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2-19
- 注册时间
- 2012-2-8
- 威望
- 0
- 金钱
- 159
- 贡献
- 41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20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6
- 主题
- 26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2-2-8
- 最后登录
- 2013-2-19
- 积分
- 200
- 精华
- 0
- 主题
- 26
- 帖子
- 26
|
从授课效果上来看,大班授课,那么多学员,讲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员,促动每个学员的学习,只管自己演讲得效果不错就可以了,至于学员学了多少,那取决于学员的吸收能力。但小班授课就不同了,讲师要照顾到每个学员,要促动学员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观点,让学员不但从讲师身上学到东西,从其他学员身上也可以学到东西,这才是小班的价值所在。 F7 b' V' D3 N( S* v8 }
|/ @* I8 w0 @1 ?- h) c1 x
所以说小班的内训授课,讲师有更大的压力,还要在这个压力下,带动大家参与,其实对讲师的授课技巧,有更高的要求。下面专门说说,讲师如何靠分组,引导授课气氛,促动学员交流的办法。我们可以看到有的讲师授课时,当学员人数众多时,分成10个人小组,当学员人数较少时,就分成3个或4个人一个小组,其实这些做法,违背了学习规律,都不利于小组研讨达成一致。; Q1 q2 s+ r- A' g. t
, W# R4 m7 m2 V% N9 u7 c- u; n
心理学家阿希,在1955年做了关于“从众心理”的研究(《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P402页)。实验材料是18对卡片,每对左边的一张画有一条线段,右边画有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其中有一条同左边卡片上的等长。被试坐在一群人当中,辨认哪两条线段一样长。在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被试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错误概率小于1%。) K X, w" Z$ r/ m5 P
( R% A3 z K3 o但是,当其他人纷纷故意做出错误的判断时(这是实验者的安排),被试就显得犹豫不决,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这样连续试验了几组,统计结果表明,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8 k) Z& g$ p/ l- O, y9 s/ I/ n& f
' P4 P% _4 n% O. v. i# s6 T: }后来他把这种“从众”做出判断的行为,叫做“从众效应”。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三人成虎”,也是“从众效应”的典型案例。
9 U; \; B( P1 [0 q. M% q6 |7 g5 `4 G9 j) B1 c4 t# X7 Y% E3 P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从众倾向性随着团队规模的提高而增加,但这仅仅限于,人员数量在6-7人的团体。其规模超出这个数字时,从众的水平不会增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降低。阿希声称,随着团体成员的增多,人们开始怀疑其他成员,有目的地影响自己的行为,并开始抵抗这种显而易见的压力。无论如何,7个人以下的小组,有利于达成一致的结论,有利于小组的研讨。其实从数学上分析,也是如此,7个人之间有21种联系,8个人之间有了28种联,而9个人之间有36种联系,10个人之间竟然有45种联系!显然,团体人数越少,越有助于达成一致,有助于小组研讨。在培训中也是一样,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让学员达成一致。7个人以下的小组,更有利于达成一致。但小组人员也不能太少,太少了他们互相的经验,得不到充分的交流,新鲜的观点太少。而且在有的企业培训中,学员不守纪律,小组本来只有4个人,有两个人因为公务繁忙离开了,剩下的两个人,如何研讨呢?所以小组的成员一定是6-7个人为好。
6 V6 [ D9 J# f. V% `$ T9 `; N- c* F( R- `
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也曾数度对从众行为进行了研究探索,结果与经典实验相似。在一次实验后,实验者访问了发生从众行为的被试,了解他们当时的想法。有个始终表现出从众行为的被试者说:“我看到别人怎样讲,自己也就怎样讲,有几次我看出是不对头,但别人都这么说了,我也就跟着讲。”有的被试则说:“开始我坚持,后来看着大家都讲的与我不一样,怀疑自己眼睛有问题,有点害怕自己是错的,所以也就随大流了。”有的说:“开始我相信自己是对的,后来发现就我一个与别人不同,觉得奇怪,于是就随从了。”由此看来,产生从众行为的原因是群体压力。当个体行为与众不同时,就会感到群体压力,而个体又不愿意受到孤立。当个体行为与别人一致时,就会产生“没有错”的安全感,于是就产生了很多人都采取与群体内多数人,保持一致意见的现象。阿希实验还表明,即使在问题情境非常明确的情况下,个人仍会因群体压力产生从众行为。
6 x. w) k3 D; x6 F0 o4 C" j% l, Y- ~( {
后来阿希变动了实验。他对7名助手的回答进行了改变,使其中一个助手在实验条件下,给出正确回答。在这样的情况下,仅仅有5%的被试同意团体的一致意见。显然,你只需要一名同盟者,就可以坚定立场,并抵抗从众效应的压力。也就是说一对六是实验者不接受的,但只要有人和他相同,二对五他是可以接受的。0 f% S; t$ i% ?% o0 F2 d* [& g
. A: @8 j. G; U* ]- L+ R8 T培训讲师如何应用这个原理呢?当讲师发现小组的研讨偏题时,可以促动到原来的题目上来,讲师首先要观察,哪些人对偏的题目不感兴趣,于是可以问两个人的观点,从而靠他们影响大家,回到正题上来。如果小组讨论的结论,非常负面,这个技巧也是有用的。毕竟在小组里,还有一些希望回到正题上来得学员,讲师的促动可以促使他们联合起来,推动小组正面研讨。+ q9 }/ F1 |! B* L" z9 C% S# @# M
: ~* y7 q7 w X# u2 J# v在阿希实验中,还有个操作的要点,被实验者是后来的,而前面已经有六个人在等他了。他不知道这六个人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六个人会对他怎样。于是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看看别人在作什么,于是模仿大家,从众做事,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也就是说,你对某领域了解越少,越没有竞争优势,越容易从众。刺激越模糊,任务越困难,人们越容易相信众人的判断。% L/ h: l) m: L1 C! l
+ X( @6 S9 d/ [6 s y3 ]总之小组研讨是培训中最常用的方式,如何才有利于达成一致,并充分交流意见呢?6-7人的小组是最适合的。讲师还要在授课过程中,促动小组,引导研讨的方向。
0 @2 ~" s& f$ j" l# f3 ]( N3 D' y- ^2 }: G5 D: o7 n.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