父亲那里接管了这家工厂。同时,也继承了对员工的关心。在任职期间,理查德·法默尔和员工一道将辛塔斯由一家印染厂转型为制衣厂。在过去10年中,这家公司的净收入一路攀升,企业年收入在翻了6番后达到23亿美元。
d! z" ^& S- V# Q5 c
/ Z* d8 |" q+ n0 z! Y7 `# t, d& `9 K 谁也别想抢走家族奶酪
' F5 Y* X8 w8 a4 a2 B
5 ~5 N+ O' i# n, m- V5 m; Y/ h/ G& M 什么样的家族企业是最成功的?美国《新闻周刊》认为,最成功的形式应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上市发行股票,按时公布财务报表;二是家族掌控大部分股权,要么由自己亲自抓经营,要么雇佣职业经理人打理一切。《新闻周刊》的文章分析说,这样做不但将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放到证券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之下,而且家族和企业之间距离是最为恰当的。
5 F. ^% f7 h0 b5 \8 i* P
/ h* K F) j7 ?5 D 汤普森公司为《新闻周刊》列出了10个经营状况最好的欧洲家族企业,无一例外都是上面两种状态的混合物。 ' r9 p p& b5 V6 z J2 Q
# ?6 |) k8 w/ j' ~ z/ `' V: p
在美国,很多家族企业都将家庭成员纳入董事会或管理部门,并邀请和家族保持多年友谊的朋友入股。 - L! H/ v+ i" O8 ~
7 C* E; N Y& a6 g+ `
一些专家指出,从现代管理制度出发,公司应有相互独立的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组织体系,但很多家族企业却将三者揉在一起。很多人批评这种状况可能危害小股东利益、容易滋生内部腐败,而一些经济界人士却认为,家族对企业的绝对控制非但无害而且有益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专门为企业做管理咨询的律师米尔斯泰因认为,在那些家族成员占有董事会和管理层席位的公司中,即使出现严重分歧,家族企业最终也能迅速达成共识,因为家族企业拥有一般企业没有的东西:维护家族团结和财富的共同愿望。
3 X u2 ?' e2 e
! c' f' @; E- A" c 听说过宝马公司的故事吗?1959年,富有的赫伯特·匡特出资拯救了危难重重的宝马公司,从而避免了被戴姆勒·奔驰公司兼并的难堪下场。1997年2月,宝马公司再度陷入困境,一直放权的匡特家族为此召开股东紧急会议。8小时后,对经营不善负有直接责任的CEO比谢施雷德被扫地出门,而宝马在几个月后逐渐恢复了元气。在这之后的几年里,全球汽车业盛行合并之风,但匡特家族拒绝了一切诱人的合并提议。目前,宝马公司是全球屈指可数的几家独立汽车制造商之一,而匡特家族掌握着公司47%的股份。老匡特的一双儿女——37岁的斯迪凡和41岁的苏珊妮,都在董事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 B$ E* i( h) b* E; `& k
! p, Q% z# m* z% [
把反复投资当成日常习惯
4 D: C n" H5 X5 F& l' P4 q
% l x- h! F. A' x" e2 Q( [' z 对家族企业来说,要想巩固并增加家族财富,就必须使自己的企业长盛不衰,因此,反复追加投资就成为美国家族企业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
/ v ]7 s" a7 f% f9 u8 c* w$ M0 g0 g# l4 O. ~+ o& K
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在标准普尔500成分股公司当中,只有61%的家族企业选择了派发红利,而非家族企业的这一比率达到了77%。相反,在企业研发投入上,家族企业去年一共花掉了6.18亿美元,比非家族企业多出约8000万美元。很多家族企业,包括杜邦、盖普等知名公司在内,无论是在版图扩张还是在研究开发方面,都不惜花费重金来推动企业发展的车轮。 4 `( r% J. H9 P. J: p& Y) i
' d0 Y, T& G% D q& T7 o- R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掌握全球零售业巨无霸沃尔玛集团的沃顿家族。
. h$ C9 R9 N4 u) O, l/ r5 c! I9 U2 } ?# L/ S( B. `2 |
目前,沃顿家族拥有沃尔玛全部股份的38%并在董事会中占据两个席位。沃顿家族在沃尔玛董事会中扮演着“耐心资本”的角色,并不强求企业派发多少红利,他们所做的只是保证家族企业永远发展下去。老山姆的儿子罗伯特·沃顿现任沃尔玛集团主席,他总是在重要场合表达这样的观点:“我们依旧是一家成长型企业。”另一名董事会成员约翰·沃顿则表示,沃尔玛对于其家族而言,与其说是财富,还不如说是一种信任或是每名家族成员都将对其负责的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