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三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

[复制链接]

253

主题

4

听众

2万

积分

进士出身

Rank: 24Rank: 24Rank: 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7-12
最后登录
2018-2-28
积分
20211
精华
0
主题
253
帖子
2547
11
发表于 2004-12-11 15:44: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

五、社会保险' h# P% v- v8 J f. @/ _" h 4 l) f% w2 w- m. O9 p* @ 73、企业实施破产时,按照国家有关企业破产的规定,从其财产清产和土地转让所得中按实际需要划拨出社会保险费用和职工再就业的安置费.其划拨的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由当地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和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接收,并负责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费用和支付失业人员应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2 q8 A! c7 J0 f+ H- ]# F7 h. Z% T - P6 U8 R2 M4 V* U 74、企业富余职工、请长假人员、请长病假人员、外借人员和带薪上学人员,其社会保险费仍按规定由原单位和个人继续缴纳,缴纳保险费期间计算为缴费年限.0 c8 ?7 |: m' Y. E 7 p( d: H7 l6 n! I+ Y 75、用人单位全部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职工在用人单位内由转制前的原工人岗位转为原干部(技术)岗位或由原干部(技术)岗位转为原工人岗位,其退休年龄和条件,按现岗位国家规定执行. 3 D* X5 ~+ R$ t8 M 5 `. t8 L& T% u$ t 76、依据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和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的年限和本企业工作年限长短,享受3—24个月的医疗期.对于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0 H9 x5 c4 ?$ X3 D' N# G J3 Y8 f0 K4 _9 u 77、劳动者的工伤待遇在国家尚未颁布新的工伤保险法律、行政法规之前,各类企业仍要执行《劳动保险条例》及相关的政策规定,如果当地政府已实行工伤保险制度改革的,应执行当地的新规定;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参照企业职工的规定执行;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如果包括在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伤改革规定范围内的,按地方政府的规定执行. f; P5 q; x4 ~5 |# \1 b1 x : x3 i/ L% M% ]/ b' f- E 78、劳动者患职业病按照1987年由卫生部等部门发布的《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和所附的"职业病名单"(【87】卫防第60号)处理,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并发给《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劳动行政部门据此确认工伤,并通知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发给有关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因工负伤的,劳动行政部门根据企业的工伤事故报告和工伤者本人的申请,做出工伤认定,由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发给有关工伤保险待遇.患职业病或工伤致残的,由当地劳动鉴定委员会按照劳动部《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劳险字【1992】6号)评定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劳动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的结论,以医学检查、诊断结果为技术依据.0 K2 i. S- i! Z% i1 }6 m5 \ 2 w7 Y- Y+ ^; z5 s$ s0 a# ~' l3 @2 B 79、劳动者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用人单位应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进行工伤事故报告,或者经职业病诊断机构确诊进行职业病报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权按规定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如果用人单位瞒报、漏报工伤或职业病,工会、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经劳动行政部门确认后,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应补发工伤保险待遇. ( ?# r: j% |( t7 l, z/ b% d8 X : I' \: Q, x8 u, V 80、劳动者对劳动行政部门做出的工伤或职业病的确认意见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3 E9 v a# r. ? 3 Z9 _. J. A6 d% x 81、劳动者被认定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后,对劳动鉴定委员会做出的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鉴定结论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所依据的医学检查、诊断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要求复查诊断,复查诊断按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劳动鉴定委员会规定的程序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主题

4

听众

2万

积分

进士出身

Rank: 24Rank: 24Rank: 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7-12
最后登录
2018-2-28
积分
20211
精华
0
主题
253
帖子
2547
12
发表于 2004-12-11 15:4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

