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10-21
- 注册时间
- 2003-12-25
- 威望
- 17
- 金钱
- 7015
- 贡献
- 2522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9554
- 日志
- 1
- 记录
- 0
- 帖子
- 645
- 主题
- 70
- 精华
- 1
- 好友
- 7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03-12-25
- 最后登录
- 2013-10-21
- 积分
- 9554
- 精华
- 1
- 主题
- 70
- 帖子
- 645
|
本帖最后由 !鹅蛋孵鸡 于 2012-4-25 14:32 编辑
0 T: v8 R3 c1 ?0 D
- Z# H+ I7 }1 m4 Q6 E【声明】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用人单位与患病和非因工负伤的劳动者劳动关系相关法律规定
$ M* j5 ]( U: l5 {; D1 x4 l/ M) Y3 M: ]3 ]! j3 k8 e
劳动者患病和非因工负伤,有些无法或短期内不能治愈。对于经治疗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相关规定如下。
; `8 \: [3 i$ I) [+ N9 y一、用人单位与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 w, L8 o7 o. Y4 ~* M8 F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1995年1月1日生效)
: T1 w0 R }5 O: T) a* Y! M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 |: f5 k1 y# l6 R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S$ R) Z% v* L2 k" F! w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2 b9 i7 G9 F) H$ j' t" I. K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 y& e& c% k) s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四)失业;(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9 L" y$ K, l. L% H2 H% {/ t) O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q5 ~! @$ U+ W" K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8 e' e. m% X9 A9 k# Y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9 c9 F7 h# N) K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c, B1 y0 b! e/ `2 w3 U- R3 S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Q4 h6 G: ?3 ]3 _2 w) C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 h% t& g; P: s' w& S4 j: _(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U# W. d5 D; }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 Z/ j& o( ]' h# C% \; ?6 a3、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1995年1月1日生效)
' d0 X4 ~2 w4 B& |第六条 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Y. f' k2 p, y; \1 T9 M# k% O: z, [
二、劳动者患病和非因工负伤应依法享受医疗期待遇的相关法律规定
' p* m* F( ^8 N" q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9 ?: ~9 _4 Q" F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9 ^6 h" C- M: `/ D% Z2 j (一)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w8 n6 s. Q$ g4 k) }
(二)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 z, @+ a {: w0 b5 j# Y% D( P& o
(三)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p+ {) s, s9 z- ^/ s( j+ r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 a4 ]8 r, w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8 R$ j1 H$ ^4 R6 W0 H" I" A 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J; Y! f' X" Y, G1 e, O1 k7 H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 S) ^0 D2 \2 n% H3 E: j9 a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2 c- ]8 w7 a$ t) h3 ~4 k2 C(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A) L m, r. i' s ?1 h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 y6 S, L! a2 t) w5 }# n/ W8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9 O* i; W, [( r" A3 d+ @8 b" T# x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 t/ T6 N% p1 i& F9 I3、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1995年1月1日生效)# x5 N' U( u* \6 B& H% {" O
第二条 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
* {+ n0 | D5 a7 F+ u% p5 h. I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 T. i: h6 g! E; R' `% p(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 d; M G+ Y- ]; B4 h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 D9 [: e' [, {. Z9 ?* P0 L$ y! O 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 p) i( t6 P) @- V. N5 m
第五条 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 q( G, s* H6 ]8 T7 j$ F$ N
第七条 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6 ~' X8 ^: u3 d* I 第八条 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问题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 W$ c H& [$ q) m0 J8 Z: L6 F6 R5 h2 Q4、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 (劳部发[1995]236号)
% U4 N0 i" [: w- d! _3 J6 c/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 G0 o; O& H3 t9 _; U; l/ r
1994年12月1日,我部发布了《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以下简称《医疗期规定》)后,一些企业和地方劳动部门反映,《医疗期规定》中医疗期最长为24个月,时间过短,限制较死,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一定困难,要求适当延长医疗期,并要求进一步明确计算医疗期的起止时间。经研究,现对贯彻《医疗期规定》提出以下意见:
+ R) \- R+ e, T, H 一、关于医疗期的计算问题
* [$ U$ J& i( H- V( O 1.医疗期计算应从病休第一天开始,累计计算。如:应享受三个月医疗期的职工,如果从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该职工的医疗期应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间确定,在此期间累计病休三个月即视为医疗期满。其他依此类推。
0 s7 d9 H$ x$ }8 e: f 2.病休期间,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包括在内。
6 M0 H9 K" Y0 t& V) f" U8 m1 N. k 二、关于特殊疾病的医疗期问题 0 s% {8 R! p3 C) O% c4 z
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5 `% X* X& {, k3 z+ T6 t2 M; \!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实施《医疗期规定》时,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抓紧制定具体细则,并及时报我部备案。
