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4-2
- 注册时间
- 2004-12-21
- 威望
- 0
- 金钱
- 111
- 贡献
- 26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37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37
- 主题
- 48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4-12-21
- 最后登录
- 2014-4-2
- 积分
- 137
- 精华
- 0
- 主题
- 48
- 帖子
- 437
|
板凳
发表于 2005-3-29 15:4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管理者的三根救命稻草
再来看《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的说教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要员工认领自己的原罪,“我是一切的根源!”如果被辞退、降职、降薪,那一定都是自己而不是公司的错,更不是上司的错。只要自己努力些、再努力些,那被降职或辞退的就会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如果实在是不小心被辞退了,那也应该马上打起精神重新去寻找“奶酪”,不要抱怨或怨恨任何人,哪怕自己完全没有错!
这本书浅显易懂,就像那句“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口号一样,一看自明。如果以此理论来为管理者或所有者解雇员工做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难道能够给每个下岗职工发一本《谁动了我的奶酪》,然后就要求他们赶快去自谋生路吗?对于那些四五十岁下岗的国企职工来说,确实是有人动了他们的“奶酪”,他们也有权要求政府和社会给予帮助或者救济。
事实上,裁员只是结果,其原因有很多,或者是战略失误,或者是市场竞争激烈,或者是公司为控制成本而做的战略调整。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被裁掉的员工承担了最大的损失。以“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样的故事来强化员工和企业的危机意识还可以,但是以此来推卸责任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以人为本”的口号,国内企业倒是时时在喊,但却难以落到实处。在这样的条件下,员工怎么可能会有主人翁精神和奉献精神!不过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其实,被裁掉的员工也是企业的财富,竞争对手不花一分钱的培训费就能得到被扫地出门的他们。
何以受追捧
问题是这三本书道理非常浅显,甚至经不起质疑和追问,为何受到如此热烈地追棒呢?
这或许跟大众文化的操作手法有关,通过一系列的市场宣传和运作,这些畅销书很快就能流行。这可能跟市场需求有关,因为在管理类图书市场上,这种浅显直接的著作更容易被人接受。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众多管理者们的内心需求,面对日趋激烈的外部竞争和日趋复杂的内部管理,应接不暇时,这也是很好的“护身符”!
我们曾经将企业竞争力低下归结为产权问题,是所有者缺位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造成了企业运营效率低下。现在众多民营企业难以为继时,又要将目光转到管理者身上了。换个角度来看,这三本书的确为能力不强的管理者提供了“思想武器”。他们首先用《把信带给加西亚》来说教员工,逃避自己的领导责任,这其中恐怕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如何领导。接着用《没有任何借口》来要求员工绝对地服从和执行,不要去思考指令的意义,甚至最好不要思考,以免让人看出破绽。最后,当计划或执行彻底失败时,不少的管理者便用《谁动了我的奶酪》来让员承担全部责任,让他们拿着书卷起铺盖走人!
参观过大连骑警基地或香港赛马会的人都知道,一匹马要想成为冠军马,除了要有很好的血统外,更重要是驯马师要从小每日不断地进行训练、精心呵护,不断培养,方可最终成才。如果让英国纯种马从小跟驴子一起拉磨,那它长大之后注定也就是拉磨的材料。同样道理,员工最终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不仅取决于他们的素质和天赋,更主要的是取决于管理者如何去指导、培养和训练,提供给他们一个多大的平台。
对今天的大多数企业来说,缺的不是兵,甚至不缺好兵,绝大多数兵们也比较珍惜现在的饭碗,因为旁边还有数亿的城乡富余劳动力正在虎视眈眈。真正缺的是将,特别稀缺的那些能够统兵过万纵横天下的将帅级人物。准军事化或者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在中国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里仍然非常必要,但是更为先进和规范的管理方式应该是最大程度上激活员工的创造力,而不是简单地督促他们完成既定的指标。
毫无疑问,企业发展的责任并不在基层员工,而在于管理者阶层。如今,许多管理者的水平提高速度似乎越来越赶不上市场竞争的变化速度,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不会科学管理,仅要求高效执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逃避矛盾,将责任推诿给员工更是不适当的,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从管理者自身找原因,提高自身的领导力,正确地指导下属,认领自己的使命,通过不断地提高自身管理的科学水平来解决企业的问题,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