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9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不可不知的10大说话艺术

[复制链接]

35

主题

5

听众

275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12-2-8
最后登录
2013-3-19
积分
275
精华
0
主题
35
帖子
3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9 13:53: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各种与职场有关的文章中,跟语言有关的占了绝大多数,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侧面也体现出“会说话”的重要性。0 o* e. h2 ~; |

, Y* Y3 \2 o- o9 o* G5 H说话过程中要保持两个基本原则( j# S; v6 U5 Q: M; h) L

! w+ S7 P' t3 H( l1 U8 i① 观点对错不判断4 ]# x* `, V0 s2 m0 I: z8 M
. M& p6 ?; g2 C9 k9 E0 s1 R. J& q
我们在说话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己在心里判断对方的观点,其实每个人的观点,只是对事物的不同的看法,很难做出谁对谁错的判断,之所以要判断,是因为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有一套自己的处理事情、甄别是非的价值观或方法论,它不能代表别人,更不能代表真理。如果边听边判断,就会对说话者在心里定格,也就难免会在谈话中带有情绪、言词上的不良表现。
) ~$ L- a1 g* I
9 r1 W% p, r3 Z. j* }7 C' n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有细心的倾听完其表述,才会知道事情与观点的原委,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也许对方能给你带来一套全新的观念或创意。抱着将要发现新大陆的心态去倾听,他(她)会兴致勃勃。" D) w+ l; z9 \6 v: Q2 ~& g2 w1 N
, I; J4 p! v- C, w+ [$ K7 v5 o
②充分的尊重
) e% g) l+ N, l. @
' D8 f/ S* e7 q& H2 \" v* I孔圣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就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对事物的观点方法也是不同的,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与人交流,这是产生尊重的基础。尊重能保持你在交流中的良好姿态;尊重能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可敬;尊重能让人向你展示到心灵最深层。让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9 n' }1 w" H! J' Q* ?
1 C) U0 u7 U$ V' ^& G" h尽量不使用否定性的词语
3 D$ @' H1 u" w5 u
8 ?% E$ O. C7 {( X' p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在交流中不使用否定性的词语,会比使用否定性的词语效果更好。因为使用否定词语会让人产生一种命令或批评的感觉,虽然明确地说明了你的观点,但更不易于接受。如:“我不同意你今天去北京”这句话,我们换一种说法;“我希望你重新考虑一下你去今天北京的想法”。交流中,很多的问题都是可以使用肯定的词语来表达的。
. n/ P2 Z2 D6 o; J
/ s7 A$ F$ ~9 |7 {换一个角度表达更易接受; Z2 h( e7 Z1 @9 i3 z

: q1 [" }& f; w汉语是世界最复杂的语言之一,这种复杂性,也说明了它的丰富多彩,同样的一种观点就会有多种表达的方法。如,我们要说的意思是一个女士很胖。一种说的方式:“你真的很胖,需要减肥”;另一种说的方式:“你从前您一定是个很苗条的人”。表达的方式还会有很多种,如果你是那位女士,会喜欢哪种说法,当然是第二种。所以,我们在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妨深思三秒钟,也许会生成更精彩、让人喜欢的语言。" A  Z# j' K. h/ v0 D
  O1 W4 q- `0 F- _! [# Z
运用好你的肢体语言
+ ^: k4 c6 y4 v! N/ ?0 P& Z1 D5 G( ~+ B; G7 J( X6 N# p
肢体语言包括身体各个部分为表达自己观点而配合的各种动作。文字、语调、肢体动作构成了人交流的一个表达系统,只有各个部分完美的配合,才能产生最佳的效果。有研究表明,交流时文字、语调、肢体动作等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文字占7%,语调占38%,肢体动作(语言)占55%。+ M' p) I6 t# c& [
2 t" E' r2 N4 ^# Y$ W, _
如,我们仅看文字“这是一百万元”,你可能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如果加上语调和表情就会很易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我们在说“这是一百万元”时,加上吃惊的表情和语调,就会让人产生,来的很突然的感觉;如果加上很愤怒的表情和语调,就会产生惹了大祸的感觉,还会有很多的意思可以表达了。  M& O$ c+ q  s. T
' p7 v6 L1 n+ h+ Z6 F5 q
寄予希望比命令更有效
# j$ A+ A$ \$ X* I4 o3 q( ]; G- s, _  @, b$ f
命令式的语言能给人以歧视、不尊重的感觉,这种感觉会削弱人的积极性,有时还会让人反感,产生这样的感觉,自然会对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如:“你必须在五天内完成这项工作。”变成这样的说法:“依你的能力,相信你会在五天内出色的实现我们的目标。”这种表达交流方式,在工作中的效果是最显著的,要养成这样布置任务或工作的习惯,不但不降低你的权威,反而会更大提升你的魅力。2 H; N, ~5 i* @" q1 j; M
# A* R$ r+ o8 B: H
一语概全最伤人
5 o7 f5 k/ D0 S0 _
- }, q& k( N9 w' H说话就事论事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很多时候人们说话时,就会把意思扩大化、深层化。如,孩子在倒水时不小心把杯子打碎了,家长有时就会说:“你天生就是一个败家子。”想一想,就打碎一个杯子,就把人定性为败家子,这与文化大革命有什么区别。换一种说法:“没关系,以后注意,你能自己倒水,说明你在成长,我们很高兴。”切记,从观念上不要给任何人下结论;从语言上不要给任何人下定论。事情是变化的,人也是在变化,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每件事都有积极的因素,就事论事,决不概全。
3 g- l* }  X- B$ f2 V7 ?* `5 x, |; ]; X- A; e
情绪不稳少说话
* E" m: J* M8 Q( n" e6 m5 ^; |$ y' ~% R+ w0 V/ M: h
人在情绪不稳或激动、愤怒时,智力是相当低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高度的情绪不稳定时,智力只有6岁。在情绪不稳定时,常常表达的不是自己的本意,道理理不清,话也讲不明,更不能做决策,不要相信“急中生智”的谎言。生活、工作中,一句反目成仇,甚至闹出命案的例子举不胜举。; @9 w) {$ `! Z$ Q- f7 ~: L3 o