4 F3 V/ A- z" U5 I+ \$ s- W7 k 劳 动 部 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三日% R c# ~ w) F) ?
三、用人单位对于非因工伤残及难以治疗的疾病,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5 F9 ?% w; v+ v6 B1 S- T 1、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 F7 `) [8 a" l5 z1 D. ^4 Z: N) ~
第六条 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3 I% A& y# G1 Z+ c2 ]/ R7 e7 F. D
第七条 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 @/ } ~4 k) A$ X3 N 2、劳动部办公厅关于患有精神病的合同制工人医疗期问题的复函 (劳办力字<1992>5号)
4 P. X* y2 |1 |8 M/ T, K 企业招用的合同制工人在试用期内发现患有精神病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按合同规定可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满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患有精神病的,可按照《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有关合同制工人在企业工作期间患病的有关规定办理,即:按其在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给予三个月至一年的医疗期。在本单位工作二十年以上的,医疗期可以适当延长。在医疗期内,其医疗待遇和病假工资与所在企业原固定工人同等对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由企业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三个月至六个月的医疗补助费。2 H' ?: \ Z* J! ]6 W3 h
3、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精神病患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的复函 (劳办发<1994>214号)
8 } K; l6 e6 R, i& V 精神病患者在规定的医疗期内已治愈或病情很轻并得到稳定控制,经鉴定具有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应适当安排其工作,不得因病解除劳动合同。
3 |) R& v5 @3 W4 n4 f `" Z 经鉴定确实丧失劳动能力的,可继续执行劳动部劳办力字<1992>5号的规定,即:解除劳动合同,并由企业发给相当于本人标准工资3个月至6个月的医疗补助费。今后,随着全国精神病康复方案的实施,作为扶持残疾人的政策,对精神病患者医疗期满能够从事工作的,应由企业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 R! o4 ]8 _8 b; @7 P
四、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及医疗补助的相关法律规定3 P1 {0 `2 t6 \' Q u" I# g% v/ S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5 S- l/ Q1 i3 I/ ^
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依据本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 q& d" e- f1 K5 H: C8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s& Q O8 I4 E) \) S$ ]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Z4 [: K1 @# W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7 k; X8 y x3 I/ t( \- E7 a% g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 m3 W- G( R; K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 a! x& h) M# P5 u# g! x; O) |, V1 S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6 C+ I5 k' e; y) T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 d0 t+ c- r" R% x/ V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 d4 K* l- ~0 M& R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 f. C# q2 ~6 A$ R. L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u7 j) q) M/ p6 P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t" M% i# K7 ]6 |. _$ n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 p' c9 K4 m1 u: z0 _+ f 3、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有相关规定(95-8-4施行)0 @, Q$ e4 T' I- Q& n
第35条 请长病假的职工在医疗期满后,能从事原工作的,可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医疗期满后仍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办理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退休退职手续,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五至十级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费。+ m; \/ f4 y% k3 F; \
第59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o- d- E* m9 M" u( w) v0 f
4、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劳部发[1996]354号文件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劳办发〔1997〕18号)
+ {8 N2 c9 t1 X6 r; [- c% }9 Z 二、《通知》第22条“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是指合同期满的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医疗期满或者医疗终结被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5一10级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C6 I5 b$ [) u" Q# M2 o7 I' x
5、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96-10-31)
2 R9 X$ X8 Z/ g 第22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患重病或绝症的,还应适当增加医疗补助费。
! a, @4 ^1 L5 ?$ C8 T+ |5 V 6、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95-1-1施行) (1994年12月3日劳动部发布)! [; O; R. \) V Y% r0 R$ @2 ~
第6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五十,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百分之百。! l, y$ t, D4 r: Q1 \
附加【社保方面的请参考新的社保法规,这里不列举了】:
% d" V* q$ P. h% ?3 w6 U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1月2日生效)【参新的社保法】:
5 l8 B+ N/ L. V4 A, @ 1、第十三条 疾病、非因工负伤、残废待遇的规定:
l# w: H& k" {4 |. k* W. s0 r甲、工人与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该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或特约中西医师处医治时,其所需诊疗费、手术费、住院费及普通药费均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贵重药费、住院的膳费及就医路费由本人负担,如本人经济状况确有困难,得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酌子补助。患病及非因工负伤的工人职员,应否住院或转院医治及出院时间,应完全由医院决定之。
' `; P0 ~8 M: u' K/ [* N 乙、工人与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时,其停止工作医疗期间连续在六个月以内者,按其本企业工龄的长短,由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发给病伤假期工资,其数额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六十至一百;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在六个月以上时,改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月付给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救济费,其数额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至能工作或确定为残废或死亡时止。详细办法在实施细则中规定之。
! h: J. O8 g: Q 丙、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终结确定为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病伤假期工资或疾病非因工负伤救济费停发,改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发给非因工残废救济费,其数额按下列情况规定之:饮食起居需人扶助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五十,饮食起居不需人扶助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四十,至恢复劳动力或死亡时止;部分丧失劳动力尚能工作者不予发给。关于残废状况的确定与变更,适用第十二条丙款的规定。
, E& j0 Z* w6 H/ O5 w P丁、工人与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痊愈或非因工残废复劳动力后,经负责医疗机关提出证明,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应给予适当工作。 1 b0 @$ ^# m7 e
戊、工人与职员供养的直系亲属患病时,得在该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或特约中西医师处免费诊治,手术费及普通药费,由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二分之一,贵重药费、就医路费、住院费、住院时的膳费及其他一切费用,均由本人自理。
. O# v. S# V- r3 L _. l) M1 L' A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1953年1月1日生效) " A, }7 K7 X% n
1、第十六条 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在六个月以内者,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乙款的规定,应由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按下列标准支付病伤假期工资:本企业工龄不满二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六十;已满二年不满四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七十;已满四年不满六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八十;已满六年不满八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九十;已满八年及八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一百。 4 u @7 U2 Q5 a: \
2、第十七条 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超过六个月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乙款的规定, 病伤假期工资停发, 改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月付给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救济费, 其标准如下: 本企业工龄不满一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四十;已满一年未满三年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五十;三年及三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百分之六十。此项救济费付至能工作或确定为残废或死亡时止。
7 ]1 e0 ^5 E( U; B( p/ C" N 3、第十八条 工人职员的本人工资低于该企业的平均工资者,领取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救济费时, 如其所得救济费数额低于该企业的平均工资百分之四十, 应按平均工资百分之四十发给,但不得高于本人工资。
7 X+ \! g6 _$ ~5 w7 M; g! U3 _) T# T. [" ]6 C
【声明】:以上资料仅供参考% n6 q t- q- G#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