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8-25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威望
- 9
- 金钱
- 93628
- 贡献
- 790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94427
- 日志
- 0
- 记录
- 5
- 帖子
- 3621
- 主题
- 985
- 精华
- 7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 注册时间
- 2004-5-17
- 最后登录
- 2016-8-25
- 积分
- 94427
- 精华
- 7
- 主题
- 985
- 帖子
- 3621
|
沙发
发表于 2005-5-10 16:5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2
[color=#0000FF]进国企经受锻炼机会难得 [/color]7 c. a% D" ?. V' K$ S8 E) w0 E! G/ ?
$ R; Q' j9 S M+ J9 C 今年23岁的白?,两年前于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就应聘到北京石油化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 + o- S- e/ [1 s& D, p7 D0 I" e, d
" A% |+ M& o; o r/ R% }4 @; b 他说:“初进公司时,自己只想大显身手,干一番事业。可到了基层,却是干些打字、做表之类的事,和当初想像的相差甚远,不免感到失落,有一件事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在一次由公司承办的全国性会议上,让我负责接待事务。在做接人、分配房间、安排就餐、开会、做会议记录与复印等事项时,我被搞得焦头烂额,觉得自己是那么无能、稚嫩。”从此,小白决定塌下心来,从零做起。在公司联同其他大型企业对几个主要倾销商提起反倾销申诉时,小白专职负责反倾销事务,对内联系公司各部门,对外联络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并要与律师事务所及各方沟通,准备的资料量大得惊人。事后小白说:虽然感到身体疲惫、心力憔悴,但锻炼了自己坚强的意志,以后工作再苦也不怕了。
# o0 t( c5 m3 J0 o) U
$ u+ Q; G0 M1 ]* V2 q: f+ Y% T: E. U 谈起择业感受,白?说:走向社会,要有从基层工作做起的意识,让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在工作实践中经受检验。而进国企、下基层就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2 N8 h) }7 G4 u6 @
' F, I# S: M" C; t3 l7 o" Y2 j4 Z
记者感言:就人生发展阶段而言,大学毕业生仿佛是起于深山的玉石,需要经过雕琢才能成器。一方面,社会在锻造、磨练着大学毕业生;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质地”、志趣也在能动地选择着适合自己生长、发展、创业的环境和土壤。其实,很多人的发展目标往往是在这样相互选择的过程中才最终确定下来的。这是给正择业、求职的大学生提供的借鉴之三。 " @2 H0 C) ]* q1 q O
4 G1 s+ e2 F+ R; e[color=#A52A2A] 勿以善小而不为 [/color]3 I0 X' ~8 e3 O0 z% k5 S
: n6 ]% F* y, J: h 据悉,现在到写字楼打工是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首选,然而写字楼对员工素质的高要求,却使许多人难以适应。 * `! [; q$ s6 T4 i( ?
4 \; D# [! s" j% v+ S0 a: I% c 平时大大咧咧的郭小强毕业后进了写字楼,报到那天,他没和前台接待小姐打招呼,以后,在接人待物时,他也很少用“谢谢”等词语。渐渐地,他发现同事们并不怎么认可他的能力,相互之间关系很冷淡。后来,他开始试着改善自己的言行,在工作中对别人多用一些表示敬意的礼貌用语,这帮助他走出了人际关系的困境。他深有体会地说:“多用一些礼貌用语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还能让自己顺利地加入到工作团队中去。” % J" W0 m$ _( E6 O T4 L. v6 l
' l5 U4 k5 l1 J9 x: g; q2 V( i
许多初涉职场的大学生常抱怨“理想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在单位里自己“吃的是杂粮,干的是杂活,做的是杂人”。其实,哪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不从端茶倒水买盒饭干起呢?据有经验的“过来人”介绍:对那些不是很起眼或者不很重要的工作,如果你都能一丝不苟地努力完成,那么,你就是在给自己加分,很快就会被老板“相中”。因为许多老板都宁肯相信:能把“小儿科”,当回事并认真做好的人,肯定是敬业有责任感的员工,不久,他就会安排大任于你,为你施展才华创造机会的。 % r/ ^6 o1 t, ]9 I. k
, V; z! N) q* E+ F2 ]- c" A1 t
记者感言:作为大学毕业生应当明白“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领导之所以不放手让你单独做大事,是因为他还不能肯定你是否具备这样的实力。有时候,一些精明的主管在提拔下级之前往往会用几件小事来考察他们的工作作风、办事能力以及眼光魄力。这其中有一个从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这是给正择业、求职的大学生提供的借鉴之四。
' I" p' T0 s4 y! W- X6 J
, x. B8 R3 k) L; X3 U. q- w& O 初涉职场,大学生从“学校人”变成“职业人”,需要逐步提炼自己的职业含金量和竞争优势,如果能化被动为主动,那么工作与成长的意义就真正体现出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