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3-2
- 注册时间
- 2004-10-26
- 威望
- 0
- 金钱
- 15
- 贡献
- 1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16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0-26
- 最后登录
- 2017-3-2
- 积分
- 16
- 精华
- 0
- 主题
- 2
- 帖子
- 3
|
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例会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这些业务重点即是企业的关键结果领域,也就是说,这些业务重点是评估企业价值的标准。确定业务重点以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了这些关键结果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这些关键业绩指标定为企业级KPI。
1 J" O& r: g# c4 k. \; s
v0 k/ B3 W6 ]后,各系统的主管对相应系统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系统部门级的KPI,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各系统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同时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工作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c! O/ [0 i9 q
! @, \4 V4 g* a( u7 c
定KPI时,以下几个问题必须考虑:, ^; j, k' a& c# K$ A
4 e; ?( E. A- ?0 G; P% `所提的KPI含义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 J4 Y/ T- N% c
: E" ^7 W2 I. @( y; c+ t是否可衡量?
& M7 h m9 b8 h; b5 X
% W3 p/ U* e7 {. m用于衡量谁,它是否对此KPI有控制作用?( Y. t! [2 ~" Q9 j' c0 c; L, {
, I' ~+ G y" W$ S! y
所选的KPI是否有重合?
6 s4 J8 _6 y9 F# v
1 T. J, D% d4 W6 {9 d7 U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指标必须是可以测量的,要按照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使指标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层次性。
9 S. r" } \# H X: v+ g' U
- M, K I- A( H! V、KPI的抽取与分解示例:
' N* _) F5 [, W" S/ p& M
r* u+ D4 M9 I5 Y步确定企业业务重点及企业级KPI和部门KPI内容如下图示:6 {- u* w* _0 f. D* {
9 v$ ^: p( A! ?9 ~、KPI与绩效管理, z( v& t" I! O' U z3 ~9 l
- G; F9 I7 ~. a- j4 S! N- B
效管理是管理双方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者给下属订立工作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KPI,部门的KPI来自上级部门的KPI,上级部门的KPI来自企业级KPI。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职位都是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但这并不是说每个职位只承担部门的某个KPI,因为越到基层,职位越难与部门KPI直接相关联,但是它应该对部门KPI有所贡献。 6 i% P; `( m9 V0 h- b: v+ Q
* ], M- a |0 ^' W
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做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标准。譬如说,跨部门的指标就不是基层员工所考核的指标,应是本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考核的指标。
# K8 Y. s) x: q+ D4 Q% Z
5 y3 [( Q% v0 @. R$ |! T使用KPI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组织结构集成化,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为中心,精减不必要的机构、不必要的流程以及不必要的系统。严格说来,没有任何两个职位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但相同性质的不同职位可以利用相同的KPI或衡量指标。相同职位的两个不同的任职者,虽共用相同的指标,但因其能力和素质水平不同,可以制定不同水平的目标。
- C4 c; i. b# i
- `+ i2 {$ f! N r! [、KPI绩效考核的难点分析. Y2 [* B) k% R% k
