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4-11
- 注册时间
- 2012-7-25
- 威望
- 137
- 金钱
- 1873
- 贡献
- 455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465
- 日志
- 40
- 记录
- 0
- 帖子
- 173
- 主题
- 99
- 精华
- 0
- 好友
- 18
 
签到天数: 57 天 [LV.5]常住居民I  - 注册时间
- 2012-7-25
- 最后登录
- 2013-4-11
- 积分
- 2465
- 精华
- 0
- 主题
- 99
- 帖子
- 173
|
本文版权属 海阔天空沫沫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海阔天空沫沫-(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05645)
本帖最后由 萧然1983 于 2012-9-22 16:25 编辑 + | K2 H. W* m& q7 H
3 a6 @4 q% e6 @ i7 B" Q Q
绩效考核的四大有效方法。
8 s/ r6 q3 S1 v: F( N; W 一、相对评价法
- w3 |: X8 \- j) I* w3 B% C (1)序列比较法
# E s6 U w9 i0 M6 l3 M0 `5 @* h 序列比较法是对按员工工作成绩的好坏进行排序考核的一种方法。在考核之前,首先要确定考核的模块,但是不确定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将相同职务的所有员工在同一考核模块中进行比较,根据他们的工作状况排列顺序,工作较好的排名在前,工作较差的排名在后。最后,将每位员工几个模块的排序数字相加,就是该员工的考核结果。总数越小,绩效考核成绩越好。0 l, W, e3 ]1 g% b' @# T0 z, D ~ j) p
(2)相对比较法
* v% V1 T' A6 h9 \) z/ H 相对比较法是对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任何两位员工都要进行一次比较。两名员工比较之后,相对较好的员工记“1”,相对较差的员工记“0”。所有的员工相互比较完毕后,将每个人的得分相加,总分越高,绩效考核的成绩越好。
& O/ x+ O* m: O# u& l (3)强制比例法
. F, d; o: S0 S, j 强制比例法是指根据被考核者的业绩,将被考核者按一定的比例分为几类(最好、较好、中等、较差、最差)进行考核的方法。
- p, }" e8 @8 i; ?4 q0 W 二、绝对评价法: I) \) ^- f9 \
(1)目标管理法# Q, H2 k B$ l) D! e
目标管理是通过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直至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在开始工作之前,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应该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考核的标准达成一致。在时间期限结束时,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来进行考核。
/ U- @+ }9 A4 f- L! K8 o d (2)关键绩效指标法9 k k5 @( M4 |! N6 O, P4 _, B* n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以企业年度目标为依据,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特征的分析,据此确定反映企业、部门和员工个人一定期限内综合业绩的关键性量化指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绩效考核。 m- x' L$ G; U6 G5 x& H, N
(3)等级评估法
/ u! e7 v# t2 q! \: q$ ?! G 等级评估法根据工作分析,将被考核岗位的工作内容划分为相互独立的几个模块,在每个模块中用明确的语言描述完成该模块工作需要达到的工作标准。同时,将标准分为几个等级选项,如“优、良、合格、不合格”等,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实际工作表现,对每个模块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总成绩便为该员工的考核成绩。/ W& t1 D) N& j) W/ [
(4)平衡记分卡6 ]) O$ P- p0 B' Z; F- M A! Y% L+ E8 t! q
平衡记分卡从企业的财务、顾客、内部业务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进行评价,并根据战略的要求给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实现对企业的综合测评,从而使得管理者能整体把握和控制企业,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8 z7 K2 V9 m4 }
三、描述法
& L& f2 l- ^1 ~$ h3 P7 f4 F" M (1)全视角考核法
$ O8 Q* |' _$ S# G9 K* C; H 全视角考核法(360°考核法),即上级、同事、下属、自己和顾客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的一种考核方法。通过这种多维度的评价,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则可以得出一个全面、公正的评价。
% H! N% q1 Q) N4 p5 L: Z5 D9 D6 K (2)重要事件法% ~9 e+ M. w7 Y( |- k7 u. d( n
重要事件是指考核人在平时注意收集被考核人的“重要事件”,这里的“重要事件”是指那些会对部门的整体工作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重要影响的事件,对这些表现要形成书面记录,根据这些书面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考核结果。9 p. \8 a6 o5 R0 M* O9 d. _
绩效定量管理法正是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工作状况下,通过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时、准确地考核,协调落实收入、能力、分配关系。
6 \8 |3 l9 _/ l% Z7 S' | 四、目标绩效考核法 p5 c/ Y) X. H( T7 R7 x
目标绩效考核是自上而下进行总目标的分解和责任落实过程,相应的,绩效考核也应服从总目标和分目标的完成。因此,作为部门和职位的KPI考核,也应从部门对公司整体进行支持、部门员工对部门进行支持的立足点出发。同时公司的领导者和部门的领导者也应对下属的绩效考核负责,不能向下属推卸责任。绩效考核区分了部门考核指标和个人考核指标,也能够从机制上确保上级能够积极关心和指导下级完成工作任务。[1]
: j) J' m; |# f/ i! l) [$ w# x Z f 考核指标的SMART原则1 {, G6 C. r' j- c
S:(Specific) ------明确的、具体的,指标要清晰、明确,让考核者与被考核者能够准确的理解目标; M:(Measurable)------可量化的。一家企业要量化老板、量化企业、量化组织架构。目标、考核指标更要量化,比较好、还不错这种词都不具备可量化性,将导致标准的模糊,一定是要数字化的。没有数字化的指标,是不能随意考核的,一考核就容易出现误差;
% _ H. {" _0 X: n; J. G. d% |" r A:(Attainable)-----可实现的,目标、考核指标,都必须是付出努力能够实现的,既不过高也不偏低。比如对销售经理的考核,去年销售收入2000万,今年要求1.5亿,也不给予任何支持,这就是一个完全不具备可实现性的指标。指标的目标值设定应是结合个人的情况、岗位的情况、过往历史的情况来设定的;/ f1 [5 z( W% B7 o" Q5 |( o
R:(Relevant) ------实际性的、现实性的,而不是假设性的。现实性的定义是具备现有的资源,且存在客观性、实实在在的;! E7 ^# ^( D k; i8 Y2 I1 ^
T:(Time bound)-----有时限性的,目标、指标都是要有时限性,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时间一到,就要看结果。如要求2000万的销售额,单单这么要求是没有意义的,必须规定在多长时间内完成2000万的销售额,这样才有意义。
. H$ n$ E8 _! N* X8 [$ Y 如何设定目标
4 h# S& C& X" g$ j/ H 目标绩效来源于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分解,即为完成战略而将企业经营目标逐层分解到每个部门及相关人员的一种指标设计方法。+ G. ?+ D+ u" N+ v; @/ o% |" s
; Z. z9 Z8 ]6 N l* m7 t1 I |
-
总评分: 金钱 + 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