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6-26
- 注册时间
- 2012-4-27
- 威望
- 0
- 金钱
- 24
- 贡献
- 18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4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2-4-27
- 最后登录
- 2013-6-26
- 积分
- 42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2
|
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仍然盛行现实主义的逻辑,各个国家行为体要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自然亦当如此。
一、政治战略
中国已经是世界重要的经济大国,目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主要的政治大国。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广阔的疆域,丰富的资源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成为世界政治大国的资本积累。同时,中国是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在苏东剧变,两德统一,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红色政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心一意抓生产,搞建设,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堪称引领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并且,中国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中拥有重大的影响和话语权。因此,隔断屏风,作为如此重要的政治大国,其所采取的政治战略要十分慎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政治战略要着眼于时代背景,要着眼于中国实际,出售厂房,要即顾及世界稳定与繁荣又关切中国主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扩张并处于主导地位,并且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以及自由化将世界牢牢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各个类型和层次的行为体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利益合成为一体。这样,用战争与革命的思维来看待今天相互依存的世界已经不符合时宜。经济的相互依存要求世界的和平。只有和平的处理各类事务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世界各个类型和层次的行为体谋得共同的福利。着眼于“和平”这个时代的主题,中国的对外政治战略要以维护世界局势的和解和世界的平等互利,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身的立足点。这也是今天我们一些对外实践理论依据,活动隔断。对外“和平”的政治战略集中表现在我们的“和平崛起”战略上来。我国对国外经济技术援助不掺加任何别的特殊条件也是推动和平外交战略的重要表现。“发展”是另一个时代主题。发展不仅涉及发达国家而且涉及发展中国家,并即有自身的发展也有国际社会共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战略即要能够促进中国的发展也要有利于世界的共同进步。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能够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维持经济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从而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就业以及生产生活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一大贡献。中国在保持自身发展的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世界其他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带来帮助是对世界大发展的贡献。
二、经济战略
经济因素处于社会各个因素的基础地位,一切政治、人文等因素都是建立在经济因素之上的上层建筑。正是经济因素的重要地位,制定好一个国际的经济战略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战略要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考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辽阔疆土和丰富的资源以及最大的内部市场。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底子薄负担重,上海注册公司。考虑中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战略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首先,要继续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步伐,成功的自计划经济体制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价格机制的主导性机制地位显著;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局面;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建成,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实践证明,中国至今所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及社会发展所处于的状态是与中国所采取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分不开的,而这些体制的改革是与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分不开的,工商注册;伴随着中国今后更加深入的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必将得到完善和发展,更加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途径,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创造更为重要的制度基础和保证。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参与程度相辅相成发展。中国要想进一步的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在新的国际机制中把握好方向就要积极推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其次,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制度的制定者,而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反叛者。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世界发展的总的趋势,是国家行为体无法拒之门外的客观潮流。经济全球化得主要表现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是全球经济的集中写照。科技革命特别是近些年来的信息革命极大的加快了全球信息的整合,世界真的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信息技术加快了知识经济资源在全球的快速传播;世界经济的市场化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市场的一体化将“市场”这一个无形的手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应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正是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和市场化令世界经济自由化成为现实。实践证明,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赢得先机,率先在科技革命以及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刻把握好了自身命运,推动了自身的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市场化,谁就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为自身赢得主动,令自身收益。
中国继2009年经济成功保持8%增长后,2010年国民经济呈快速增长态势,在“十一五”顺利实施之后又迎来了新的起点,即“十二五规划”。当前我国正面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在这样的两个“时期”如何统筹好两个大局,把握好两个市场,实现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各区域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改善民生,关键就在于我们将实施什么样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纵观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每一阶段不但包含具体的“五年计划”的制定实施,而且也反映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一五”至“五五”时期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70%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区,而辽阔的内地,尤其是西部地区,几乎没有什么近代工业。为尽快实现工业化,同时为了备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当时国内、国际形势,以平衡发展为指导,制定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即把生产力落后的内地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通过生产力的均衡布局,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追求地区的同步发展和自成体系。