六、劳动争议+ h! C' S R* a1 e - Y+ L' R6 R; j5 v. c 8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不论是否订立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并符合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均应受理. 0 T ]! p Z6 h `% z' [2 f- K- u) T2 T# A 83、劳动合同鉴证是劳动行政部门审查、证明劳动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的一项行政监督措施,尤其在劳动合同制度全面实施的初期有其必要性.劳动行政部门鼓励并提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进行劳动合同鉴证.劳动争议种裁委员会不能以劳动合同未经鉴证为由不受理相关的劳动争议案件., Q" \5 L8 l. z9 L9 S ) }) k. S1 n3 q. b( d Q! _( ] 84、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与本单位工人以及其它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之间,个体工商户与帮工、学徒之间,以及军队、武警部队的事业组织和企业与其无军籍的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只要符合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 Z6 }; v' U8 q9 }' s/ { . `. {2 w+ ^+ h* ^$ |& @* K3 Y w% ` 85、"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9 @* L6 N& ]! j. m! \/ ^' x 3 E# ?# z$ d5 b+ @# o( E& F 8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商业银行为企业法人,商业银行与其职工适用《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商业银行与其职工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予受理. ( ^- P2 s3 H' x4 C9 L , w% k/ D2 Z6 U# i" t5 M3 E8 H: }, A. ^ 87、《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三)项中的"重大损害",应由企业内部规章来规定,不便于在全国对其做统一解释.若用人单位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企业的类型、规模和损害程度等情况,对企业规章中规定的"重大损害"进行认定.1 o. X$ Y& V- G. Y: T% j$ G% f * A5 k3 ~+ ^9 Y4 S 88、劳动监察是劳动法授予劳动行政部门的职责,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法》授予各级劳动争议仲委员会的职能.用人单位或行业部门不能设立劳动监察机构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不能设立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监察机构的派出机构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派出机构.8 Q& u( e* } k4 U 4 d& F: Q! F1 g' ?' t3 b 89、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从当事人提出申请之日起,仲裁申诉时效中止,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在三十日内结束调解,即中止期间最长不得超过三十日.结束调解之日起,当事人的申诉时效继续计算.调解超过三十日的,申诉时效从三十日之后的第一天继续计算. 2 |- q# x! |! G( L, S5 ]+ D8 [, x7 P E1 d6 k 9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对未予受理的仲裁申请,应逐件向仲裁委员会报告并说明情况,仲裁委员会认为应当受理的,应及时通知当事人.当事人从申请至受理的期间应视为时效中止.* l" R9 D$ L" [ , I* y j2 J7 j 七、法律责任3 V5 ]* n5 Y: k. B 0 ]0 [. w0 f+ D# J3 u3 F5 Z, r 91、《劳动法》第九十一条的含义是,如果用人单位实施了本条规定的前三项侵权行为之一的,劳动行政部门应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和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如果用人单位实施了本条规定的第四项侵权行为,即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法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因不存在支付工资报酬的问题,故劳动行政部门只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还可以支付赔偿金. ! g* j1 e" g% _5 s" c( c" R6 i7 [ d. U. D 92、用人单位实施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认定为《劳动法》第一百零一条中的"无理阻挠"行为:( X) n$ p( g6 U 1 ]$ W' V+ X ^; ` (1)阻止劳动监督检查人员进入用人单位内(包括进入劳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的; ' u# F- z& {4 k2 e, P6 l3 p. o* N, t (2)隐瞒事实真象,出具伪证,或者隐匿、毁灭证据的; 8 B' g7 F4 K* w( b " N9 m9 {: u5 }4 z2 @3 l (3)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 q6 h. c' L6 P2 G" J7 m& c 2 P5 j) O0 Y2 j( ~6 C- p0 y (4)拒绝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就劳动行政部门所提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的; % r6 x; V( t) l& S5 u0 W, k- E& V$ i, v4 { (5)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它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主题

4

听众

2万

积分

进士出身

Rank: 24Rank: 24Rank: 24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7-12
最后登录
2018-2-28
积分
20211
精华
0
主题
253
帖子
2547
13
发表于 2004-12-11 15:4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

八、适用法律 5 q2 M' q- l# x" j& t" N5 b r5 {7 d, S+ K 93、劳动部、外经贸部《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劳部发【1994】246号)与劳动部《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劳部发【1994】481号)中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规定是一致的,246号文中的"生活补助费"是《劳动法》第二十八条所指经济补偿的具体化,与481号文中的"经济补偿金"可视为同一概念. 5 p" ?4 H! f* s$ {2 t2 N1 N; h % _6 V s* c7 @ 94、劳动部、外经贸部《外商投资企业劳动管理规定》(劳部发【1994】246号)与劳动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在企业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职工工资应付赔偿金的标准,延长工作时间的罚款标准,阻止劳动监察人员行使监督检查权的罚款标准等方面规定不一致,按照同等效力的法律规范新法优于旧法执行的原则,应执行劳动部劳部发【1994】532号规章. * C& d! L# K: @& ~/ u: m4 M6 L, a 95、劳动部《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劳部发【1993】333号)与劳动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在拖欠或低于国家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的赔偿金标准方面规定不一致,应按劳动部劳部发【1994】532号规章执行. , g# K3 X9 d5 d1 p# O! @" j u3 @0 X# O. g4 O5 s* g 96、劳动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劳部发【1994】532号)对行政处罚行为、处罚标准未做规定,而其它劳动行政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做了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 I. e1 }3 x; \6 m8 K 6 t' R3 V6 l( ^9 W# m/ t 97、对违反《劳动法》的用人单位,劳动行政部门有权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理,用人单位对劳动行政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或不申请复议又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时,应当提交申请执行书,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和其它必须提交的材料. ^; b; f8 {' d/ r9 D4 C9 r7 N! K 98、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及其它规范性文件遵循下列原则:8 T H$ l- E, a! b2 q B1 [+ M( f8 I3 | (1)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效力高于其它规范性文件. - p/ m g9 u$ {- B8 `* z" z3 R3 _, i- D( @9 W) U+ e, @ (2)在适用同一效力层次的文件时,新法律优于旧法律;新法规优于旧法规;新规章优于旧规章;新规范性文件优于旧规范性文件. 6 A; X8 I Q/ t9 _" j- V8 j6 N1 D4 q S) n" H; q9 p' W% J) _ 99、依据《法规规章备案规定》(国务院令第48号,1990年发布)"地方人民政府规章同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或者国务院部门规章相互之间有矛盾的,由国务院法制局进行协调;经协调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由国务院法制局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决定."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在发现劳动部规章与国务院其它部门规章或地方政府规章相矛盾时,可将情况报劳动部,由劳动部报国务院法制局进行协调或决定. ' ~7 `. w; {/ \! T 5 [! G q& U% y- B/ g: \ 100、地方或行业劳动部门发现劳动部的规章之间、其它规范性文件之间或规章与其它规范性文件之间相矛盾,一般适用"新文件优于旧文件"的原则,同时可向劳动部请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听众

36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注册时间
2011-6-15
最后登录
2014-1-8
积分
365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32
14
发表于 2011-9-21 10:26:12 |只看该作者
这份文件适用范围是北京市还是全国呢?求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