$ y) u- }) O2 K, x
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明白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以及他将如何开展工作和改进工作,他的工作的报酬会是什么样的。主管回答这些问题的前提是他清楚地了解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对所在部门的要求是什么,说到底,也就是了解部门的KPI是什么。同时,主管也要了解员工的素质,以便有针对性的分配工作与制定目标。6 N. s" }4 O. ]4 w5 ], l! p5 x0 ]
: j& b# ^" } u) |% C+ X8 i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绩效改进,二是价值评价。面向绩效改进的考核是遵循PDCA循环模式的,它的重点是问题的解决及方法的改进,从而实现绩效的改进。它往往不和薪酬直接挂钩,但可以为价值评价提供依据。这种考核中主管对员工的评价不仅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而且可以充分体现主管的管理艺术。因为主管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是一致的,且员工的成绩也是主管的成绩,这样,主管和员工的关系就比较融洽。主管在工作过程中与下属不断沟通,不断辅导与帮助下属,不断记录员工的工作数据或事实依据,这比考核本身更重要。
4 {' R; G8 Y3 n8 B9 \
8 t, C" _. |) b9 ^我们从KPI中如果能分析出每个职位的正确定位,那么这些职位上员工的待遇跟他所在的职位是没有关系的。面向价值评价的绩效考核,强调的重点是公正与公平,因为它和员工的利益直接挂钩。这种考核要求主管的评价要比较准确,而且对同类人员的考核要严格把握同一尺度,这对于行政服务人员、一线生产人员比较好操作。因为这种职位的价值创造周期比较短,很快就可以体现出他们的行动结果,而且,标准也比较明确,工作的重复性也较强。但对于职位内容变动较大,或价值创造周期较长的职位来说,这种评价就比较难操作。
5 q0 p; M6 u; x6 m% ]
* X$ u% q. [, ~) U4 q+ b; @一种方法可以将二者统一起来,就是在日常的考核中强调绩效的持续改进,而在需进行价值评价的时候,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全企业统一的评价标准尺度。这样,一方面,评价的结果会比较公平;另一方面,员工的绩效改进也已达到较高水平,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较高的报酬与认可。评价员工的绩效改进情况及绩效结果,KPI是基础性依据,它提供评价的方向、数据及事实依据。, W0 C4 h# P% z* K5 G
( ~; E% V- w( K% N
通过绩效面谈,建立考评伙伴关系
4 V- z( r& k+ f. `- \ X 调用工作结果来证实工作能力,通过被考评者在自然状态下稳定的工作表现证明其实际能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求任职中具有一定能力的目的,实质上是期望任职者有预期的工作表现,能达到预定的工作目标。能达到目标的能力才是真实有效的,才是对企业有价值的。如果用一次考试或一次测试来评估能力,这就偏离了目的,使员工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应付考评或测试的方法与技巧,有的更是不择手段地去弄虚作假,而不为了提高能力和改进绩效,KPI标准的考评则采用取证的方式,从具体的工作结果中收集员工达到业绩标准的证据,或者找出与业绩标准的差距,这是一种非常客观、公正、有效的办法。
% S9 U* P8 E& `/ Y5 [. X t8 Z5 N 以往的考核过程中,考评者与被考者总是存在着一种对立关系,在考核等级及比例的限制、评语及批评的方式等方面总是存在分歧,结果往往达不到考评的效果,还使组织气氛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被考评者并未因为有了考评而不断进步。其根源在于考评者与被考评的关系没有明确。考评者当作监督者、评判者,而把被考评者仅仅当成执行者、被评者,这样,一开始就处于不平等地位,产生了对立是自然的。KPI考评办法中,使考评者与被考评者成为一种平等的考评伙伴关系,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目的都是为了使被考评者尽快提高能力,达到业绩标准要求。
' B |, L7 J# q8 a$ x3 t
4 G& C+ Y3 w/ p$ r& e种伙伴关系首先表现在制定考评计划方面,KPI强调任何一个考评计划必须是经过双方共同讨论达成一致后的结果。通过探讨业绩标准的内涵,使双方有了统一的相同的理解,便于被考评者建立明确目标,能够按照标准要求去开展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便于日后对照标准作相应的判定。取得证据的方式、时间、证据类型及数量等内容也是事先由双方商定的,连取得证据之后,将履行什么样的判定程序和方法,都是事先沟通约定的。这种通过绩效面谈制定考评计划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考核双方相互信赖、团结合作的精神。
' q8 n0 ~: [8 H' l
) Z7 Q; N2 S# f+ v0 O# P- n。! P6 j' [3 U" F! p3 d0 N4 A: t
) r0 X3 ]* X/ ~3 a8 l; ^文章来源:www.aq800.com HR资料工具共享中心 liying08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