5 u  _) P/ I8 k4 w! b' I' p幽默的话语分时说
1 b- ?6 |1 ?; z4 w/ `, @
5 v- f3 e& @# ?! L7 c3 g; ^( S有人很幽默,给人添加了不少交流的欢乐,但幽默要分时分地使用,切不可不分时间、地点随意幽上一默。唐王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但却因大臣的一个幽默错杀了一员大将。有一次,李世民接到密报,说边疆守将王和可能要谋反,逐约几名朝廷重臣商议,这时大臣李展内急,因事情紧急,李世民与几个重臣就先开始商议对策,正在大家拿不定主意时,李展如厕回来了,他回来看大家都很严肃,就想幽默一下活跃一下气氛,说到:“恶疾之存,伤身误国,斩之最佳!”他本意是说自己拉稀,又伤自体还误国事,没有了才最好呢。可李世民没有那么想,他以为李展是让他杀了王和,就说到:“依卿之意吧”,李展还说:“皇上圣明”。事后查明,王和根本没有反心。
9 @8 H3 G  L: z
/ V& N, C2 z8 V, J  J; S爱是一股无穷的力量
5 D5 B& ~7 }9 a0 g. M1 v% K- r! m* x+ z6 t, y) H# L3 ]
说话时以爱为根基,从关爱的角度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会让人产生力量。我们常常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孩子犯了错误码,家长一怒之下,把孩子暴打一顿,还会美其名曰:“我不是为你好吗!”,你能肯定你的孩子会把你的行为理解成为他好吗?部属有了问题,领导会猛批一顿,并会最后补上一句:“这是为了让你记住,也是为你好!”你的员工怎么理解,谁都说不准。# g& Q1 J/ O+ |- C. Q! ^% j( a
" w- a' N1 i; B- ~# R: {
能让出成绩也是一种艺术
$ Z* p/ v5 X4 m/ N+ x4 V6 O; r. U8 x8 X6 z, n( R5 L/ f, P; b
谁也不会喜欢一个抢功的人,人们往往更希望得到鼓励,让出成绩也是鼓励,这主要是指智慧上的成绩。如,我们在探讨某某难题的解决方案时,有时是在自己的提示下,别人想到了办法,这时就需要说:“你这个方法很有创意,可以一试。”而不是说:“我想法启发了你”。说话能让人喜欢,不只是一个表达技巧的问题,还而要我们养成学习、观察的好习惯,不断的约束与修炼自己,要常反思,悟出来的才真正成为自己的。良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培养好自己的语言魅力吧!6 P& M" m4 ?4 u, Z- M

: k% B, d: I) C$ n. W7 V) b4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