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2-11-19
- 注册时间
- 2012-11-6
- 威望
- 0
- 金钱
- 76
- 贡献
- 12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8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7
- 主题
- 1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12-11-6
- 最后登录
- 2012-11-19
- 积分
- 88
- 精华
- 0
- 主题
- 1
- 帖子
- 7
|
四眼仔David 发表于 2012-11-7 10:12 # t$ V1 P3 k, E' L s1 T/ w4 L
1、正确。虽然劳动仲裁的举证责任都在用人单位一方,但类似的情况,公司如果不如实承认,那么肯定要么千方 ...
5 F' |: G9 A3 I1 F其实,并不复杂。 虽然离职的原因说起来可能挺繁琐,但基本可以概括为:在福利待遇上,在工作内容上,被忽悠了,待遇上每月会多几百元的损失。加上,公司克扣员工工资比较普遍,决定早点离开。
7 b# d( \6 a, g- ]9 w% c- M; r+ @' P: X3 n7 L/ x! ?
而手头材料,其实很简单。 只有两份工作期间的文档,有签字,基本可以证明劳动关系。
' y* z. A5 U4 l! i
+ l. R" \6 B: e, e1 A& t# ~当然,约定工资,这个确实说不清了。虽然如果对方肯出具当时的面试记录,则4000的说法会更可信些。
: b& ^% P: O; }
4 J4 ?, V* g2 k v& X9 o7 {3 o6 C; Q但是,我现在就是搞不清一点。所谓的举证责任,到底是如何界定。
5 n2 f' L; m1 f8 H$ B
* c7 V3 Y% z- e6 R, M& V% V比如,我说当初约定是4000. 试用期按80%。我的理由是,公司有试用期,试用期实际发放3200. 而面试记录上也写的期望4000. 按道理,差距不应该太大。我个人当然认为在有面试记录的情况下这种说法应该被采信。$ \" R3 p U6 o
3 S7 h: b- W& |- s8 t可如果企业方就是耍无赖,就说约定的是3200. 难道法庭就采信吗?4 G6 C! P" o% ~
T$ {( t4 F' X% S( t& B0 g 我陈述的情况更符合一般的企业惯例,只因为企业不用出示任何证据的否认,法庭就推翻了。
4 i8 Z% ~1 z' k那企业的说法,我也同样否认,法庭就轻易的继续相信企业吗? 企业难道不应该提交相应的证据吗?
9 P( N3 P* D; q; O$ L2 Y8 b" w* [ y+ z/ ?
因为仲裁已经去过了,感觉好偏袒企业啊。企业只是嘴上说说,任何材料都没拿出来,仲裁就采信了。
/ H/ o9 y; y. {/ V" T3 w* I0 X! s" i' F
何况,许多记录,企业完全可以造假。关键是,企业造假的记录,根本没有我的签字确认,那以此为理由,法庭会怎么认定呢? 如果我发现企业提交的材料是伪造的,上面肯定没有我签字,那可以以没有签字为由,认定其材料是伪造的吗?
, w" o" y% q1 E: g. @+ S9 g2 k5 J& ~: Z$ d2 E' G
0 i* u! B7 N+ N W1 T i- V$ o0 T8 p' J, \
1 ] q- n& k; ?& t# w/ R |
|