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3-19
- 注册时间
- 2012-2-8
- 威望
- 0
- 金钱
- 208
- 贡献
- 67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7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37
- 主题
- 3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2-2-8
- 最后登录
- 2013-3-19
- 积分
- 275
- 精华
- 0
- 主题
- 35
- 帖子
- 37
|
在京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本次修法,拟集中就劳动合同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进行修改。
; P J5 u, F+ A! m" l5 @5 g$ f
: T* u M8 i4 j$ D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日图受财经委委托,就草案作说明。
0 @- k M2 M. l# b
7 a4 v& L8 d; y( P- n乌日图说,我国现行劳动合同法是2007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规范劳动关系、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2008年以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劳动合同法对于维护企业职工队伍和社会和谐稳定,引导企业与职工和衷共济、共克难关起到了积极作用。2 q) F; X4 `% x) E# M
4 a: s: k0 ?+ t `0 ?+ I: F5 Y$ E
“劳务派遣是劳动合同法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中遇到的一个重大问题。”乌日图说,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出现了劳务派遣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劳务派遣用工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劳务派遣用工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一是劳务派遣单位过多过滥,经营不规范;二是许多用工单位长期大量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有的用工单位甚至把劳务派遣作为用工主渠道;三是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同工不同酬、不同保障待遇的问题比较突出,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和参加工会组织等权利得不到很好落实,一些被派遣劳动者长期没有归属感,心理落差较大。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滥用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对常规的用工方式和劳动合同制度造成较大冲击。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必然给和谐劳动关系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8年和2011年对劳动合同法进行执法检查中都明确要求,要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保障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对此也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从维护工人阶级主体地位、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尽快从法律上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
1 E9 t0 c$ X& _: r q
7 c F! ~1 X9 ~/ |; e$ d- ^0 o, X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牵头,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开展了劳务派遣用工情况的调研,调研组先后赴广东、福建、北京、安徽等地深入企事业单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召开中央有关部门、部分劳动用工单位和劳务派遣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听取各方面对修改完善劳务派遣法律规定的意见建议;到使用被派遣劳动者较多的部分中央企业调研劳务派遣用工情况,和在京部分被派遣劳动者座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被派遣劳动者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实际情况。
& z. k3 _7 S+ C, @
E/ D9 f; A8 i0 a% E3 j9 t根据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全国人大内司委和财经委在分别与中央有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的基础上明确了这次修改法律的原则和重点:一是严格规范劳务派遣用工,不能把劳务派遣变成用工主要渠道;二是维护工人阶级主体地位,保障被派遣劳动者实现同工同酬等权利;三是加强对劳务派遣单位的管理,强化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四是规范劳务派遣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妥善处理好修法前后法律实施的衔接问题,实现平稳过渡。9 L& R+ @, f0 X4 |9 I$ d' t4 H
) _- l4 p. I' ^9 Y- g( i! B;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