从“一五”计划(1953—1957年)到“五五”(1976—1980年)计划,经济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当时所实施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点加强内地投资建设,改变生产力区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二是强调建立区域独立的工业体系。“一五”时期,国家兴建的694个工业建设项目中,有472个分布在内地,占总额的68%。“二五”时期再增加了10%。三是以“三线”建设为重点,战略布局急剧向西转移。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出于战略考虑,“三五”计划做出了全国按照一、二、三线进行整体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地区的决策,全国将近1500家大型企业,40%以上分布在三线地区。三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生产力布局,打下了西部现代工业的基础。
二、“六五”至“八五”时期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对外关系开始改善,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沿海一些省份的投资有较大回升,投资集中于“大三线”的强度有所减缓。改革开始,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沿海和内地两个大局”的区域发展模式,嘉定招商,在我国实施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即优先发展沿海发达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地区之间适度的经济差距,然后有次序地发展中西部地区,最终实现全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六五”(1981—1985)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基础,充分发挥其特长,带动内地经济发展,并开始采取措施向沿海地区倾斜。“七五”计划首次明确地体现了效率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战略思想,并且第一次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优先发展东部,以东部发展带动中、西部发展,使生产力和区域经济布局由东向西逐步作梯度推移。由于国家在投资和政策上的双重倾斜,加之沿海省区较好的发展条件,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两大区域经济增长中心迅速形成。
三、“九五”至“十五”时期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非均衡发展战略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日趋扩大的地区差距也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东、中、西之间的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为了缩小这种差距,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即在继续保持东部沿海地区旺盛发展势头的前提下,重点开发西部.
“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异”作为今后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以全方位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形成。“九五”计划强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区域内在联系以及自然地理的特点,以交通要道和中心城市为依托,逐步形成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区和西北地区等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并对缩小地区差距问题出台了具体措施。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3月,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对西部大开发作了重要战略部署,西部大开发正式实施并产生巨大影响,这也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实践经验。
四、“十一五”与“十二五”时期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
相对于199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将现阶段及未来五年的战略称为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了“五个统筹”,突出了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突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突出了民生工程建设。
“十一五”规划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方针是“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并且要“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的独特性在于:
(一)区域发展要重视“五个统筹”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我国城市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城乡差别加大,统筹城乡发展显得更为迫切。第二,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东中西部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第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
是要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如:经济增长快而社会事业发展慢,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同步等。第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解决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承载的矛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第五,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一大创新
“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全部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优先开发区域要成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重点开发区域要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限制开发区域要成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就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差异来说,每个区域内部都可划分面积不等的四类主体功能区。但从宏观区域规划的角度看,东部沿海地区应属于优先开发区域,中部地区应属于重点开发区域,西部地区应属于限制开发区域,各类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是属于禁止开发区域。可以说,这是国家根据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区域经济建设的成败得失,运用多种学科理论,遵循几十年来的社会实践,科学规划国土资源的一个典范。
(三)改善民生成为“十二五”的重点
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科学发展将仍是经济发展的主题。 “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人和自然的进一步和谐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发展,国内外求同存异,积极合作的发展,各个区域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发展的深化。因此,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自然成为重点,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着力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人民追求的目标点。此外“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民富”,这是对过去的十一个“五年计划”所强调的“国富”目标的改变。“十二五”规划强调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嘉定公司注册,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更重要的是让人得以全面协调发展,改善民生就是为了让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进而实现全面发展,这也充分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公平”性。当然,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是不发展,而是要建立在增长方式转变基础上的科学发展,是追求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的发展。从当前的全国经济建设的部署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是科学发展指导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关的主题文章:
国内经济分析
对2011年上半年国际经济环境的初步分析
國內經濟分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